册封大典之结束之后,刘博才苦等许久的家宴总算是在燕王府中召开。
只不过奇怪的是,都说家宴家宴,为何都乡侯公孙瓒、左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法正、张苞张绍关兴等人都出没其中?!
与这些人相比,汉室宗亲反而不算多,除去刘协刘备刘表以外,也就是太尉刘虞、陈王刘宠、刘繇刘岱和先帝诸子
这.这真的是家宴吗?!
刘博才也管不了这么多了,这些时日以来刘备忙上忙下,他见一面都是奢望。
要是今日不把话说明白,恐怕后面就没有什么好机会了。
刘博才一咬牙,趁着筹办家宴的间隙找到了刘备。
“摄政王,请您过来一下。”
“嗯?是伯父?伯父叫我玄德就好。”
刘备看着精神铄矍的刘博才,脸上挤出了笑容。刘博才虽然不像刘元起全力资助自己,但他在年幼随母织席贩履时,也受到了族中叔伯兄弟的帮助,这叔伯兄弟之中,就有刘博才。
刘备并非什么忘恩负义之人,自他在朝堂为官以来,把刘辩刘协赏赐的相当一部分钱财都拿去帮助涿县帮助楼桑村,帮助族中叔伯兄弟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他不但包下族中孩童上学的学费,并且还会奖赏成绩优异的学子。
在不违背公序良俗和律法的情况下,尽心尽力地帮助楼桑村刘氏。
看伯父刘博才如今的神情,难道是遇上什么困难了?
“伯父,何事需要我帮忙?”
听到刘备都这样说了,刘博才不再遮遮掩掩,“玄德啊,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你看阿斗都当上储君了,也就是说阿斗迟早要当上皇帝的。要想坐稳这天下,靠外人不如靠自己人,日后阿斗有我等楼桑刘氏相帮何愁坐不稳皇位啊?”
刘博才说到一半的时候,刘备就皱起眉头了,他听懂了刘博才的弦外之音,这是找他来谋官的啊。
要是说这话的人不是刘博才是其他人,刘备绝对不会给对方好脸色,哪怕是天子在场,他也会将对方轰出去。
可刘博才终究是帮过他的伯父啊
刘备叹道:“伯父啊,不是我不愿意帮助。如今的大汉不是以前,当官不是看名气,族中的才俊若是胸中有抱负,大可以通过考学入仕啊。”
“这不是考学太慢了吗?只要玄德你一句话,什么官当不上啊,如此一来不就不用浪费时间嘛你看刘德然在郡中为官多少年,也才做到督邮。要是你一开口这官位不就上去了吗?”
看着刘博才讨好的笑容,刘备最终还是冲着他摇了摇头。是,他大可以像点兵一样,随便给族中子弟安排官位。即便是这样,刘协或许都不会说什么。
但.
权力越大,刘备就越慎重。他不是出于避嫌的原因,而是害怕其中的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他怎么知道同族的叔伯兄弟都适合为官呢?倘若其中出现一个庸才,身处其位不谋其政,那苦的可是治下的百姓啊!
别说是伯父刘博才,就算是家父刘弘复生,他也断不可能答应!
“伯父,这件事我不能答应。我会请元直派御史调查德然的功劳是否被上官贪墨。若是您缺钱,您大可拿走我府上的银钱。但这件事还希望您不要再提了。”
见刘备拒绝,刘博才的面色一僵,脸色越发难看起来,他嘴里就要蹦跶出不好的话语
刘协的大嗓门瞬间将他们的注意拉了过去。
另一边早在刘备刘博才刚刚交谈时,法正就推了推刘协,“陛下,您不是要跟燕王族弟商议要事么?燕王正在与同宗伯父畅谈,您不如在就在他们旁边聊聊?”
“就尚书令之言!”刘协没有多想,立即开始行动。
于是刘协抢在刘博才说话之前大声询问刘德然,“叔父啊!朕看你不但是皇叔的兄弟,还跟皇叔、朕都是卢师的弟子,如今是什么官位啊?”
“回禀陛下,臣如今官至涿郡督邮。”
“督邮?!”刘协眉头一挑,话语里透着一股杀气,“怎么还是区区督邮?!难道是有人贪墨了叔父的功劳?!叔父你不要怕,朕会为你主持公道!朕给你升官!”
刘德然吓得神色大变,他连连摇头,“非也,非也!陛下,并非是有人贪墨了臣的功劳。这些年以来,在御史的监督下,郡府政治清明,凡有功者必获赏。臣愚钝,是臣才能平平,在郡中当官为吏多年,才升至督邮。不敢欺瞒陛下,光是督邮的政务,臣都要使出十成的气力才能完成。若是让臣升官,臣只会弄得一塌糊涂。”
“妙妙妙啊!能够认清自己,叔父你也是个难得的贤才啊!既然封官叔父不要,那朕赏赐叔父总行吧?叔父你想要什么?”
“想要什么.”这个问题实在是难到了刘德然,家中年年都有余粮,父母健在,家有贤妻,妻又诞下了两子,实在没有什么想要的。
若是非要的话
刘德然认真地想了想说道:“臣希望田税能不涨,也不要加赋.”
此话一出,在场之人皆是一怔,就连刘协都收起了玩味的神情,他拍着胸膛向刘德然保证道:“叔父放心,朕发誓日后的田税不会涨,更不会加赋!”
听完两人的对话刘备看向了刘博才,刘博才惭愧地低下了脑袋,明明无人扇他,他却觉得脸被打啪啪作响,他叹道:“老夫远不如刘德然啊,玄德让你见笑了,方才的话,就当老夫放了个屁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