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想要将元符观改成如同原本的龙宫一样。
在关键时候可以扔出人世外。
这样一来,哪怕他们战败了,这个世界多少还有点火种可以保留。
当然做这一点,徐清也有自己的私心。
那就是让自己的家人能够活下去。
自己都带头冲锋在前面了,有这点私心不算什么太过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但要怎么改,是个大问题。
徐清目前也没有好的头绪。
但根或许得依托宗坛和那方洞天。
“先回去吧。”在改造元符观前,还是得先回去见见自己的家人。
“好。”静清点了点头,“我们边走边说。”
徐清和静清两人化虹南下,径直回到了元符观。
清虚道人不在,观里负责一切事务的是清正长老。
见到徐清和静清回来,连忙迎上了。
“掌门师兄呢?”清正长老是知道清虚道人跟着徐清出去的。
怎么回来的只有徐清和静清。
清虚道人和韦皓然都没有回来。
出事倒不怕他们出事,但是怕他们被别的事情耽搁了。
徐清召唤出“三教混一因果造化破魔仙箓”。
“师傅在里面,情况有些特殊,所以那些第七境的人间绝顶都进我的法箓中待着。”
“情况特殊?不止掌门师兄一个人,是其他第七境人间绝顶也进入到师侄的法箓?”清正长老疑惑道。
徐清将前兆事件和天地灵机的事情告知。
“竟然是这样”清正长老眉头微皱,“好在师侄你有办法。”
“嗯,暂时已经没事了。师叔,我准备下山将我的家人带上观里的洞天里面。”
清正长老微微颔首。
现在各国都在收拢各自治下的百姓。
但单靠朝廷是做不到将所有百姓都纳入芥子里面。
所以各地宗门势力都承担了一部份责任。
元符观有一方洞天。
足以容纳不少人,只是哪怕是以匡扶正道为己任的元符观,也免不了亲疏有别。
门中的长老弟子都有一定的亲属,这些人肯定是首先被迁移到洞天里面的。
以如今徐清在元符观的身份地位。
哪一天清虚道人突然说要把掌门的位置传给徐清都不会有人反对。
所以将徐清的家人接入到元符观的洞天中是应有之义。
“去吧。如今人心惶惶的,还是尽快把家人接进洞天里。”
徐清向清正长老拱了拱手,当即朝山下飞去。
静清也做了一个道揖后离开。
她虽没有天地灵机,但是有仙缘可用。
仙缘比起天地灵机更加珍贵、更能直指成仙大道。
徐清回到了淮安城。
以他现在的修为,加上掌握的法箓力量,行走在街道不被普通人发现轻而易举。
徐清走在淮安城里,各种捕风捉影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
有关因果怪物和诞生因果怪物的“因”的事情,大盛以及其他国家都没有告知普通的凡人。
因为说了没有用,普通人在这场大劫中只能被迫等待命运的审判。
与其百姓们提心吊胆,还不如不说。
可是不说就想封禁消息实在有点难。
前兆事件的出现此方世界的人几乎都有目共睹。
底层人或许没有修行者知道的那么多。
但千万不要小看这些人获取情报的力量。
从前兆事件,再到朝廷突然要迁徙百姓,种种迹象都说明情况很不对。
底层人民自有自己的一提逻辑。
又是像是妖魔潮爆发的前兆事件,又是朝廷开始将普通百姓往洞天里面迁移。
意味着什么,稍微有脑子都已经察觉到了什么。
不管是真是假,涉及到各自的身家安危,普通的百姓都有种风雨欲来的感觉。
这种感觉一样传染开来,一下子如山火烧山一样不受控制的扩散。
大盛朝廷都知道这种事不好,正常情况最好尽快做出说明。
但偏偏接下来面对的是波及整个世界,前所未有的大劫。
不能像以往那样将真相公布以安人心。
只能藏着掖着,否则什么迁移计划也不用继续了。
饶是如此,民间不安的气氛也是一日比一日高,朝廷的大动作谁都能看到。
这段时间粮食的价格高企不下,偏偏连偏远山村的庄稼汉都感受到了风声,捂着粮食都不敢售卖。
徐清走在淮安城中,感受到四周洋溢的不安,心里叹了口气。
可是他无能为力。
这不是什么战争,是大劫,是毁灭世界的灾难。
叹息在脑海不过一瞬,徐清知道各自有各自的责任。
他没有通天之力,只能完成自己的那一部分职责。
徐清走到了徐府大门外,轻扣了下门环。
开门的不是刑叔,近些年随着大哥二哥成婚,家里添了不少人。
刑叔早就不再兼任门房的工作。
开门的老人看着一袭素净道袍的徐清,眼睛一下子瞪得溜圆。
“是三少爷!三少爷回来了!”
徐清不常在家,但是徐府上下都知道他们能有这样的地位全都赖徐清一人。
别说什么二哥徐槐如今已经在京中当大官,大哥徐活在成家后疏忽了练武,但是凭着家底也成了三品武者。
三品武者在顶尖势力面前当然不够看,但放眼整个大盛,已经算是小有成就。
只是所有人都明白,
二哥徐槐为什么能够在京中做大官,那是因为朝廷中枢都看徐清的面子。
别人没背景的在官场苦熬蹉跎半辈子,都还原地踏步,徐槐一个农家子出身,能高中进去官场已经是烧高香了,想要平步青云简直是妄想。
但谁叫徐槐身后有个成大器的弟弟,不看僧面看佛面,朝廷上下一个个都不敢把徐槐当作普通的农家子看待。
甚至一些顶级豪阀家族论起身份背景都远不如徐槐。
至于大哥,他靠家底晋升的三品武夫,那家底何来?
还不是因为徐清!
徐家发迹至今时今日,全赖徐清一人。
哪怕他没有以权谋私,以公谋私,随着他的境界一路攀升,各种的权贵还有大宗门都眼巴巴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