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扎染这项技艺,云飞首次接触还是在快手。
也不记得是哪天了,云飞刷到了一个博主去学习扎染技术,跳极乐净土的舞蹈的视频。
那个博主去的正是有名的扎染之乡大理周城去学习自己扎染并练习跳舞,准备有圆自己小时候的梦。而看完整个视频的云飞就准备去浏览器查一查更详情的扎染历史。
结果不出云飞所料,扎染的历史果然不容小觑,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从东晋到南北朝,从盛世唐朝转为较为颓唐的宋朝,从明清时代到近代,他始终陪伴左右,从不缺席。
而扎染的方式,云飞毕竟不是专业的人。对此研究也不深。对此感受的就是感受的不多。记住的也只是他说的,外加自己浏览器搜的上的一些扎染小知识。
嗯,就比如说大理扎染,全靠手工制作,经过手工绘图、扎缝、染漂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大理的扎染,多以家庭小作坊的形式出现,哦,云飞的理解就是哦一家人一起干,采用对人体有益的纯植物—板蓝根为原料,看到这段时云飞暗想就地取材,是吧?真正的保留了纯朴和完全的手工制作。哦,自己做的,色彩上,大理的扎染以白、青两色为主色,白色在白族地区是吉祥的象征,青色则象征希望、纯朴和真挚,青白结合就表示“清清白白,光明磊落”。哦,民族文化,看来以后如果到那里旅游,可以多穿点白青色衣服。
而扎染,古称杂花布,又叫绞缬染,是民间古老的手工印染工艺,起源于1000多年前的中原地区,等等,中原地区,之前云飞在网上看的有人在网上说自己省怎么样的什么。而有网友便说河南便是中原地区,没有太多文化的云飞就这样觉得是了,结果查了一下发现河南并不等同于中原地区,它只是狭义中的解释。中原的概念还可以扩大,不仅限于hen省,还包括周边的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省份的部分地区。
就连云飞的家乡安省的部分地区也算。毕竟云飞暗想一下自己的家乡也好的不得了,好吧。
但话又说回来了,这时候在搜扎染,这想太多,好像是对这个东西的不太尊重。所以旧事重提,接上文,扎染的历史来说,在东晋时期它的技艺已经相对成熟,绸布可以大批量生产,也就是说能从少量变多量。到了南北朝时期,扎染产品广泛用于妇女的衣着。确实还挺好看的。看了的资料上面还说很多扎染制品还被作为女孩子的嫁妆呢。而到唐朝时期,扎染制品更为普遍,“青碧缬衣裙”成为唐代时尚的基本样式,很多事诗里都有记载呢。这时候云飞都想搞一件扎染服饰,直接梦回大唐,扎染技艺也在这个时期传到了日本。看到了日本这个国家时,云飞又不免想到了泡菜国。那个到处偷人家东西,还说自己是就是原创的国家,真是搞笑诶。生怕到时候这个泡菜国说又扎染也是他们的,但是就连浏览器上面也表示世界是站在我们这边的扎染肯定是我们的。到北宋时,扎染技艺在中原和北方地区流行,但后来因耗费人工过多,朝廷曾一度明令禁止,从而导致扎染工艺衰落。确实啊,这玩意儿还得手做。不太像能机器生产的那种。因为这个千人千样。他样式是是千变万化的。就像那个博主所说,世界上没有两块同样的扎染布,就像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独一无二的感觉,真的很nice。虽说扎染衰弱过,但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仍然保留这一古老的技艺。咱就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整一个生生不息。而到了明清时期,洱海白族地区的扎染技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嗯,可以说是相当哇塞的水平。民国时期,以一家一户为主的扎染作坊密集,周城、喜洲等乡镇成为名传四方的扎染中心。到时候有机会去看看。而扎染2006年更是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嘻嘻,云飞出生的那年。
然后在短视频火的今天,一群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将扎染再次火了起来。说实话,他可能一直很火,但是你并没有发现他是扎染。也没有了解过他的历史。
比如云飞就漫不经心的发现他之前挺喜欢的一件t恤,是扎染t恤,而这个还是在拼夕夕里看的差不多衣服时才明白,他之前在外面一个小卖场你买的随手一件t恤就是扎染t恤。感觉你认为人家很古董,结果他活的很潮流。还融入到你的生活里的感觉真的有点青草的感觉。但是这也不能怪人家,只是我们自己没注意。
还有之前云飞在班里学习美术的时候,那时候还是高一下学期的寒假,美术老师说要去黄山宏村集训。4000多块钱20多天,说实话也不是特别贵。但是由于云飞的同学美术的两个朋友并不想去。而云飞觉得一个人去很无聊,便放弃了这个打算。
结果在美术老师的朋友圈里看到他发的丢村他们的美术画作和扎染作品时,云飞感觉到自己像错过了几个亿。因为那时候云飞已经对非遗很感兴趣了,对扎染也很感兴趣,很想亲手试试的程度。
但这次错过只能等下次了。其实云飞很讨厌说下一次,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下一次,也有可能根本就没有下一次。所以很多时候云飞在嘴巴上想说下一次的时候,这一次就会把它做到。这样就没有下一次了。
但遗憾的是这次她只能等下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