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给。客官,您的茶。”伙计面上带笑,将一碗茶端了上来。
“多谢。”萧霁接过茶,点了点头,道。
“小宁,你这次来,是打算顺路见一见蔺琨吗?”方榆吃着糕点,突然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话音微妙。
周围的嘈杂声仿佛静了一刻。
萧宁端着茶碗的手顿在半空,目光逐渐飘远,好半天才慢悠悠地收回视线,嗓音有些闷:“嗯。”
“以他当年的才智抱负,蜗居在方寸山野,未免可惜。”萧宁喝了口茶,微涩茶水游荡在唇齿间,苦意漫上心头,“况且阿姊仍在等他。”
建阳三十二年。
皇榜放诏,殿试一甲三人插花披红,纵马游街,长安城内近乎万人空巷。
那是他第一次见到沈泽玉。
也是沈泽玉唯一一次笑得如此开怀。
彼时沈泽玉尚不及弱冠,眉眼盈笑,面上藏不住志得意满的骄矜神色。一身圆领朱红官服,头顶的方翅纱帽斜插一簪栩栩金花,打马御前,好不气派。
鼓乐仪仗闹哄哄地拥着人出了正阳门,一路上,无数游人争相将怀中瓜果投掷随行车中,挥着手,每张面孔都无比清晰地镌刻在这一刻。
风起时,轻柔拂过他修裁得宜的鬓角。忽地,他笑了笑,笑意极短促,几乎一瞬而逝。眼底盛着的细碎浮光一刻便亮起来,眼波荡漾,似一池吹皱春水。
是了,沈泽玉在这一刻笑了。
没有任何人知道原因。
只有萧宁自己知道,在人群中,一个混作游人模样来看热闹的年幼皇子,正垫着脚,勉力伸长了脖子往外张望,末了,被挤得疼了,面上浮现出恼意。
“嘁,一个状元郎而已,有什么好看的。”
他冷哼一声,板着脸,瞪了眼高头大马上的红色身影。
下一刻,却见沈郎遥遥望了过来。
他朝自己笑了笑,眸底带着些许好笑之意,笑意却分外温和。
自琼林宴后,天子便授予沈泽玉太子太傅的职位,一时羡煞旁人。
可同样只有他知道,沈泽玉并不喜欢这份差使。
他看到沈泽玉领旨谢恩时黯淡下去的眸光。
三试夺魁,天子亲擢。他本应有着大好的锦绣前程,侍君侧,除奸佞,稳国祚,施展一身才学抱负,而不是拘泥于红泥灰瓦的宫墙之中,穷极一生。
一切不幸的根源都自他而起。
只因琼林宴上,他隔着茫茫恭贺宾客,横空一指,留下句无心之言。
“父王,我想要他来陪我。”
于是沈泽玉此生都再未踏出宫门一步。
当年名满京城,意气风发又艳绝无二的状元郎,从此再也不曾笑过。
“长公主她…她对当年的事还是不能释怀吗?”方榆张了张嘴,犹豫了片刻,又自顾自接上了话,“说来也是。琼林宴惊鸿一瞥,又是正当好年纪的才子佳人,的确难忘。”
“阿姊并非念念不忘,只是一直心怀有愧。”萧宁不知又想起了什么,举起的茶盏又放了下去,目光怔怔的。
“阿姊一直觉得,当年若非她因一时私欲逼蔺琨一介文人入了随行军队,又怎会使得他在敌袭时被斩下一臂。”萧宁阖上眼,指腹紧捏杯沿,不妨被锋利缺口划出道口子,嗓音惋惜。
“从此,再无启用之机。”
【本章阅读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