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寿春。
寿春本是大魏东南的最紧要之地,却因为朝廷的连番胜利而显得渐渐边缘化了些。不仅五都之一的位子被取销,让给了由建业改成的江宁,而且随着战局不断由荆州推进、以及吴地粮草军资的快速获取,显得连后勤方面的重要性都弱了些。
“子华带了陛下旨意来?”
寿春尚书台中,司马懿看着从武汉匆匆至此的司马芝问道。司马芝本是工部尚书,入了寿春后第一个去处就是尚书台。
“兄长所料不错。”司马芝点了点头:“但陛下亲口与我说,让我与兄长、董公、徐枢密三人同时介绍军情,故而……故而还请兄长稍待片刻,我再与兄长分说。”
司马懿不好催促,缓缓点头,朝着左右两面瞄了几眼,而后又伸手指了指东南边江宁的方向,目视司马芝。
江宁的方向……那便指代的是孙权了?
司马芝不动声色,右手微微抬起,幅度极小的横向划了一下,做出一个斩首的手势。司马懿当即深吸了一口长气,强行镇定下来。
终于,董昭、徐庶二人也来到了尚书台中,司马芝也才按照旨意一件不落的将三王十公、夏口战局、设立武汉与鄂城二处、以孙权首级祭祀、暂缓用兵江陵等事徐徐说了出来。
说到最后,司马芝朝着董昭拱手道:“董公,陛下还有一句言语命在下传与董公,并说董公不必行礼,坐听即可。”
董昭微微点头,他的确混到了年高德劭的程度,都快入土的人了,这方面也不再讲究,只是在司马芝话落之后朝着西面略略拱手。
司马芝轻咳一声,朗声说道:“太尉董公革正朝纲,持重为国,居功至伟,当以县王爵赏。朕拟加封董公为新野王,封邑一如后汉之制,待战事落定后再行典礼册封,先教董公知晓。”
董昭先是一愣,而后摇了摇头,朝着司马芝问道:“子华,陛下是怕我死在寿春么?”
司马芝倒也快人快语:“董公,陛下的确担忧董公身体。”
的确,人到了快八十岁的年纪,死亡已是一件近在咫尺的事情。董昭这些年能如此专心政事、直到今年才将事情交出、由徐庶来做,已是常青树一般的人物了,哪一天早上永远醒不起来都不奇怪。
这是封王啊……
董昭深吸一口气,而后站了起来,朝着武汉所在的西方恭敬跪地长拜,动作缓慢而又有些颤抖的连连叩首九次,口中谢恩之语不断。
徐庶坐在椅子上丝毫不动,似乎对董昭封王的结果并不意外,只是眼神时不时的朝着司马懿的方向瞟着。
司马懿也是端庄坐着,微笑着的面部却显得有些许僵硬之感,直到董昭大礼已毕,起身朝着传讯的司马芝拱手表示感谢之时,司马懿这才开口:
“恭喜董公!居功至伟、王爵相酬,此生已然无憾矣!”
董昭布满褶皱的脸上好似春风拂过,笑着回应道:“朝闻道,夕死可矣。老朽能得陛下此赏,此生足矣,足矣!”
“子华,方才你说陛下有意要封三王十公,余下之封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