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远望号的冒险(六)
旧金山的岸边,远望号众人围着一堆黄金正在发愁。
汪大渊看着眼前的碎金子说,“这不行,这金子太碎了,这要是搬到船上,一个浪打过来,起码得少两斤,若是被人藏起来,或是掉到甲板缝里,也不容易看到。”
王纵也是看着这堆金子直吸凉气,抓着后脑勺感慨道,“以前只知道金子沉,没想到金子竟然沉到这种程度,就这一小堆,就有七百多斤,一万多两?我看最多一个大点的酒坛子,就能把这些金子全装进去。”
张潮闻言顿时吐槽道,“你傻呀,这可是七百多斤金子,就拿那陶土瓦罐的酒坛子装?不得把坛底坠漏喽?你当那酒坛子是用铁做的?”
“那怎么办?咱船上也没什么其他合适的物件啊。”王纵也挠头道。
最后还是陈友谅出了主意,“船上不是有铁匠和铁匠炉吗?问问他能不能把这些碎金子融了,直接铸一个几百斤的金瓜出来,这样既不会散落的到处都是,几百斤的金瓜一两个人也别想搬动,更别想藏私,这样就谁都拿不走了。”
“这法子好,快去把老魏叫过来问问,看他能不能铸。”
“好嘞,我这就去叫人。”
远望号上面有一台大型铁炉,还是个多功能的,反正平时做饭也是用它,同时还能兼任打铁炉,用来给船上修补一般的器械之类,还有配套的坩埚,熔铸铁水都没问题,熔些金子就更不在话下。
在原历史上的英国海军,冶铁炉更是大型军舰上的标配,因为英国海军有一种纵火战术,就是先铸造一个铁壳空心炮弹,战时把烧红的铁水倒在炮弹中,再用火炮打到敌人船上去,用滚烫的铁水烧毁敌军的船只。
虽然这个战术的准备时间十分繁琐,而且不一定实用,在紧张的交战中万一自己把铁水倒在自己船上,那反而得不偿失,但这套工具,一般还是会在船上保留的。
铁匠老魏被叫来之后,看着那堆黄金也是两眼发直,直吞口水,陈友谅当即拍着他的肩膀问道,“别傻愣着,能不能铸,说话。”
老魏这才回过神来说道,“船上有工具,把这些金子融了没问题,但咱没有模具啊,要是就地弄个泥范,倒是也能铸,就是铸出来不好看,而且需要一两天时间。”
汪大渊当即拍板道,“那就铸,你还管他好看不好看的,只要把这金子铸成一整块就行,时间也有,我在这多停一两天就是,还需要什么,你只管说,我都给你安排。”
老魏当即道,“那我要两个人帮我去河边挖点胶泥,咱们先做个泥范。”
“行,王大副给他安排。”
“是。”
等老魏那边带着人去挖泥做模具,汪大渊这才对其他几人说道。
“陛下说过,不光是金川这里多黄金,黎洲中部的玛雅国和阿兹特克国那里也有许多金银,但当地土人只把金银当作饰品,用来买卖东西的货币叫什么可可豆,还有什么秋牛。
“到时候咱们要尽可能的用船上的货物,把土人手中的金银换过来,即便远望号回国了,你们也可以继续跟土人交易,把金银都放在港口攒着,等船下次再来的时候,还可以继续交易。”
这话明显是对纳哈出和杨惠说的,两人闻言也是赶紧点了点头,只不过他们心里怎么想的就不知道了。
其实只要这条商路能够跑通,并且形成固定贸易路线,美洲殖民地的人私藏金银,大明那边派来的人走私货物,几乎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不过鲁锦表示无所谓,反正不管他们走私也好,藏匿金银也罢,只要他们把赚来的金银在国内出去,同样也是流回国内,到时候鲁锦再把工业搞起来,吸引这些社会闲置的热钱投资到建工厂中,这些走私的金银一样能为大明所用。
纳哈出闻言则是反问道,“可可豆应该是一种豆子,这秋牛又是什么,该不会是一种牛吧?”
“不。”汪大渊当即摇了摇头,“听陛下说,好像是一种风干的土豆,被土人当作干粮食用,就跟咱们的烧饼类似,都是充饥之物。”
“原来如此。”
陈友谅听完则是说道,“希望真能找到那什么玉米和土豆,不然咱们船上的补给绝对撑不到回去,到时恐怕都得饿死在外面。”
“肯定能找到的,咱们出来也有几万里了,到现在为止,陛下说过的话全部应验,还没一句对不上的,想来这玉米和马铃薯也肯定存在。”
“嗯,希望如此。”
两天之后,铁匠老魏真的把那堆金子熔成了一体,浇铸出一块切菜墩子那么大的大金饼,足有七百多斤重,就这么个东西,他们还得用船上的起重机吊上去,否则凭人力根本别想搬得动,这下就不怕有人偷了。
又给旧金山当地的土著留了几面旗帜,跟他们约定自己还会回来购买黄金,远望号这才再次启程南下。
离开那个好莱坞灾难大片里,每次都式被毁的金门大桥所在地,向南沿着海岸线又行进三天后,众人终于抵达了下一站,寓渚矶(洛杉矶),这里全是一个自称‘楚马’人的土著部落的地盘。
刚到寓渚矶,众人便感觉到了一阵燥热,赶忙脱去了身上的冬衣,现已经到了六月中旬,而洛杉矶的夏天还有焚风效应,更显的燥热了几分。
直到他们在这里遇到了楚马人,才终于见到了鲁锦描述中的那种美洲刻板印象的‘印第安人’,腰里裹着围裙,头上插着羽毛装饰,并且喜欢在身上绘制图腾或纹身的地道原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