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 第555章 中型地主阶级的崩塌

第555章 中型地主阶级的崩塌

其次,那些佃耕官田土地的无地佃户,由於官田的田租比较低,江南地区官府普遍只收三成田租,再加上江南粮食產量比较高,这些官田的佃户过的普遍比较滋润,除非家里人口特別多,只靠佃耕的土地养不起,他们也是不愿意移民的。

有些这样的官田佃户,甚至想著趁现在日子好过,先积攒些储蓄,然后从官府的官田中购买土地落户,因此这部分官田的佃户只有少部分报名移民。

於是最后报名最多的,就成了那些中型地主家的无地佃户。

这些中型地主,大多都是原来的大地主出身,因为鲁锦的阶梯税政策,被逼著分家析產,但这部分人又比较头铁,寧愿分家析產,也不愿意把大部分土地交给官府,然后这些人经过仔细的计算之后,就开始卡bug。

比如按照阶梯税,五百到一千亩的,徵收20%;一千到三千亩的徵收25%;三千到一万亩的徵收33.4%;一万亩以上的徵收50%。

一万亩以上他们肯定是留不住的,因为这个时代没有拖拉机,种地必须完全靠人,哪怕是用牛耕,也得有人来种。

那么只要你招佃,就必须给佃户分成,按照最低五五分成来算,佃户拿五成,剩下五成给朝廷交税,自己一分钱都落不下,那还留个屁啊,不如直接把土地送给官府算了。

但是一万亩以下,他们就有操作空间了,三千到一万亩之间的,徵收33.4%,招佃户耕种的话,五五分成,给了佃户五成,再交了朝廷的税,自己好歹还能剩下16.6%。

说实话,这么点收成就特么跟没有一样,因为粮食收穫之后,要搬运,要仓储,要运输,要售卖,这些都是成本,自己哪怕不用亲自下地干活,但是僱人干活也是要钱的,一年到头根本剩不下几个钱,只能说是聊胜於无,唯一的好处就是,这些土地可以暂时留在自家名下。

当然,这种情况並不多见,几乎就没有几个,因为有官田在那里卷租金,官田只要三七分成,佃户拿七,而他们想保留近一万亩土地,就必须得五五分成招佃,才能勉励维持,但现在这个地租几乎很难招到佃户了,佃户肯定优先去佃耕官田的土地。

有官田的地租在这里拦著,那些地主就不好继续五五分成了,只能被迫六四分成,才能招到一些佃户,而且还是官田实在是不够分的情况下,他们才会被迫去佃租私人地主手中的土地。

如此一来,六四分成之下,再给朝廷上交33.4%的重税,自己只剩6.6%,这他妈根本就维持不下去,於是现在江南最多的,就是只保留一千到三千亩之间的中型地主。

这个档位的税额是四抽一,纳税25%,给佃户六成,交完税自己还能剩下15%,还可以勉励维持一下,虽然赚不到什么钱,但也不至於赔钱。

当然,这种中型地主也不是真的那么傻,寧愿承受如此重税,也要抓著土地不撒手,他们只是老观念惯性使然罢了。

总想著自己咬牙坚持一代,就算赚不到钱,但却可以將土地留在名下,等將来子孙成长起来,十几年后,再將自家这几千亩土地分给自家孩子,到时候就可以把纳税的档位降下来,还能將土地留给自己孩子。

都是为了子孙,想多留些土地传家而已。

鲁锦对这种情况,也是乐见其成,反正规矩已经定下了,他也不会过於逼迫,现在的情况是佃户少交租,朝廷多收税,只有地主受伤的世界达成了,有人傻不愣登的寧愿自己承受损失,也要给朝廷交重税,鲁锦巴不得这种傻子再多一点。

这样他收重税也能收的心安理得,一点没有残暴不仁的自觉,大部分百姓反而对皇帝感恩戴德,毕竟这都是那些地主自己选的嘛,鲁锦可没有逼他们,谁让他们自己抓著土地不鬆手的。

但是,这次的移民徵集令发出之后,情况立刻就变了!

那些中型地主家的佃户,纷纷向地主逼宫,要么你给老子继续减租,减到跟官田一样三七分成,佃户拿七,要么老子就不给你种了,反正陛下给俺们分田,老子这就报名移民去!

这些佃户们有恃无恐,毕竟有陛下给他们撑腰,他们还真不怕没地种,而地主却是真的怕招不到劳动力,现在是劳动力的卖方市场,而不是地主的买方市场,属於是种田的岗位多,能佃耕的劳动力少。

一时间,正赶上过年前夕,地主们纷纷跑到自家宗族祠堂里,对著祖宗牌位嚎啕大哭,这日子没法过了,不孝子孙愧对列祖列宗啊,祖宗传下来的土地都快守不住了,马上就要丟完啦!

哭?哭也没用!哭完之后他们还是要面对现实。

有些地主被迫同意给佃户减租,关係好一点的,就三五、六五分成,佃户拿六成半,地主拿三成半,然后再给朝廷交完25%的税,自己只剩10%,地主们心疼的想要吐血

也有的地主和佃户相处不好的,就咬死三七分成不鬆口,有的地主被迫妥协,分成之后再交完税,自己只剩5%的收成,还有的態度强硬,坚决不肯减租,那佃户也懒得纠缠,直接拍拍屁股走人,马上去找官府报名移民澄州。

他们许多人都不知道澄州在哪,只听官方张榜公告,说这澄州和辽东差不多一样远,但是澄州比辽东更暖和一些,而且那里土地肥沃,还能开垦出水田,能种水稻,报名移民的话,只要在屯田师服役五年,五年之后每人能分田五十亩,如果自己带媳妇一起过去,媳妇也能凭户籍分到十亩地。

而且屯田师不用打仗,周围也没什么强敌,他们只需要负责开荒屯田就行了,服役期间吃大锅饭,官府管吃,五年之后转为民户,分到的都是开垦出来的熟田,那时候再交税也不迟。

如此优厚的待遇,当然能吸引到不少佃户报名,朝廷根本没费什么力气,就凑齐了一个师的移民。

而那些当初態度强硬,死撑著不肯减租的地主,等真的把佃户逼走了之后,才顿时欲哭无泪,他们必须赶到明年开春之前重新招到新的佃户才行,否则开春之后土地无人耕种就只能拋荒,但朝廷的赋税却不会少收半分。

老子管你种不种的,你自己拋荒是你自己的事,反正你名下有多少亩土地,朝廷就按多少徵税,一粒粮食也不能少!

於是这些被逼到没有办法的地主,要么忍气吞声,接受三七分成的地租,重新招佃耕种,要么就只能將土地投献给官府,把土地捐出去变成官田,这样他们就不用继续交重税了。

但是这样一来,又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他们將这些土地投献给官府之后,等於官府手中的官田又增多了,然后官府再继续以三七分成的低价地租將这些土地租出去,於是又从那些不肯减租的地主家里吸引来一批佃户。

由此形成链式反应,整个江南的中型地主阶级,都开始悄然崩塌,无法继续维持,纷纷资產缩水。

有的要么继续分家析產,將土地分给自家人,有的家里没那么多人的,乾脆把土地贱卖掉,將不动產转为活动资金,然后和別人一起合伙成立公司经商。

要么开设造纸作坊,要么合伙经营海贸,也有的跑去內地收货,比如生丝,丝绸,布匹,瓷器,茶叶等物,將这些货物运到港口批发给海商,再由海商贩去海外。

一个年节下来,江南的地主们再次损失惨重,许多原本拥有三千亩土地的中型地主资產缩水,沦落为一千亩地以下的中小地主或自耕农。

至於造反?呵呵,有不怕死的大可以试试,皇帝陛下的內卫军深入基层村镇,恐怕他们连兵都没召集起来,就已经被內卫军给灭了。

剿灭反贼可是大功一件,內卫军和知县知府们可都兴奋的四处盯著呢。

而鲁锦这边,除了招募移民之外,当年年底的腊月二十三小年,建国第二年年底的最后一次大朝会,鲁锦还在朝堂上当眾宣布了对一大批开国功臣的封赏,封赏之高,令百官咋舌不已。

仅第一批受封为国公的开国功臣,就有25名,除少数几个来自刘福通势力,芝麻李势力的武將之外,其余人大部分都是淮西人。

这25名国公,大致可以分为四类,首先是集团军总兵职位以上,包括方面军司令,拥有上將、大將和元帅军衔的十一个人。

还有一些职位虽然是中將军长,但资歷比较深厚,追隨鲁锦比较早的老人。

以及资歷老,功劳大的辅助型文臣。

最后还有收编其他势力的將领,以及圣武军中在骑兵、水师、禁卫军中任职的將领,四种全加起来,一共25人,且不包含阵亡后追授的国公,只算现在活著的。

这个时空下,势力更加庞大的淮西勛贵集团,也正式登上歷史舞台!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一拳平风雨,四海无神明 阎浮武事 1444,拜占庭再起 人在大明:债主为我操碎心 东京道士异闻录 从流浪者到宇宙主宰 我的概念系地府杂货铺 巫师血脉 万法道果:从劈柴圆满开始 灵域仙途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