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一只羊的利润虽然比不上猪,但一只羊挣个二三十块肯定没问题。”
“一户养五只羊就能挣一百多块。”
“要是有能力,养个十只羊,加起来就是两百多块钱的收入。”
“到时候光养羊就能让当地老百姓的户均收入翻上两番。”
陈君脸上的担忧表情顿时一扫而空。
经王东这么一分析,让汤山镇老百姓收入翻一番好像并不是什么难题。
但很快脸上笑容就再次被严肃给取代,盯着自己老公继续问:“一户养十只羊,全镇加起来就是五万只羊……”
“老公……这么多的山羊我们能卖出去吗?”
“还有……”
“汤山镇虽然多山少地,但面积就这么大……一下子养五万只羊,山里的草够他们吃吗?”
“我上大学时听老师说过,山羊不仅吃草,还喜欢吃草根。。”
“好多草原就是因为养羊太多,草根被羊给吃了,导致草原退化……”
“咱们可不能为了眼前这点儿收入而让汤山镇的大山出现问题。”
这个问题放到现在这个年代确实很难解决,这也是当年发展经济的一个大难题。
很多人都在保护环境跟发展经济这两个选项面前选择了发展经济,忽视了发展经济对环境的破坏,导致后世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资金去保护环境,恢复生态。
对于来自后世的王东而言,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因为后世已经提供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为了避免草地养羊太多而导致荒漠化,好多老百姓开始圈养自家的山羊,通过种草来养殖他们。
只要不把山羊放到野外,他们对山地的破坏就会降到最低。
山上自然生长的牧草不够山羊吃,那就自己种植产量更高的牧草,反正牧草不是粮食,不需要太好的土地,汤山镇境内的那些坡地跟山地完全满足牧草的生长需求。
除此以外,自己还可以通过制作青储来帮助老百姓囤积山羊的过冬粮食,保证老百姓手里的山羊可以顺利过冬……
想到这儿,王东不再犹豫,尽可能简单明了的把自己想法全部说出来,好让媳妇儿宽心。
不然今天晚上媳妇儿很可能连觉都睡不着。
十分钟后,得到王东的再三保证,媳妇儿陈君脸上的担忧表情终于消失,并且露出了久违笑容。
看着王东很高兴道:“老公……”
“当初让你过来陪我果然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要不是你的这个主意,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破这个局面……”
“你太利害了……”
“今天晚上咱们不在家吃饭,出去吃……”
“我听说附近有一家专门做当地小吃的饭店,味道特别好,咱们正好去尝一尝……”
“说不定你学会以后还能让饭店今后也卖一些特色菜。”(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