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似有不妥。”昭梿听了以后,虽然好奇心旺盛,不过他也有顾虑。
“如何不妥?”
索洛维约夫倒也不怕麻烦,他这一路经常会遇到难缠的事情。
至于两位翰林学士,哪怕是面对已革礼亲王,都还是要恭敬一些的。
毕竟此时嘉庆还没有最后的论断,若是人家圈禁夺爵了以后,皇上又怜惜其在宗室中素有才名,恢复了铁帽子王的爵位,这又该怎么办呢?
就是他这个才名,翰林院的各位,也愿意和他结交。
更不用说这一次翰林院集体出动,还是奉旨吃喝,招待外国使节。
“圆明园乃是皇家园林,招待使节或可,然而如此事项.将军可知其中有几分危险?”
“热气球首次升空,是乾隆四十八年,当时在法王夫妇面前展示,就是在宫庭当中。其后多有表演,至于孟戈菲兄弟以后又飞越法京巴黎,时人无不赞叹,不知公意如何?此又是贡物,想必皇上也愿一探究竟。”
翰林们也是议论纷纷,索洛维约夫在这里看着,也发现其中摇头的居多。
看样子,对于新生事物,还有飞天之事,他们也多少有点疑虑。
“诸位皆饱学之士,也知此法,不知有何疑惑。彼时我必亲登热气球,为诸君一观。”
“将军之意,我等也知。只是其中多有凶险,将军也是身负君命,又颇得圣眷,不宜以身犯险。”
“哎呀,用兵之时,法王多用热气球于大军之后掠阵,此我在军阵前见之,又有何不可?”
索洛维约夫还是觉得,他们多是有些腐儒习性。
昭梿在一旁坐着,多少还是有些兴趣。
一个人要是爱好八卦的话,其他方面大概也不会差的太多。
总之好奇心还是很旺盛的,他也只是劝解索洛维约夫,这事儿太危险。
“不如选一好儿郎为前驱,不知可否?”
“如此也好,不过也愿往。”
等到第二天,嘉庆皇帝批阅奏折的时候,就看到了翰林院满汉两位学士上的折子。
一看就是他们昨天在大栅栏请客,最后议论出来了什么事情。
结果这顿饭,情报方面套出来的是不少,各位翰林还要回去各自整理,拣选要点,以后还要呈上来。
可是乐子也不是没有,嘉庆就看到了索洛维约夫向昭梿提出,要在圆明园放飞热气球。
贡物当中,确实有一可飞天之物,嘉庆本人对于各种机关的好奇心,其实还不如乾隆,但是能飞的玩意儿,确实也有些意思。
而且这个热气球能够搭载四人,地面又可以系留,算是登高远望的妙策。
法国军队和俄国军队当中,已经有不少人使用这种观测用具了。
而翰林们以往大概更多的是对经典考据感兴趣,这一次倒是把朱子的格物致知给捡起来了。
可是理学早就歪了,虽说在近现代,有李约瑟这样的外国人认为有助于中国古代的科技进步,但也有人对其进行批判,认为其阻碍了时代的进步。
不管是哪一种观点,总之现在大家都对热气球有些好奇心。
嘉庆因为英国使者的事情,他到木兰秋狝都不痛快。
随后俄法二国和各国使者来了,他又急急忙忙的从承德回来,古北口的检阅都是草草收场。
之后一系列政务,他也没有消停过。
俄法二国提供的和英国有关的情报,他也一直都在关注,特别允许他们京城过冬,也是为了更多了解欧洲各国的情况。
索洛维约夫吓唬人还真起到了作用,英夷凭借的是水师强大,可以在任何地方登陆。
因此和两国订立个攻守同盟,倒也没什么。
只是嘉庆觉得有损天朝颜面。
清军的规模要比俄军更大,只是水师差一些罢了。
虽然这是嘉庆个人的看法,但是他也想要知道未来可能对手的虚实。
当初福康安蔑视马嘎尔尼,还有他从廓尔喀征途归来的余威,那是有些资本的。
另外,就是清朝这边的燧发枪,不是没有,实在是性能
而俄国使者此来,还带了俄国御林军当中最擅长射击的一营人马,都是新式步枪。
这种武器,清朝此时也只有两杆,还都是之前俄国商人带来的贡物。
不过智亲王用了以后,表示还是这个玩意儿劲儿大,并且建议要是可以,应该给神机营和锐健营的选锋都用上这玩意儿。
清朝又远离英国,英夷肯定是不知道的。
嘉庆多少也是要放下面子的,索洛维约夫做军火生意,为了淘汰一批二手军火,也要给清朝这边多弄一批,像是褐贝丝和1777,还有俄国的图拉步枪。
皇帝也不知道,俄国这边的旧军火,战争期间缴获的物资就很多了。
只要当军火商的时候,虽然毛子喜欢坑别人钱,但是他们的装备在同等条件,那就是便宜皮实耐用的代名词。
沙俄时期,也有这种情况。
至于热气球这码事情,翰林们也发挥了并不大的想象空间,表示这算是登高远望的利器,需要系留在地面,还是担心风动给吹走了。
但其中也不知道哪位翰林突发奇想,这折子里也有意见,就是若能凭风驱动,大概也能够四处打探军情。
嗯,侦察机你都搞出来了,只不过更像是齐柏林飞艇。
索洛维约夫是看不到这折子,倒是嘉庆看了以后,觉得有些意思。
于是朱批同意下来。
但这操练之事,也还是需要择日的。
他的批复回来以后,还表示俄国使者不得犯险。
但索洛维约夫就表示很不理解,他这边坐了热气球也有几次,都没有事情。
更何况有四个人,其中一个还是操作手,到时候再加三个乘客,能有什么问题呢?
倒是托津带来了皇帝的旨意,听完了以后,索洛维约夫居然还回绝,也让军机大臣有点搞不清楚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