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423章 海船一定要浮在海上!

第423章 海船一定要浮在海上!

这十几万贯钱印出来,如果放在国内会引起通货膨胀。

但是放在国外,居然能买下一整个主权国家——

百济连粮食都被大明卡脖子了,可以说是彻底融入大明的经济体系了,离正式摘牌成为大明一州,也无非是临门一脚的事。

同样的,半岛南端的另一个难兄难弟新罗,也差不多经历了和百济一样的过程——

请客,养鸡,收下当狗。

这俩哥们儿能顺利归降,就意味着大陆的版图正式归一。

从半岛到西域,从黑水到儋州,大明真正做到了把东亚大陆所有适合人类居住的土地尽数收入囊中的壮举。

除了一个地方之外。

“能够让三韩蛮夷无痛并入我天朝,便是大明最大的仁慈啊。

“至于另一伙蛮夷,就没有那么大的福分了。”

李明将手中密报揉成团,塞进了香炉。

马车车队缓缓停下。

“陛下,唐山港到了。小心雨水。”

那位长着山羊胡的大内总管为陛下开门、撑伞,一气呵成。

啧,这雨得下一两个月了吧,怎么还不停啊……李明心里吐槽,踩着湿乎乎的泥泞地,迎着夹杂雨丝的呼啸狂风,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

在港湾区,风雨格外猛烈。

而在重重雨幕之中,一座巨大的造物渐渐显现出了它的轮廓。

那是一艘船。

一艘即将驶往东海的尽头,登陆倭国的战船。

为了攻倭,李明提前做了不少部署准备,其中能够远洋航行的战船是最关键的一环。

这条庞然大物,比当初内河的无敌舰队还要再大上一圈,而且结构明显不同。

该船的底部不是平底,而是下削如刃,有一根像脊椎一样的梁柱,贯穿整条船身。

龙骨。

为了提高船舶在大海的适航性,天才的李明陛下划时代地提出了龙骨的构想——

也仅仅是提出构想而已。

至于具体该怎么造还得看具体的,你是造船的还是我是造船的?我治国理政可是很忙的咧!

然后,在大明的能工巧匠们献祭了无数秀发以后,居然还真的手搓出了第一套具有实战意义的龙骨船舶——

龙骨并不是什么黑科技,宋朝就开始大规模应用了。在神皇陛下创造性地提出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以后,技术难关很快就被攻破。

当然,目前的龙骨技术还十分原始,没法分段建造安装,一棵树有多长,龙骨、以及随之决定的船舶就有多长。

不过还好,在大明时期,在人迹罕至的东北森林,高大的树木有的是。

而有了龙骨,又是在海上航行,那么大明工匠就不需要考虑什么内河适航性这类限制了,在船舶建造上便彻底放飞了自我。

以李明眼前这条巨轮为例,她虽然还只是一条半成品,但已经超越了当今地表的其他一切船只,像一座高峰一样雄伟了。

而这么吊的超级战舰,还有很多艘正在同时开建。

虽然天上还在下着大雨,但是丝毫没有浇灭工人们的热情。

大家撑起巨大的雨幕,静候陛下的到来。

“我简单讲两句。”

面对这种场景,李明已经是驾轻就熟了,清清嗓子:

“海船,一定要浮在海上……”

“万岁!!!”话语未落,底下顿时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欢呼声。

工人们山呼万岁,雄壮的声音甚至盖过了嘈杂的雨声。

这次演讲,又双叒叕不出意外地被热情群众给打断了。

李明撇了撇嘴,把事先准备的厚厚一迭演讲稿又塞回了衣兜里。

就这狂热粉丝的热情劲头,他的“简单两句”估计是没办法讲完了。

也不需要讲完。

大家的工作积极性都爆棚了,还需要动员吗?

“好啊,大家有干劲儿就好啊……”

李明有些意犹未尽地下了讲台,和群众们一一亲切握手。

和倭国开战,“人和”是最不需要考虑的。

只要在李明的手下,不论先前的立场为何,最终都能团结一致。

虽然某位姓房的计相可能会发出尖锐爆鸣,虽然资金有点不足。

但是,攻倭只是把原先预备攻打百济的资金,又提高了亿点点而已。

应该没事吧?

而相比人和,“地利”就有些困难了。

和倭国隔着一整座东海,以公元七世纪的航海水平,与天堑无异。

把士兵运上岛已经很困难了,持续不断地为士兵提供补给则更是困难超级加倍。

毕竟华夏人可不是倭人那样的食草民族,“因粮于敌”在那个贫瘠岛国也没有现实基础,部队没有补给是要出事的。

当然,地利因素也不是不能通过科技与狠活克服。

最大的问题,却是天时。

“倒霉催的,这雨什么时候停啊?”

回宫的路上,李明担忧地望天。

从回唐州那天起,这雨就一直断断续续地下着。

不止唐州在下雨。

根据各地汇报,长江和黄河流域都遭遇了史无前例的长降雨天气。

虽然能帮助解暑还挺不错的,但是下雨会造成一个大问题——

洪水。

这也是李明这段时间动员全国,疯狂造堤坝的原因。

和强大的自然力量相比,农耕时代的人类,能做的抵抗着实有限。

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洪涝灾害不断,汇报灾情的加急快报像雪片一样飞来。

要不是这些造船工匠实在珍贵,加上灾区交通不便、无力消纳更多劳力,李明都恨不得停了这些大建,把工匠派遣到各地抗洪救灾去了。

所幸,李明前期硬推土地公有化,一个大队之中、几个大队之间可以互相扶助帮衬。

所以并没有出现流民遍地、野有饿殍的惨景——

搁普通朝代,遇上这种级别的天灾,恐怕老百姓早就开始造反了。

然而,大明也已经快被绷到她的极限了。

不论李明和他的人民做出了多大的努力,客观生产力水平摆在那里。

大明毕竟还是农业社会,在天灾面前,只能运用社会工程学,勉力维持社会不崩溃。

这鬼天气再这么持续下去,无疑会越来越吃力……

“等雨停了,雨总会停的,没道理下这么久的时间。

“等雨停了就好,我就把倭国办了。

“只是在此之前,得忍耐……”

李明紧咬牙关,不由得探出头,望向身后那浩瀚的东海。

在海的那一头,倭国在计划着些什么呢?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天志 网游之永不遗憾 超职业太阳 DNF之重返2008 西游之万法妖帝 天赋:与世无争 LOL:电竞圈第一魅魔 祸绝诸天从东方不败开始 从神明开始 唯我独法:我在都市修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