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428章 领导不甩锅

第428章 领导不甩锅

第428章 领导不甩锅

对于同僚的忐忑不安,马周从来只有四个字回答:

“吃点好的。”

张刺史:“……”

本来,这段对话也就到此为止了。

可是,今天的张刺史,比过去几日更为忧心忡忡,忍不住追问一句:

“我等将功补过,做得应该还行吧?

“都说神皇陛下菩萨心肠、慈悲为怀,应该能看在我等勤勤恳恳修补大堤、安置灾民的份上,应该能饶我等一命吧?”

随着滑州的灾情一天天稳定下来,张刺史等滑州地方官的危机感也一天天爆棚了。

既然这边的急事已经了了,是不是该卸磨杀驴、秋后算账了呀?

“马台省,不知您怎么看这件事?请务必为我等下官指一条活路啊!”

张刺史直接茶碗一搁,噗通一声,跪在了马周面前。

和生无可恋、好像随时准备跳河谢罪的马周不同。

张刺史只是一个普通的官僚,骨子里还是个日子人。

他不想举身赴清池,他还想继续体验人生的美好,他还想再苟个大几十年的。

当然,他也知道黄河改道是一起滔天的大祸。

绝不是轻飘飘一句“戴罪立功”就能弥补抵消的。

他也不指望在闹出这么大的祸事以后,自己能够平安落地。

可是,狗急尚且还会跳墙!

万一呢!

“唉……张使君,你这是何必呢?快快请起。”

马周嘴上平平淡淡地客套一句,身体却岿然不动,依旧端坐在原位上,心里泛起一阵悲凉,又掺杂着一些滑稽,让他想笑。

可怜的滑州刺史、以及刺史身后的一大帮地方官员,被逼得都病急乱投医了。

他们的心理,马周也能猜到几分——

诸官大约是见他这位京城来的工部侍郎全程镇定自若,以为他有脱身之法,所以来走动走动,请教活命的办法。

殊不知,马周这么云淡风轻,不是因为自己有全身而退的把握。

恰恰相反,他是自知没有活路,加上自己又有着读书人的气节、一心求死殉国,“双向奔赴”之下,才这么淡定的。

马周也不忍心蒙骗这些快要踏上绝路的倒霉蛋,实话实说道:

“张使君,大河改道殃及黄、汴、淮沿岸十州、上千万的百姓。

“溺死淹死之人,几何?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病死之人几何?灾区粮食绝收,饿死之人几何?

“还不说洪水退去以后,田地盐碱不可耕种;也不说水灾过后虾生蝗,蝗灾几乎必定接踵而至;更不说灾后必定匪盗横行,让幸存者不得安心生产。

“这长长一串损失,大不大呀,张使君?”

张刺史被问得冷汗直冒,艰难地咽了口水,发现自己的喉咙干涩无比、根本发不出任何声音,只能僵硬地点点头。

“呵呵。”马周冷笑一声,给吓懵了的刺史补上最后一刀:

“上述种种灾殃,皆因我等而起。

“你自己说说,你觉得我等之罪,可恕耶?不可恕也!”

一番话振聋发聩,让张刺史感受到了透彻骨髓的阴寒。

让他感到更加毛骨悚然的是,马周侍郎在说出这番话语的同时,嘴角甚至挂着些许笑意。

滑州刺史这才恍然意识到,这位京城来的钦差,精神状态或许真的不大对劲……

然而,他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悻悻离开马侍郎的帐篷。

他仍然不死心,仍然发疯似的想抓住这根称不上救命的稻草。

因为他自己也快被逼疯了。

“可是这堤坝垮塌,不怪我等啊!当然,责任也不在马台省,这您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我们既没有贪污钱款,也没有偷工减料,堤坝是按照朝廷规定督造的,工期也没有延误,甚至还有提前。

“我等尽职尽责、问心无愧,上对得起天地良心、陛下栽培,下对得起父老乡亲、衣食俸禄,这您都是知道的呀!”

这话说得一点也没有错,马周也听得不禁点头。

他也知道,这段时间滑州官员们的压力可谓爆表——

白天高强度劳动,晚上接受狄仁杰、来俊臣两头恶犬的高强度审讯。

这是堪称炼狱的身心折磨啊,滑州的诸君居然都挺过来了。

如果这都不能证明滑州官场的风清气正,那就没有什么能证明的了。

实话实说,马周也是在宦海沉浮了大半辈子的,官场的那点腌臜破事儿,他能不清楚?

但凡有个需要动工的基建项目,就是衮衮诸公大发横财的机会——招工、材料、工饷、用地,哪个不是上下其手的机会?

马周虽然没吃过猪肉,但也见过猪跑啊。

凭良心说,滑州的诸公能做到草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真的很不简单。

如此有能又干净的优秀官吏,不应该落得如此下场。

然而,官运本身也是能力的重要一环。

老倒霉蛋马周,自己可最有发言权了。

“没有责任?呵,你说没有就没有?”

马周指了指张刺史、又指了指自己,忍不住嘴角的戏谑,不知是在笑对方,还是在笑自己。

“你,是滑州的最大官员。我,是督造大堤的最大官员。

“滑州大堤,你我是第一责任人。如今大堤垮了,你觉得我俩有没有责任?你觉得我俩可以全身而退吗?”

张刺史被说得脸色越来越煞白,嘟囔着试图反驳:

“我们做到了能做的一切,我觉得没有责任。

“都因为雨下得太大,是天灾……”

“呵呵,天灾!”马周捧腹大笑起来,好像听见了顶滑稽的荒唐笑话。

“你把责任归到天气上,天人感应,难道是因为天子不修德政,才导致天降灾祸?

“按你这么说,责任难道是皇帝陛下的吗?”

张刺史哑口无言。

“死了这么多人,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总得有人负责,总得有人背锅。

“否则,民心难平,官场之中也不好交待。”

马周放低了声音,满脸都是苦涩的笑容。

“这责任不由我俩来背,难道还得陛下背?

“陛下顶着‘天怒人怨’的骂名,只为了掩护几个并不显山露水、随时随地可以替换、甚至有没有问题还不一定的芝麻官僚吗?”

张刺史彻底沉默了。

严格说起来,李明陛下也称得上是“得位不正”了。

嫡长子、太子、储君,三个身份他都没有捞到,甚至连一个嫡子都不是。

要不是身上好歹还带着点老李家的血脉,综合李明的发家史、以及对前朝全面否定的政策,这次政权更替完全算得上以下犯上的改朝换代——

事实上也确实是改朝换代,在儒家的语境里是绝对大逆不道的。

然后,也就在改朝换代的当月,就天降暴雨,一直下到黄河改道……

就算是最坚定的唯物主义战士,恐怕也得感叹一句“太巧合了”。

至于别有用心之人,或者儒家的老学究,只怕更是会借题发挥一番。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天志 网游之永不遗憾 超职业太阳 DNF之重返2008 西游之万法妖帝 天赋:与世无争 LOL:电竞圈第一魅魔 祸绝诸天从东方不败开始 从神明开始 唯我独法:我在都市修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