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434章 大明官僚体系的完全形态

第434章 大明官僚体系的完全形态

这身手,若取的是我项上人头……长孙无忌额头上的冷汗唰地就下来了,缓了好一会儿,才颤抖着手,将信拆开。

读着读着,他双手颤抖的幅度越来越剧烈。

“南方……也发洪水了?

“大江上游突然在深夜涨水决堤,下游所有人都躲避不及。

“连州府都被冲垮了,刺史多人下落不明……

“呵,呵呵,呵呵呵……”

长孙无忌随意地将密信扔在一边,仰头大笑起来。

笑容满是苦涩。

难怪南方各州一直没吭气,还以为造反暴动了呢,原来是都不吭气(物理)了啊?

哈哈哈……

“唉!”

长孙无忌重重地一拍桌子。

难受,想哭。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黄河改道的事情还没处理完,长江又闹腾起来了。

长江和黄河可不一样。

黄河会改道,会玩活,长江不会。

长江只会用充沛的水量,默默地毁灭两岸的人类而已。

一个是机制怪,一个是数值怪。

黄河改道,哀鸿遍野。

长江洪水,什么是哀鸿?哪儿来的鸿雁,还特么遍野?

也难怪南方各州没有传出什么动静。

巨量的大水一冲,整片土地上都没人了,自然发不出什么声音。

某种程度上,灾民就像小孩儿——

不怕灾民哭嚎,就怕灾区什么声儿都没传出来。

因为后者往往意味着团灭。

“连官员都被冲散了,那老百姓不就更……唉!”

长孙无忌苦恼地用手撑着额头。

本来还指望南方来帮衬帮衬北方。

结果现在,南方自己也是水灾的难兄难弟了,而且遭的难比北方更大!

救人、赈灾、运粮、筹款、重建、防疫、复耕复工……

一模一样的流程,还得再来一遍!

“这……嘿,嘿嘿!”

长孙无忌又傻笑了起来。

他忽然觉得,如果刚才那条来俊臣的走狗能把自己带走就好了。

在地牢里吃点苦算什么?

也好过在这位子上受刑啊!

“监国的位置,不好坐啊!”

终于成为了自己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大权臣,长孙无忌可一点也没有享受到权力的快感。

相反,都快被沉重的义务给压垮了。

南方北方一齐闹了灾,这可如何是好……

苦思冥想之际,走廊外传来略有焦急的脚步声。

书房门又开了,这次没有人敲门。

长孙无忌猛地抬头,露出释然的笑容:

“果然,是你来了。”

房玄龄在好大儿房遗则的搀扶下,急匆匆来到自己的老位置上坐定,也不客套,直入主题:

“看来征倭一事得延后了。南方的事情听说了吗?大江洪水,城乡被毁。”

长孙无忌点头:

“刚才从肃反委员会得到消息。房公也是如此?”

“是的。”房玄龄轻叹一声:

“还得是陛下思绪敏锐。

“老夫刚怀疑南方有异样,陛下早已派出来俊臣暗访南方,并将消息传回辽东了。”

刨去路上和调查的时间,也就是说,在南方各州文书迟到最多不超过三天,李明就察觉到了异常,并果断做出了应对。

这份嗅觉,简直恐怖。

而且选择的调查人员也很有讲究,来俊臣也许吊儿郎当,也许没法解决问题。但论发现问题,那货绝对是天下第一人。

事后想来,接二连三的台风能把北方霍霍成这样,那么南方一定更加遭殃。

不过这是事后诸葛亮。

在事前,除了李明大帝谁能想到呢?

“不幸中的万幸,陛下已经提前做出了初步应对。

“除了向唐州,他还同步向关中、江南、闽越等没有遭受洪灾的地方发出命令,第一时间驰援受灾最严重的大江流域。

“而且南方人口少、经济差,不至于像中原那样,损失太多……”

房玄龄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拭去桌面上的浮尘。

太久没来了呀……

与此同时,他的好大儿正在殷勤地给老爹煮茶。

房玄龄不由得眉头一皱:

“计相,现在能把时间浪费在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吗?

“泡茶让下人去泡,你就坐在这里,和我们合署办公。”

我不要和两巨头一起办公啊……房遗则感到自己压力山大,悻悻地在角落里坐下。

“房相公归位,内阁终于有主心骨了。”

长孙无忌向久别重逢的老同事客套一声,语气里多有埋怨。

房玄龄面无表情地回答道:

“惭愧惭愧,因为事态紧急,所以老夫才从病榻上惊坐起,来此叨扰监国阁下,请阁下见谅。”

其实无需解释,想来也知道。国家南北都遭了大灾,房相怎么可能在家里呆得住?

六十岁正是打拼的年纪,怎么睡得着的?

“不不不,哪里哪里。”长孙无忌呵呵一笑。

“关于目前的近况,下官要向首相阁下汇报……”

“不不不,您才是监国,一切以监国公为主轴。”房玄龄赶紧谦让道。

两人推推让让,一派和谐的工作氛围。

一旁的房遗则忍不住嘴角抽搐。

这哪里是将相和啊,他分明看见了两条互相甩锅的老狐狸。

或许正是老狐狸之间的博弈,塑造了大明官僚体系的完全形态吧……

“几位都在啊?正好。”

这时,门外传来温婉的女声。

三人同时抬头一看。

只见皇太后殿下正笑盈盈地立在门口。

晋阳公主李明达跟在姨娘身后,手里捧着碗。

宫中女眷可以抛头露面,此乃大明新朝雅政,不可不品尝。

“国有难,几位为国家鞠躬尽瘁,吾一位女儿身帮不上什么忙,只能为几位亲手熬了些银耳汤,也算为黎民百姓略尽一份薄力了。”

杨太后一边说着,一边自然而然地坐在了书房的中央。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天志 网游之永不遗憾 超职业太阳 DNF之重返2008 西游之万法妖帝 天赋:与世无争 LOL:电竞圈第一魅魔 祸绝诸天从东方不败开始 从神明开始 唯我独法:我在都市修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