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他们确实没有能够预料到“向日葵”的后劲如此凶猛,十六连冠之后居然还能够保持旺盛生命力。
不是他们缺乏信心,而是摆在眼前的事实不容忽视,看看去年横空出世的五十美分以及其他嘻哈歌手:
尽管嘻哈热潮全面兴起,大街小巷全部都是;但他们还是局限于小圈子里,出圈指数不高,那些单曲可以登顶公告牌单曲榜冠军,后劲却普遍不足。
“向日葵”,正是嘻哈类型。
华纳唱片已经是信心十足寄予厚望,甚至费大量精力说服安森,务必将“向日葵”收入这张专辑里,管理层相信这首单曲毫无疑问是亮点也是重点;然而现实是,看着这首单曲在公告牌单曲榜之上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一周接着一周延续强势,管理层欣喜若狂的同时也是瞠目结舌,比任何人都惊讶。
另一方面,他们确实没有预料到“黎明破晓”居然能够引爆如此能量。
一般来说,新专辑新单曲,空降公告牌单曲榜冠军难度非常大,“向日葵”的空降还是得益于电影首映式的盛大效应以及“蜘蛛侠”自己累积的市场基础,正常来说,全新单曲往往需要六周到八周的时间缓缓爬榜。
这里还需要考虑一个因素,在电台点播的时候,人们熟悉的是八月三十一日乐队,却不是单人歌手安森。
作为单人歌手,安森依旧是新人,这也意味着全新单曲的爬榜周期可能需要再拉长一些。
北美音乐市场讲究的是细水长流,专辑和单曲都是一样。
换而言之,华纳唱片留下足够的时间给予“航行”打榜,同时也留下足够的空间给予“向日葵”继续在榜单之上坚持。
一切,都是计算好的,华纳唱片怎么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呢?
然而!
意外还是出现了;并且,不是小小意外、不是稍稍偏离轨道,而是翻天覆地的意外,整个北美大陆都陷入震惊,外焦内嫩。
更夸张的是,“向日葵”出现了“意外”;“黎明破晓”也同样出现了“意外”,真正意义上地将市场搅得天翻地覆。
华纳唱片也同样是“受害者”。
现在,面临“向日葵”和“航行”打架的局面,眼看着创造历史的机会如同煮熟的鸭子展翅高飞般溜出指尖,华纳唱片自己几乎就要哭出声来。
不能责怪他们,真的。
只有上帝知道,华纳唱片管理层掐着大腿内侧已经掐出淤青了。
然后,正是在这样熙熙攘攘的喧嚣和热闹之中,公告牌重新回到聚光灯底下,千千万万的视线全部聚集。
咚咚咚,咚咚咚,心跳如鼓、热血沸腾,一期榜单的公布从来没有如此紧张如此刺激过,公告牌自己也是没有经历过。
十月第四周,公告牌单曲榜正式公布——
第一,“向日葵”,安森-伍德。
第二,“航行”,安森-伍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