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丹流露出些许困惑,“这不是爱情电影的拍摄方式吗?”
“哈哈,是,但谁规定只能拍摄爱情电影呢?我注意到,刚刚我们两个的表演都有角度和位置的变化,纵向高度的交错、横向角度的偏转,如果通过第一视角来展现,其实角色之间的权力关系一下就出来了,谁掌握主动、谁试图挣脱束缚。”
安森脑海里的画面正在渐渐清晰,这也是他一直重复观看镜头的原因。
显然,这一招对于马丁来说也是有效的,他也加入讨论,“布莱丹戴上小丑面具的那一个镜头?”
布莱丹发出哀嚎。
安森笑了,“不不不,那是非常精彩的一个镜头,但如果用第一视角的话,那就太直接了,同样是过犹不及,反而丢掉表演的细节。不如用侧写,让观众看不清楚,通过雷的反应去猜测肯的真实表情,这更有趣了。”
“第一视角应该看到的是一些不易察觉的小动作。比如肯几乎笑场的嘴角,比如雷得意洋洋的眼神。”
“以这样一种方式补充剧本里没有展现的细节。”
布莱丹抬起头满脸错愕,“你注意到了?”几乎笑场的细节。
安森瞪圆眼睛一脸无辜,“我不应该注意到吗?”
布莱丹撇了撇嘴角,流露出嫌弃的表情。
马丁看看布莱丹、又看看安森,隐隐约约捕捉到些许灵感,“中景镜头再重播一次。”心脏疯狂跳动起来。
马丁知道自己也就是侧重剧本的类型,即使作为导演,他永远不可能像盖里-奇那样拍摄出“两杆大烟枪”那样眼缭乱的电影。
但是,他没有必要模仿盖-里奇,他完全可以坚持自己的风格,如同比利-怀德一样。
那么,他的优势在哪里,不是视听语言,而是叙事文本,他的镜头和剪辑应该为叙事服务,展现自己文字底下没有写出来的信息,让观众进入他的脑海里,在文字的世界里畅游。
正如刚刚安森所说,剪辑、特写、调度、构图,以此来展现人物关系——
雷,他就是没心没肺的大男孩,一心想着派对玩耍度假,对此,安森以无与伦比的表演完全演活了。
而肯呢?
他不仅只是将雷引进这个行当的人而已,一方面他扮演家长的角色,将这个白痴保护在自己的羽翼底下;一方面他又忍不住开始思考因果关系,正如宗教信仰里的救赎一样,雷的误杀,他需要负责吗?雷应该如何完成救赎?他又应该如何帮助雷?
老实说,作为杀手,他应该冷静地抛弃一切干扰因素,如果雷犯错了,那就由雷付出代价。
然而事情真的如此简单吗?
所以,在面对雷的时候,肯的心情是错杂的,他需要遵守规则、他需要保持低调,他是一位顶级杀手;但同时,他又不由自主展露内心真实的一部分,自己的犹豫和茫然。
在刚刚整场戏里,按道理来说肯应该约束雷,拒绝雷的一切要求,乖乖在旅馆等待哈利的电话才对,但他的恻隐之心还是被触动,心软了,最后点头答应了。
也许,马丁可以从雷的第一视角去捕捉肯的心软,再从旁观的客观视角去捕捉肯那种矛盾拉扯的状态。
想到这里,脑海里的灵感就再也控制不住,开始持续井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