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542【谁才是the one】
香江的红筹股大量涌现,但尚未能主导大盘,地产板块占恒生指数权重较高,兆安地产、新鸿基地产、长江实业等龙头股表现能直接影响指数。
如今港府继续调整地市,使得大地产公司的股价下跌,拖累恒生指数的表现。
事实上,港府的调整政策只能一时影响地市,长期以往地产商和炒家一定会适应,并且找到破解之法,地市还会恢复攀升。
按照罗齐鸿的前世记忆,在95年下半年到97年上半年的两年时间里,香江地市会达到顶峰。
尽管现在的地市尚未下跌多少,短期炒卖的现象差不多消失,长期持有者依旧观望,毕竟有租金支持。
普通住宅单位已经下跌5%,豪宅等其他物业依然坚挺,可能是外资和本地资本看好香江的地产市场,尚未有抛售的打算。
德合地产公司办公室。
罗齐鸿正在翻阅报表,第一、第二季度的财务收益已经做出来,纯利高达14亿港元,同比去年少了7、8亿港元。
原因是联邦地产公司旗下的9幢中环小型商厦都在拆卸重建,预计在95年上半年建成,刚好躲开了地产市场下行的时间段。
“9幢商厦,60亿港元的建筑费也不是很贵,可以增加55万平方尺的楼面面积,相当于多了一幢中环甲级商厦。”罗齐鸿放下报告说道。
当然是不能如此计算的,一幢中环甲级商厦也是价值60、70亿港元,那德合地产公司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事实上,拆卸重建之后商厦的价值会大幅度增加,这60亿港元的建筑费不但能赚回来,还能翻倍的盈利。
罗齐鸿在考虑,是否在最高峰抛售联邦地产旗下的大部分物业,毕竟临近97年,亚洲金融危机即将到来,如此一出一进,利润非常的可观。
“现在的地市有些下行,但中环的物业依旧很受欢迎,中资大规模进驻香江。”苏祈山说道。
罗齐鸿摇了摇头“这只是表面现象,才2个月,等地产蓝筹股下跌了,地市很难扛得住,否则我也不会事先搞重建计划。”
苏祈山对老板的判断向来是深信不疑,“那公司要不要再筹集一笔资金用于抄底?这里面的利润应该不低。”
罗齐鸿笑道“不要太贪心,我们手上的资产足够多了,剩下的汤汤水水留给小地产商和炒家吧。”
德合地产公司与新鸿基地产一样专门做地产业务,不同的是德合地产公司将经营范围扩展至美洲、欧洲,新鸿基地产专做地产开发,德合地产公司专做物业收租。
其实,只要上了规模,无论是地产开发,还是物业收租,都能有巨大的利润收益,如德合地产公司每年有数十亿的租金收入,与新鸿基地产的利润没有太大的差距。
德合地产公司在香江的核心资产是那些大型物业,中环的德合广场、财经广场、皇后大道中9号大厦.以及尖沙咀新太阳广场、中港城50%权益。
而联邦地产公司旗下的中环小型商厦只能算次核心资产,即使抛售了,也不影响德合地产公司的中环大地主位置,依然排在置地公司前头。
浅水湾别墅。
罗齐鸿家族以及旗下的公司在浅水湾有多幢别墅,多数用来出租,居住的仅有两栋,李佳欣一幢,罗齐鸿一幢。
现在关嘉慧开始嫌弃白嘉道一号别墅的面积窄小,希望换一个别墅。
其实按关嘉慧此时的身家,换别墅如同换衣服一般容易,却跟罗齐鸿提及,显然是想罗齐鸿买来送给她,也是看上了罗齐鸿手上的优质豪宅。
“德合地产在附近有一套别墅,面积有3.5万平方尺,你先拿去住吧。”罗齐鸿对自己的女人向来大方,几千万的独栋别墅说送就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