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强与刘晓庆等人纷纷低眉顺眼,喊人。
“程开颜同志最近很忙,根本抽不出时间过来,你们不要有情绪。
本身详细的拍摄计划,要等到去了东京与日方会面后才会安排下来,会有许多调整,现在的安排到时候不一定能维持。”
陈怀恺身穿一件灰色中山装,嘴边叼着一根烟斗语重心长的说着话,阳光下一缕缕蓝烟从鼻子里冒了出来。
“知道了。”
众人齐齐点头。
“哎……”
陈怀恺摇摇头,这些年轻人都不关注新闻报纸的嘛?
上周关于程开颜的消息都满天飞了。
估计他们这段时间都在反复看剧本,理解剧本呢,哪有心思去看新闻。
想到这里,陈怀恺抬头看向大门外,阴天暗淡的光线中一个骑着自行车的年轻人闯入视野。
“来了!”
陈怀恺知会一声,率先迎上前去,年轻人们闻言跟在身后。
“叮叮……”
自行车铃铛声响起,在众人面前停下。
众人抬头看清了那个年轻人。
只见他一身黑色的衣服,体态修长,皮肤白皙。
一头柔软的黑发,容貌清俊带着柔和轮廓线,尤其是给人一种温和隽永的书卷气,阳光下的眼睛特别有神,亮晶晶的像两颗剔透的金珠。
“他就是程开颜啊?难怪能出演男主角呢!”
“啧啧,难得的是这干净,舒朗的气质。”
“程开颜老师!”
刘晓庆看了眼有些嘴角抿着有些不服气的唐国强,眉眼不禁弯了弯,大大方方的挥手打招呼道。
“刘晓庆同志,你还记得我啊。”
程开颜笑吟吟的将眼前的众人一一扫过,握着龙头的手指不经意间拨动了下铃铛。
“当然记得啊。”
刘晓庆认真点头,不知怎的她在这个年轻人面前拿出不面对他人的那种调笑自如的姿态,甚至有些紧张局促。
“大家好啊,我是程开颜。”
程开颜不再搭理她,向众人挥挥手,打了个招呼。
“你好你好,程开颜同志。”
“我是唐国强……”
“我是……”
众人不管心里怎么想的,老老实实的打了个招呼,互道姓名。
毕竟这个年轻人看起来就不简单。
“程开颜同志,我是副导演陈怀恺。”
陈怀恺在一旁看着这群平日里张牙舞爪的小年轻,不禁笑了笑,伸手问好。
“陈老师啊,久仰大名,我看过您的《平原作战》,拍的真好!”
程开颜伸手和他握了握,入手粗糙骨骼清奇,十分有力。
“哈哈,很久以前的电影了,希望这次我们能合作拍摄出一部优秀的爱情电影!”
陈怀恺今年有两部电影计划,一个是情书,一个是知音,但他最看好的自然是情书。
“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我想《情书》一定会超过《庐山恋》的!”
程开颜笑着点头。
“嗤……庐山恋哪是那么好超过的,还是脚踏实地一点吧。”
唐国强听见这话,不禁反驳道。
“唐国强同志,请问《庐山恋》有《情书》的故事感人吗?庐山恋能在中日两国上映吗?超过庐山恋又不是什么很艰难的事,要对我们的电影有信心才是。”
程开颜语气澹澹的说道,这张脸,他还是认得的。
“这……”
唐国强本以为程开颜是个温和的性子,但没想到程开颜会出口反驳,可他说的在理,一时间唐国强也找不到反驳的角度,只好闭上嘴,脸色有些不满。
居然被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教训了。
“好了,你们去忙吧,我带着程开颜同志四处走走。”
陈怀恺不由头疼,这个唐国强果然是个心高气傲的年轻人,而程开颜看似平和,也是个有脾气的。
“程开颜同志,剧组里的大家伙可都对你的这个男主角编剧期待着呢,一起去见见,中午一起吃个饭。”
陈怀恺转头看向程开颜,拉着他边走边说。
“没问题,我也正有此意。最近太忙了啊,不然早来了……”
“哈哈,程开颜同志毕竟是大作家,前几天新闻报纸可是铺天盖地,都上人民日报跟央视了!”
……
“央视?人民日报?”
“陈老师说的是程开颜?”
二人渐渐远去,但说话的声音却让后面几个年轻人听得一清二楚,纷纷侧目!
尤其是唐国强,顿时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的。
……
另一边,陈怀恺带着程开颜进了摄影厂区。
“这是咱们厂的场记马秉煜……这是摄影师邹积勋……这是负责服装和化妆的朱小娣……还有负责道具的王彪……”
陈怀恺指着正在准备清理仪器的一群人,一一介绍给程开颜。
“这就是程开颜老师吧?真是年轻啊!真俊,难怪大家都说他是天定的男主角,这么好看到时候,我给你化妆都为难了呢,嘻嘻。”
负责妆造的朱小娣,正在清理自己的化妆品还有针线服装等,一看见程开颜便笑吟吟的打趣起来。
“为难什么?为难化了妆比没化妆难看是吧?”
陈怀恺有心帮程开颜拉近关系,故意开玩笑。
“哈哈!这倒是真的!”
剧组众人纷纷大笑着看向程开颜。
“呵呵,朱姐说笑了。”
程开颜则温和无奈的笑道,这样的姿态赢得了不少人的好感。
一时间大家的距离感也拉近了不少。
见完了剧组的二十多号人,程开颜又跟着陈怀恺去了水华老师的办公室。
“好久不见啊,小程同志,恭喜你斩获那么多文学大奖啊!”
水华老师笑呵呵的祝贺道。
“谢谢。”
三人寒暄几句,便聊起了情书的拍摄。
“这次拍摄会有两个版本,你都知道了吧。”
水华老师给大家倒了杯茶,一边说。
“知道了,梁晓声同志昨天说过,不过拍摄中日两个版本的电影,会不会太麻烦复杂了?”
程开颜不是很懂,好奇的问。
“分成两个版本的确是复杂,但并不算难,无非就是配音,文字,服装,场地环境这些不同。
比如服装就比较好解决,在寒冷的冬季。
围巾大衣,雪地靴都是常见的服饰,家庭条件一般的大多是穿袄,无非是款式不同。
再比如拍摄场景学校,城市街道。
两国肯定不太一样,自然需要做一番改造,反正就是能拍的就拍,拍不了的就回国补拍……”
水华老师拿着笔记本,详细的解释了一通,虽然听着有些乱,但程开颜还是听明白了。
就是在拍摄时,人物服饰风格,城市街道,学校都尽量选择两个国家中差不多一样的。
实在不行就改造成国内的风格,实在解决不了的,就回国补拍。
确实有够复杂的。
一上午,程开颜都在水华老师办公室里,一会聊拍摄,一会聊剧本修改,还有角色。
总算对这次拍摄有了底。
不知不觉,一上午过去了。
中午和剧组的人在北影厂的食堂吃了一顿饭,程开颜回家。
先去了一趟木器街,发现家具此时已经全部置备齐全,程开颜带着木匠学徒们,拖着车去了团结湖。
了一下午时间把家具全部安置好。
然后又把家里全部打扫了一遍,将两间房都铺上新垫絮,床单被套,这些都是他回去拿的。
然后又上街上,购置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肥皂,毛巾,碗筷之类的生活物品。
傍晚时分,经过一下午的整理。
程开颜累得满头大汗,在洗手间洗了把脸出来。
打量着这间两室一厅,心中安宁满意得很:“总算有了家的模样……”
与此同时。
哈尔滨火车站,蒋婉大包小包提着行李,登上了开往京城的火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