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967章 分锅大会(求月票)

第967章 分锅大会(求月票)

这些都是明面上的,可是清军士卒揣在自己兜里的,谁能统计出来?

除去杀明军各路官员,生擒了德王朱由枢、郡王朱慈x与y(不认识字),监军太监冯允升。

刨除清军所杀的文武官员,大明皇帝也帮他们杀了不少。

清军杀一波,大明皇帝杀一波。

大明的损失,从里到外可谓是极大。

中原地区的广大百姓受到了巨大的创伤,光是清理济南城的尸体,就足有十三万。

全城财物被劫掠一空,以至于好长时间,城中都无人居住,且容易害了病。

大明兵科给事中李永茂向大明皇帝朱由检呈上了他调查结果。

自京郊庆都到顺德,千里之间,一望荆榛,四郊瓦砾。

整个畿南郡县,民亡十之九,种种惨状,目不忍睹。

人口牲畜被杀以及掳掠,劳动力锐减。

大牲口在没有机械出来之前,可是重要的劳动力。

如此行径使得中原地区的生产力遭到重要的破坏,崇祯纵然是想要恢复,根本不可能。

许多死里逃生的百姓,都想着要逃离这些地方。

下一波清军再来,还能保住性命吗?

即使皇太极在出兵前告诫诸多士卒,严禁烧杀抢掠。

但清军杀起人来,毫不手软。

可实际上,为了破坏大明的统治,补充大清所需要的劳动力,他皇太极才是真正进行有组织的集体抢掠最大主谋。

所以一个人嘴上说什么不重要,关键是看他做了什么。

相比于清庭的战略成功,明廷面对皇太极发动的第四次征明战事,内部矛盾重重。

党派纷争愈演愈烈。

掌握大权且被崇祯深信的兵部尚书杨嗣昌一直认为,以大明目前的财力或是兵力,都不足以和大清对抗。

所以坚持对清采取守势,千方百计的想要与清廷媾和妥协。

宣大总督卢象升则是表示强烈的反对,坚决拒绝和清的和谈,当众刺激皇帝,动摇他们的讲和议和。

而杨嗣昌在后来的军事行动当中,则是以减少对卢象升的兵力相报复,导致卢象升所率将士全部阵亡。

毫无疑义,从对待这次清军发动掠夺战事当中,最大的误国者就是崇祯!

他本来倾向于杨嗣昌主和派的主意,但又不想明确表态,直到清军兵临城下,他又不敢承担对清讲和的责任,生怕耽误自己“小尧舜”的名头。

结果让杨嗣昌戴上了一顶主和误国的帽子,被群臣攻击。

表面上,崇祯一直装作主战的姿态,在卢象升面前否认朝廷说过议和的事,使得卢象升决心和清军血战到底。

可又不给他相应的兵力和权力,对于杨嗣昌的掣肘视而不见。

崇祯对战是和的举棋不定,出尔反尔,文臣武将皆是无所适从,在战场上,以至于一败再败以至于惨败!

即使杨嗣昌、高起潜等人也要肩负重要,但说到底,问题根源还在崇祯那里。

但是没有人敢说皇帝的问题,皆是指责杨嗣昌。

有言官含沙射影指责,有言官就直接上书兵部尚书误国四大嘴,希望能像对待袁崇焕那样处死杨嗣昌,以儆效尤。

崇祯大怒,再次把弹劾杨嗣昌的言官给贬到吴国俊手下戍边,清军来的时候,他们怎么就不去死呢?

谁敢弹劾朕的小杨,谁就滚蛋。

但是崇祯如此偏袒杨嗣昌不仅没有让他感动,反倒是让杨嗣昌深感不安,屡次上书想要引咎辞职。

因为在此之前清军每次南下,兵部尚书皆被大明皇帝“绳之以法”!

哪一任也无法逃脱被制裁的宿命。

可让众人失望了,也让杨嗣昌的担心落空了。

此番失陷七十余座城池,崇祯仍然对杨嗣昌信任有加,丝毫没有加罪之意,令人惊讶。

现在朝廷目光都在看着分锅大会,自是没有精力威慑中原流寇,以及在四川稳定发展的锤匪。

毕竟那里官军真的是兵力空虚,容易出现新的叛乱。

一向统率关宁精锐的祖宽、李重镇被处死,洪承畴奉旨率领陕西精锐留在蓟辽边境,一方面是防备清军,一方面也是防备祖大寿。

毕竟这个人自从看见袁崇焕被捕后,就一直不怎么听从皇帝的诏令,难免会心生不满,投降皇太极。

而且崇祯也没有什么后招可以防备祖大寿。

在辽东那块地界,祖家的势力可不是崇祯能够随便插手的。

但是傅宗龙他是一个真想办实事的人,认为此举不妥,给杨嗣昌写信据理力争,说秦兵不可久留于此,留则强增贼寇的实力,而无益于边关。

况且士卒的妻女积蓄皆在秦地,把他们强行留在边境,不是哗变就是逃跑,这是驱兵从贼的事,必须得考虑天下安危。

洪承畴手中的秦兵皆是被洪总督说,甭担心锤匪会杀了你们家眷,我们总有一日就会杀回去的。

这才稳住了这波秦兵,若是把他们留在边军,那可就不太妙了。

杨嗣昌没有采纳这个建议,他更没有向皇帝汇报。

毕竟无论做什么事,皇帝都宠信咱们,没办法啊!

不仅如此,杨嗣昌反而心生疑虑,怀疑傅宗龙真的想要取代他的位置。

因为傅宗龙多次想要面见皇帝,商讨军国大事,但他不仅与高起潜不和,还被杨嗣昌给针对了,屡屡阻挠。

结果忧心上火的傅宗龙因为感冒发现自己的一只耳朵听不见了,遂上书想要回家修养。

但是崇祯认为他是故意推诿,专门下了一道圣旨,叫傅宗龙赶快练兵,不得推脱有病,不许延误,否则定然判罪。

傅宗龙见皇帝不想要见自己,派人奏请杨嗣昌转呈他想要面见皇帝的请求,希望兵部尚书能给他说说好话。

毕竟皇帝最宠信的就是他。

但是杨嗣昌怀疑他要在皇帝面前弹劾自己,直接退回奏疏。

转头杨嗣昌见到皇帝就说傅宗龙托疾非真,崇祯异常暴怒!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重生:开局拯救宝藏女孩 绝世唐门之萧鼎镇天 您的无限生存游戏已开启 重生为狮,从自律开始 重生种田后,怀了皇帝的崽 洪荒:我孔宣,圣人之上第一人 长生不死:我能吸取亡灵记忆 从短棍开始,肝成宇宙主宰 时先生的小心肝 她的左眼不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