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不到刘,方应物只得回家,他也真是毫无办法了。。毕竟他缺乏直接干涉的能力,没有代理人就什么也做不成。静坐在家时,他只能想想,刘到底打著什么主意?
此时父亲方清之已经再次出门,等到傍晚时候,又见到父亲从外面回来,並且带来了新的消息。
“今日翰林院中诸君议论纷纷,皆以为刘博野在內阁中蛰伏数年,如今时机已到,他要藉此立威,向天下人展示自己的实力!”
原来如此!方应物若有所悟,不由得感慨翰林院不愧是精英薈萃的地方,分析果然不同於市井小民!
刘醉翁之意不在酒也,而在於次辅刘珝身上,他蛰伏隱忍六年,如今也蠢蠢欲动了!
状元只是个道具!勾引得刘把持不住的,並非是状元的荣耀,而是更进一步的诱惑!
方应物脑中闪现出一些史料——刘珝与刘吉刘都是成化十一年同期入阁,年岁也差不多,至今已经六年。
两人之间总体条件旗鼓相当,同为纸糊三阁老。但刘珝是次辅,平时也好发议论、时不时与万首辅爭锋,而刘是第三大学士,平常处事相对比较低调。所以在声威上,刘珝是高於刘一线的。。
另外首辅万安比两个姓刘的同僚年长十来岁,一旦万安有变,刘珝接班首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但前阵子刘珝因为儿子不爭气,莫名其妙挨了闷头一棒。成为朝野笑柄,又加上万首辅的刻意打压,声势消沉不少。
这次在爭夺进呈御览的殿试试卷名额时,刘一反常態。也与刘珝针锋相对的较起劲,最终击败刘珝。难道真的是为了自己这未来女婿爭风?只怕意义不仅仅在於此罢?
如果最终刘真把自家未来女婿捧成了状元,最大的象徵意义的確就是展示实力,或者说展示出不弱於次辅的实力!连状元都可以製造,还有什么更好的gg?
至於是否公道、是否黑幕、或许要遭到士林舆论的攻击,但对一些立身不正的朝廷官员而言,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在他们的哲学里,有能力製造不公的人才是有实力的人,认准这一点就没错。
可是,这样对他方应物自己的前途真的好么?明眼人都看得出。对刘而言利大於弊。但对他方应物。那肯定是弊大於利的,谁想一入仕途就背著污名?
想到这里,方应物背生虚汗。。充分感受到了政治的冷酷。以刘的智商,不会想不到这点,但刘仍然如此去做了,没有顾忌交情,也没有顾忌未来的亲情。
自己参加科举,也成了刘用来翻云覆雨的工具,並且容不得自己有半点反抗,其他书友正在看:。这种最高层的角逐,他確实只能干瞪眼。
父亲方清之宽解儿子:“人生之不如意十有**,纵然一时不如意,不算什么。清者自清。”
方应物嘆道:“父亲言之过早,流言也许终究是流言。”
“从我听到的消息,刘博野已经徵得万首辅默许了,三个大学士有两个点头,谁还能阻挡?”
方应物苦笑几声,自己早就该有这个觉悟了。既然生活就像那啥,不能反抗就闭上眼睛享受罢,最起码有可能成为真正天下第一的状元,不是么?
三月十七日,天子御文华殿,眾读卷官也赴殿进呈殿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