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天子出来问话的覃昌太监立在月台上,看著文官在自己面前“內訌”起来,但一言不发,只管冷眼旁观。
一直到御史郭不怒被轰下去,以及方应物隱身於人群里,最终凸显出来的人还是次辅刘吉。
人群里或许还有心思类似於郭不怒的“投机者”,在这可能会录入青史的场合,咬咬牙出一次风头说不定受益终身,实在是莫大的诱惑。但见了郭不怒的下场,其余人也就息了抢主角戏份的心。
老老实实跟著当配角也算是露脸了,何苦贪心不足落到郭不怒那个下场?一眨眼间便身败名裂,不是谁都承担得起。
方应物本人也没想到,驱逐郭不怒竟会起了杀鸡骇猴的作用。
閒话不提,却说方才覃昌已经替天子问下话来,总该要答的,此刻刘当仁不让的对覃昌道:“梁芳本为天家家奴宫中奴婢,如何处置外臣不便置喙,全凭圣裁。但东宫却非家事,更乃国事社稷事,臣等不能坐视不理。”
覃昌闻言又道:“梁芳即是梁芳,与东宫何干?尔等休要隨意攀扯。” 刘对此早有腹稿,不假思索的答覆道:“臣等尝闻梁芳与东宫为恶,也曾使人引诱太子歧途。此与加害有何两样?但至今未闻梁芳有何处分!
故而谈及梁芳时,岂能不谈东宫事?东厂乃內监衙门至关要害职务。臣等皆以为这等对东宫包藏祸心之人,不可提督东厂。但凡有识之士,万万不敢苟从!”
覃昌是代天子出来问话的,不能做任何答话,此时问完了就要回去奏报情况。然而却见刘从袖中掏出奏本,举起来道:“臣具本进奏请御览!”
於是覃太监便收了奏本,又返回文华殿了。又没过多久,覃昌太监再次出现在左顺门里,对群臣道:“传圣諭,朕意已决。卿等勿復多言!”
话音未落,却见刘噗通一声跪在台阶下,对著文华殿方向,声嘶力竭道:“臣等叩请陛下三思!梁芳不可执东厂,东宫不可更替,国本不可偏废!” 覃昌面露难色。嘆几口气,返回文华殿去。
却说成化天子久在內宫不至外朝,每每履行了早朝形式就缩回內宫不见外人。十年也没接见过几次朝臣,算上见方应物也只有三次。
但今天天子却一反常態。下了早朝后没有返回內宫,摆驾来到文华殿,號称是要视察东宫学业。
若放在过去。百官免不了要欣喜鼓舞一番,以为圣天子终於醒悟过来。要有心振作了。
但在眼下这个敏感时候,出现这等异常事情。反而不见得是好事。很多朝臣跟隨刘来左顺门伏闕,不见得是认同刘,而是对天子突然御文华殿感到忧虑,出於天理良心不能不来。
其实大家猜测的不错,天子御文华殿视察东宫学业,確实是抱著找茬的心思来的。想要废立太子,总得寻些藉口。
不过天子朱见深才在文华殿升了宝座,受了太子朱祐樘以及东宫侍班官员的朝拜,便听到有太监急报,说是有百余朝臣在左顺门外喧譁不去。
天子便让覃昌出去问话,回来后覃太监將外面动態如实奏报过,文华殿君臣顿时心思各异。
对此天子略略感到烦躁,感觉那些朝臣怎么跟鯊鱼闻到了血腥味似的,自己不过偶然来一次文华殿,就冒出大批朝臣藉机逼宫。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但各东宫官员心里却微微放鬆了些。只要稍有脑子的人都能看出来,天子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而他们东宫属官独力直面天子,堪称是压力极大。
如今外面有大批朝臣伏闕进諫,他们这些殿內的东宫官员就轻鬆许多,最起码有了外援,不再是孤军奋战了。
天子朱见深按下烦躁心思,询问道:“究竟是以谁为首?”覃昌一边呈上刘的奏疏,一边回奏道:“似是以谨身殿大学士刘吉为首。”
天子吃了一惊,不能置信道:“刘吉怎的会如此行事?”
殿中各人也低声议论纷纷,谁也没料到是刘干出来的事情。
天子霍然而起,下旨道:“今日不视事了,回內宫!”
焦点人物梁芳眼下没有差遣,便很討巧的跟隨在天子身边廝混,此刻正在御驾左右,便悄声唤道:“皇爷,眼下委实不好出去。”
天子愣了愣,停住了动静,最后又坐了回去。梁芳说的没错,现在还真不好出去。
按宫闕布局,文华殿在大內的外围,天子若想从文华殿返回內宫,必须要先出左顺门。
在一一看无一错版本!
但左顺门外已经被大臣堵住,一出左顺门岂不就正撞上这群死缠烂打的大臣?这是天子非常不愿面对的。
如果不走左顺门,此外就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先从东华门出宫,然后绕到北边重新进宫。可这简直不成体统,天子岂有如此行路的规矩?东华门根本不是至高无上天子所该走的路,天子也断然没有绕路躲避大臣的道理!
梁芳又趁机奏道:“皇爷,谨身殿大学士刘吉向来堪称忠顺,从来没有忤逆过皇爷。今日却反常为之,以奴婢想来,定然是有人挑动教唆!”
天子皱眉道:“不要说暗话,你且明说是谁?”
梁芳没有直接回答,却奏道:“奴婢有个法子可破解眼下之局,不如叫方学士出左顺门,劝退那些胡搅蛮缠的臣子。”
方学士?天子目光落在了垂首肃立方清之身上,忽有所悟,这就是以毒攻毒之计啊。便口出圣諭道:“方先生,朕请你去劝一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