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琪把手机往床头柜上一扔,关灯睡觉了。和姜一禾孟真谈好合作,钱有了,人也有了,虽然手续还在按步骤办,老姚已经有了新的思考,要把公司再规划一下。
老姚跑去于问好他们小区的物业,小区前后两排,一楼都是店面房。前面的那一排,虽然是一条小路,但这小路,正好在两个小区之间,路小到中间连线都没有画,没想到这样,反倒变得很热闹。
后面的那一排,面朝着一条大路,但路造好之后,市政在路两边,建了两条绿化带,这样就把这一排店铺,彻底和马路隔断,隔成了小区内部的建筑。每天会从门前经过的人,一双手都数得过来。
现在连闹市区的店铺,出租都已经很困难,像这样的店面房,哪里还会有人租,彻底凉了。一排十几个店面,除了一个被中通快递,租去当投递点之外,其余的门面都空着。
老姚早就看中了这里,他觉得把公司放在这里,比放到写字楼里更合适。他跑去了物业,洽谈租这里的店面。物业本来就对这一排店面彻底死了心,没想到还有人会来租,来租的,还是老姚这个老熟人、合作单位,当然很开心。
双方很快谈妥,老姚以每个月两千八的租金,租下了两个店面,合计六十多个平方,老姚有一个要求,就是每间店面,物业免费提供一个门口的停车位。
那里的停车位,因为位置比较偏,本来也停不满,给不给他都一样,物业当然同意。在老姚看来,两个停车位,一个月也要近一千的停车费,这样,两个店面,他等于只了一千多,太合算了。
两个店面,一间一分为二,里面是财务部,外面是客服中心,老姚的老婆在财务部当出纳,姜一禾管外面的客服中心,招了三个小姑娘,三班轮流,这样二十四小时的客服就有了,有人要休息的时候,姜一禾或老姚的老婆,就帮助顶班。
另外一间店面,也是一分为二,里面是仓库,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洗车机的零配件,外面是一间会客室兼休息室。他们这样的公司,其实也没有什么客人要来,这里主要就当休息室用。
孟真原来在公司,也是做业务的,到了这里,老姚就带着她开始一家家物业公司跑,拓展市场。两个人从外面回来,就到休息室休息,这样,连办公室也省掉了。
他们还在门口搭了一个雨棚,里面堆着洗洁剂水蜡什么的,反正这地方偏僻,不在城管的管辖的范围,而小区也懒得过来管。
老姚和姜一禾她们说,我们做的是小本生意,不管是场地还是人员,就一个原则,能省一定要省。姜一禾和孟真都表示同意。
另外还招了一个修理工,招这个修理工的时候,老姚的工资开得很高,比市面上高了三分之一左右,结果招聘启事一出去,一百多个水工或者电工跑来报名,老姚最后挑了个四十几岁的老王留下来,只因为他会开车,有驾照。
老姚给老王配了一辆金杯面包车,哪里的机器出毛病了,老王马上开着车过去修。有新机器送到的时候,老王又要负责接送厂里派来的,那些安装机器的师傅。于问好算是看明白了,他和老姚说,还是你会算账,这就等于是一点三倍的工资,招了两个人。
老姚嘿嘿地笑着。
老姚把于问好叫过去,和他说,小于,这次你逃不了了。
于问好奇怪,问:“关我什么事?”
老姚和他说了,于问好才明白,老姚是要让曹芳,来兼他们这里的会计,老姚和于问好说:
“我们这的会计,不忙的,也不用坐班,你老婆物业的工作不用辞,账在家里做做就可以,真需要到单位来的时候,她也可以带着女儿一起过来,离家这么点路,在一个小区里,怕什么。”
姜一禾和孟真也在边上撺掇,问了曹芳,多赚一份工资,浅浅还一样可以照顾到,曹芳当然也愿意。这样,曹芳就成为了他们公司的会计。
姜一禾和曹芳说:“曹芳姐,你来了,那我以后不叫你姐,要叫你师父,我跟你学做账。”
姜一禾迟早要回去接班的,她现在在自学财务,要是连报表账目都看不懂,你还怎么接班,怎么管?而曹芳本来就是做工厂财务出身,她连材料会计和成本会计那一套也都懂。
曹芳和姜一禾说好,我带你。
于问好怀疑,老姚最开始要把公司设到他们小区,是不是就为了要照顾曹芳,他问老姚,老姚呵呵笑着,说:
“没有的事,还是这里的房租便宜,车辆进进出出也方便,不然,你看看,我们的维修车辆,进进出出怎么办?”
不就是一辆金杯面包车嘛,被老姚一说,倒好像他们有什么大型的工程车和挖掘机要进出一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