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发现端倪!
贾东明连续走访了两户人家,却没有从这两户人那里,获得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不过他并没有因为没有找到线索而感到弃涙,而是继续朝着另外一户人家里走去。
“爸!这些瓦片几乎都已经碎了,你就这样拼凑到一起,再铺到屋顶上,等下雨的时候,咱们肯定会成为水帘洞,到处漏雨。”正当贾东明朝着面前的一户人家走去时,一个孩子的抱怨声,突然从那户人家里传来。
贾东明听到孩子的抱怨声,就朝着院子里看去,就看到一片狼藉的院子里,一对父子俩正蹲在地上整理完整的瓦片。
看着眼前埋头干活的父子俩,贾东明再看了一眼,眼前的这座小院,发现这座小院的损失,要远比刚刚另外三座小院严重很多,院里的玻璃窗,全部被震碎不说,就连屋顶都被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给掀开一大半。
也许是因为感觉到有人进入自家小院,中年人本能的抬起头,看到站在院子门口的两位公安,脸上流露出疑惑的表情,立刻从地上站了起来,好奇地对两人问道:“公安同志!两位来我们家,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吗?”
贾东明听到中年人的询问,笑着向中年人自我介绍道:“同志!你好!我们是市公安局,重案大队的,我名叫贾东明,这位是我的同事孙华,不知道您贵姓?”
中年人听到贾东明的自我介绍,立刻向两人介绍道:“贾公安好!孙公安好!我名叫杨桂武,是五金厂的车工,你们来我家里,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吗?”
贾东明听到杨桂武的询问,看了一眼杨桂武父子俩俩,笑着对杨桂武问道:“杨师傅!你们家里总共有几口人?”
杨桂武听到贾东明问起他们家的情况,虽然他不明白,公安为什么会了解他们家的情况,但还是实话实说的介绍道:“公安同志!我们家总共有五口人,我家老大去年响应国家政策,去东北那边下乡当知青了,这哥是我家老二,我家最小的闺女,在两天前跟我媳妇回娘家了。”
贾东明听到杨桂武介绍的情况,看到对方那有些紧张的表情,笑着对杨桂武说道:“杨师傅!昨天晚上六点到十点之间,你们有没有见到刻意人员,进入过薛朝阳家里?”
杨桂武听到贾东明提出的问题,想都没想就摇了摇头,开口回答道:“公安同志!昨天下班回来以后,我在家里喝了几两酒,倒头就睡了,根本就没有外出过。”
贾东明听到杨桂武介绍的情况,笑着对杨桂武问道:“杨师傅!我听说你们家对面那座筒子楼,只有五金厂的干部,才有资格搬进去住,薛朝阳跟你一样都是五金厂的工人,为什么他能够搬进筒子楼内呢?”
杨桂武听到贾东明问起薛朝阳搬进筒子楼的原因,就想起五金厂几年前发生的事情,想到当年厂里领导下达的封口令,杨桂武的脸上流露出欲言又止的表情来,违心地回答道:“薛师傅是我们厂的先进工作者,所以厂领导就给他分配了一套筒子楼。”
贾东明听到杨桂武的回答,看到对方那躲闪的眼神,立刻就意识到,薛朝阳能够以工人的身份,搬进干部住的筒子楼,这其中恐怕还隐藏着某件不为人知的事情。
考虑到这里是五金厂的生活区,贾东明并没有特意的去为难对方,笑着对杨桂武说道:“杨师傅!谢谢你的配合,那我们就先走一步。”
接下来贾东明带着孙华连续走访了十几户人家,这些人听到贾东明问起,薛朝阳为什么能够住进筒子楼的问题,几乎都是流露出跟杨桂武相同的反应,这让贾东明更加断定,薛朝阳被杀,筒子楼被炸塌一半,肯定跟薛朝阳搬进筒子楼的事情有关。
“队长!刚刚这些五金厂的工人,只要听到咱们问起,薛朝阳为什么会住进筒子楼的事情,全都对这件事情避而不谈,我估计这里面肯定有内幕,看来这起爆炸案,应该是跟敌特无关,反倒是有点像似蓄意报复。”孙华跟在贾东明的身后,从一户职工家里走了出来,回想到他们刚刚走访的整个过程,表情凝重地低声对贾东明说道。
贾东明听到孙华的话,一边走,一边对孙华吩咐道:“孙华!如果凶手跟薛朝阳有仇,他在杀死薛朝阳夫妻俩以后,已经达到报复的目的,完全没有必要,再制造一起爆炸案,试图炸塌整座筒子楼,这明显是冲着住在筒子楼里的人去的。”
“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竟然能够让那个这位凶手,会采用如此极端的手段,想要这么多人的性命?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一旦咱们揭开这团迷雾,恐怕会连根带泥的挖出一起更大的案件。”
孙华听到贾东明的分析,整个人一下子变的亢奋起来,连忙对贾东明问道:“队长!那您看这件案件,该怎么调查?”
贾东明听到孙华的询问,一边走,边沉思了一会,这才对孙华吩咐道:“孙华!你去把李斌找来,咱们一起去一趟辖区的派出所。”
孙华听到贾东明的吩咐,立刻点了点头,开口回答道:“好!队长!我这就去把李斌给找过来。”
“贾队长!你们那边有没有什么收获?”正当贾东明站在废墟前,等着李斌把破三轮骑过来的时候,彭支队长他们也完成了走访工作,彭队长看到站在废墟前的贾东明,立刻快步走上前,一脸渴望的对贾东明问道。
贾东明听到彭支队长的询问,想到他内心中的猜测,考虑到这里并不是说话的地方,贾东明并没有回答彭支队长的问题,反而是笑着对彭支队长问道:“彭支队长!你们那边有线索吗?”
彭支队长听到贾东明问起他们的走访结果,脸上流露出凝重的表情,下意识地摇了摇头,开口回答道:“贾队长!我们以筒子楼为中心,走访了附近五十几户人家,虽然这其中有些人昨晚外出过,但是没有一个人,在筒子楼附近遇到可疑人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