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躲在暗处的毒蛇!
彭支队长听到吴局的指示,想到这起案件的侦办难度,一个想法立刻浮现在他的脑海里,心中产生这种想法,彭支队长看了一眼吴局和洪总队长,脸上流露出欲言又止的表情来,最终咬了咬牙,开口向吴局长和洪支队长建议道:“吴局!洪总队长!要不咱们直接去五金厂,跟五金厂的管理层摊牌?这样虽然不利于我们调查五金厂仓库着火的案子,但是最起码可以阻止郭亮继续作案。”
贾东明听到彭支队长的提议,想到他通过鹰眼技能,在宋光忠家的密室里,发现的那些东西,立刻出声反对道:“彭支队长!这样做万万不可,咱们绝对不能把向五金厂的管理层,透露案情的调查进展,因为我怀疑,五金厂当年的那场火灾,应该是人为纵火所造成的,至于纵火者的目的,应该跟仓库里存放的四旧物品有关。。”
“小贾!你的意思是,五金厂的某位领导,为了贪污查抄回来的四旧物品,故意制造一起火灾,以此来掩盖他们所犯下的事情?”吴局听到贾东明的分析,目光一凝,表情十分严肃地对贾东明问道。
贾东明听到吴局的询问,非常肯定地点了点头,一脸严谨地回答道:“吴局!如果那场火灾只是意外的话,五金厂的领导,完全没必要冒险,大费周章的去诬陷两位救火英雄,毕竟五金厂是一个千人的工厂,这么大的事情根本就瞒不住。”
“另外就是根据我们走访了解到的情况,因为那间仓库了存放着大量的四旧物品,五金厂为了避免这些东西被偷,二十四小时派人看护仓库,既然仓库有人看守,郭永康他们又是怎么进入仓库内偷懒?这火又是怎么着起来的?”
吴局听到贾东明的分析,自信的沉思了片刻,这才赞同地说道:“小贾!你的分析非常有道理,另外五金厂的管理层,敢私底下瓜分那些四旧物品,另外一把火把仓库给烧了,然后嫁祸给两名救火英雄,我估计参与这件事情的人,恐怕并不少。”
“如果咱们为了阻止郭亮继续杀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五金厂的管理层,固然是能够减轻咱们的工作量,但是咱们想要揭开火灾的真相,恐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洪支队长听到贾东明的分析,仔细琢磨了片刻以后,一脸严谨地对贾东明和彭支队长说道:“小贾说的没错,一旦让五金厂的人,知道我们已经对当年的火灾原因产生怀疑,并且打算重启调查,他们为了掩盖真相,肯定会相互串供,到时候咱们想要给郭永康他们翻案,恐怕就要比登天还难。”
“五金厂的管理层也就那几个人,市局重案大队这边,再抽调几个人加入专案组,协分局的同志,对五金厂的管理层,实施暗中监视和保护,只要郭亮敢出现,立刻对郭亮实施抓捕行动。”
吴局听到洪总队长最终做出的决定,立刻拍板道:“行了!这起案件的侦办思路,就按照老洪刚才的方案来执行,总之一句话,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手段,绝对不能再发生跟五金厂有关的凶杀案。”
“是!保证完成任务!”
“请局长和总队长放心,不管侦破的过程有多困难,我们分局一定会想办法克服困难,争取早日将郭亮绳之以法。”
贾东明和彭支队长听到吴局做出的指示,两人几乎同时从椅子前站了起来,语气铿锵有力地回答道。
虽然彭支队长的保证是铿锵有力,可是当他离开了吴局的办公室后,想到躲在暗处的郭亮,以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命案,脸上顿时流露出忧愁的表情来,开口对贾东明说道:“贾队长!现在的郭亮,就好像一只躲在暗处的毒蛇,随时都有可能从黑暗的地方蹿出来,给那些害他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致命一击,你觉得咱们能防的住吗?”
此时贾东明的内心,可谓是非常矛盾,身为一位正常人,贾东明非常希望郭亮能够报仇雪恨,让那些害他的贪官污吏,付出惨痛的代价,但是身为一名公安,贾东明则是希望能够尽一切可能,阻止郭亮继续犯案。
面对彭支队长的询问,看到对方那忧愁的表情,贾东明笑着对彭支队长说道:“彭支队长!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再说了天塌下来,咱们的上面还有高个子顶着,咱们只要用心去侦办这起案件,我相信早晚能够将郭亮绳之以法。”
晚上八点多钟,泰丰楼门口,几名身穿中山装,满面通红的中年人,从泰丰楼里走了出来,为首的中年人,看着眼前挺着将军肚的中年人,一脸恭敬地对其说道:“王主任!今天晚上实在是招待不周,还请您多多担待!”
王副主任听到中年人的话,已经有些醉意的脸上,流露出傲慢的表情来,伸手拍了拍中年人的肩膀,打着官腔对中年人说道:“小张!关于你孩子回城的事情,不是我一个人说的算,等我们街道办开会研究这项工作的时候,我保证会帮你提上一嘴,等结果出来以后,我再安排人通知你。”
张姓中年人,听到王副主任那模棱两可的回答,立刻就意识到,仅凭今天晚上这顿饭,想让对方帮他解决孩子提前回城的事情,显然是远远不够,这时他将一个公文包往王副主任手里一塞,笑着对王副主任说道:“王主任!这是您的公文包,您可千万别忘记拿了。”
王主任见到对方塞到自己手上的公文包,原本傲慢的脸上,顿时流露出心领神会的表情来,笑着对中年人说道:“小张!你不说,我还真的把自己的公文包给忘了,你放心好了,你孩子的事情,我一定会尽力而为,你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张姓中年人,听到王副主任做出的承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连忙笑着向王副主任感谢道:“王主任!那我可就等着您的好消息了。”
此时的王副主任和张姓中年人,并不知道,在距离他们不远的拐角处,两人的一举一动,正好被一位年轻人看在眼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