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门见到他在沙发上闭目养神,余淑恒走过来,关心说:“累了就去床上休息,现在还有时间。”
李恒睁开眼睛,“刚复习完采访稿,正在构思新书《尘埃落定》的一些细节。”
余淑恒挨着他坐下,“那老师陪你一会,不打扰你。”
许丽惊异地站在边上,不可思议地看着这一切,没想到淑恒会对一个男人这么温情地说话。
这还是那个高冷无比的余淑恒吗?
还是自己打小就认识的那个余淑恒吗?
李恒笑着说:“没事,我是无聊才想新书的事,其实大纲细纲都摆在那,差不多了。你们怎么没去逛街?”
“在咖啡厅呆了许久,本想去逛街,但考虑到下午还要接受采访,就回来了。”这是余淑恒在外面的真实想法。
许丽坐沙发对面问:“我们在咖啡厅,一直在聊你和淑恒结婚生孩子的事。李恒,你有考虑过什么时候当爸爸没?”
李恒错愕,瞄眼余老师,道:“老实讲,我还没想过这个问题。”
许丽问:“没想过?淑恒马上就虚岁27了,你要是有时间,倒是可以想想这个问题噢。”
李恒面露笑容,却没接话。因为有些承诺他现在还给不了,就不去打肿脸充胖子。
与其将来食言,还不如现在坦诚相待。
见他不回复,余淑恒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无非还是这小男人特别想迎娶宋妤。
虽然她有些小失落,但整体情绪还算稳定。毕竟她早就知晓这一切,他也从来没欺骗过自己,两人属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谈不上什么委屈不委屈。
在余淑恒看来,与其他是一个随时随地撒谎的不良人,这种真小人后君子的行为反倒让她能接受。
怕再问下去气氛尴尬,余淑恒转移话题说:“好不容易来次欧洲,等演出完,想不想去旅游放松一下?许丽对西欧非常熟悉,可以给我们当导游。”
许丽捧哏:“对,来了欧洲怎么可能不去走一走呢,正好我有时间,可以带你们去英国看足球、去西班牙吃火腿,法国购买香水等。”
李恒有些心动,但随后想到余老师和周诗禾同志不对付,一起旅游也别扭,于是摇了摇头:“谢谢老师和许姐,下回吧,这次就算了。我和老师约定4月份把新书写完,后面还有一半左右要写,时间比较紧迫。”
写作是大事,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钱,都这么讲了,余淑恒和许丽自然不好再多说些什么。
中餐依旧是在唐人街吃的,吃得宫保鸡丁和深海带鱼,吃完,三人没在外边多逗留,回了酒店,为采访事宜做准备。
下午1点半左右,客厅电话响了,李恒和周诗禾没去接,而是看向余老师。
余淑恒接起问:“是刘蓓?”
“老板,是我,时代周刊的采访组来了。”电话那头的刘蓓告诉说。
余淑恒问:“在哪里?”
刘蓓回答:“在酒店一楼大厅,放他们上来吗?”
余淑恒说:“让他们上来吧。”
电话结束,前后不到5分钟,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三人互相看看,随后余淑恒起身去开门。
打开门,门外站着刘蓓和一个金发女人,金发女人是这次专访的记者,叫丽萨。后面跟着一个专业摄制组。
他娘的阵仗整得还挺大嘛,竟然带了一个摄制组来。
李恒意外归意外,却同周诗禾一起,礼貌地同丽萨互相客套了一番。
丽萨长相还行,给人的第一感觉不错,就是她那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一副要吃人的样子。
李恒明白,对方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在接下来的采访中获取心理上的主动权,同时试图通过自己的面部微表情判断一些东西。
但他是谁啊?
两世为人的老油条好不好?和各行各业的人接触过,和一些媒体也打过交道,根本不怵,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熟悉对方的问话套路。
丽萨坐在侧面单独沙发上。
李恒、周诗禾和余老师坐一长条沙发。他是今天的主角,位置离丽萨最近。
等到摄像机架设好,今天的采访正式开始了:
丽萨提问:“在此之前,李先生听过《时代周刊》吗?”
李恒回答:“大名鼎鼎,自然有所耳闻。”
丽萨露笑:“李恒李先生,我代表《时代周刊》要采访你了,你紧不紧张?”
这是一个轻松式地提问,李恒跟着笑一下:“我在中国是上过春晚的,上个星期还在新加坡有演出,天生适合大场面。”
丽萨问:“哦?为大场面而生?”
李恒道:“可以这么理解。”
丽萨问:“我对你的年龄很好奇,我想整个西方世界都对你的个人信息十分好奇。虽然来之前收集过你的资料,但我不敢相信,还是想亲口问问你,你今年多大?”
李恒回答:“再过3个月20。”
“哇哦!真的还不到20,实在是太了不起了!你知道西方媒体是怎么形容你的吗?”丽萨问。
李恒摇头,看着对方。
丽萨从一堆资料中找出几份报纸,告诉说:“泰晤士报称你为“划时代的伟大音乐家”,可以同李斯特等人媲美,进入历史音乐家第一梯队。
维也纳爱乐团、柏林爱乐团等称赞你是纯音乐领域中的王,以无与伦比的音乐才华和深邃的艺术视野,成功征服了全球听众。
法国《世界报》说你首首曲子经典,百听不厌,你被誉为当代音乐界的皇冠…”
丽萨一口气说了七八家很有影响力的评价,让李恒再次充分理解余老师曾经说过的那句话:去了西方你就会知道,你有多受欢迎,比你想象中的还要受欢迎。
读完几份精心准备的报道,丽萨问:“年纪轻轻就获得了这么多荣耀头衔,你是什么感受?”
李恒谦逊说:“感谢他们的评价和肯定,虽然我特别高兴,但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余老师和周诗禾也有很大的贡献。”
丽萨问:“据我所知,“永恒”这张纯音乐专辑是你一个人创作的?”
李恒道:“是我创作的不假,但编曲和后期完善是我们团队的功劳。”
丽萨向余老师和周诗禾表示敬意,镜头也给两女来了个特写。
随后丽萨再次提问:“李先生,请问你是怎么想到创作这些曲子的呢?”
李恒回答:“乡村生活给了我灵感。”
丽萨问:“乡村生活?什么时候开始创作之路?”
李恒回答:“很早以前,从接触二胡、笛子等乐器开始的吧,具体日期也不太记得了。”
丽萨问:“你最开始是怎么定义你这些曲子的呢?”
李恒笑着摇头:“定义?不存在的,没有定义,我当时就纯属自娱自乐,写着玩。”
丽萨显然看过国内关于他的专题报道,继续问:“那你小时候创作的时候,有没有做过梦,梦到这些曲子有一天会名动天下,会让你名气跨越国界,成为全世界听众都喜爱的传奇音乐家?”
李恒回答:“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做梦想总是要有的,说不定有一天就实现了呢。虽然我做过梦,但从来没敢把梦做这么大。”
丽萨听得笑了,“可它实现了,比你的梦好大。”
李恒笑着回应:“是。”
丽萨问:“以前这些曲子你都是存放在脑海中,怎么突然就想把它们释放出来了?”
李恒回答:“算是无心之举吧,为了应付学校的晚会,就随意搬了一首出来。”
丽萨问:“第一首是《故乡的原风景》?”
李恒道:“对。”
丽萨问:“当初听到这首曲子的人,第一反应是什么?”
李恒笑着把锅分给余老师:“余老师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
丽萨问:“余女士初听时是什么反应?”
余淑恒说:“惊为天人。”
丽萨问:“所以从这首曲子开始,开启了你们三人的音乐缘分,征服全世界?”
余淑恒微微一笑:“确实是通过这首曲子,我们三人才紧密在一起的。”
丽萨很会处理人情世故,没有冷落周诗禾,问:“美丽动人的ms周,你觉得《永恒》这张纯音乐专辑为什么会这么快征服全世界?”
周诗禾温婉笑说:“嗯,其实对于它的爆火,我也是有些意外的,有想过它迟早会达到今天的高度,会把李恒推上音乐之巅,但没想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这么迅猛!
后来我有过总结,总结出两点。
一是,这十首曲子的质量很高,放眼全球,也是傲视群雄的;二是,也许大家生活工作之余,都需要有这样一张干净、治愈和净化灵魂的纯音乐专辑吧。”
可能是周诗禾太过美貌,美貌到通杀东西方的审美,以至于丽萨多看了她好几眼,提问:“你们前段时间在新加坡演出很成功,你和李先生在台上的互动非常多,非常默契,还有传言你们私下是牵着手的,新加坡那些媒体报纸也报道你们是世纪最般配的情侣,请问你怎么看?”
ps:啊呀,说点什么好?
算了,还是说先更后改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