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混战的亚洲流媒体
李明洋将fbtv交给cj娱乐负责,王常田和赵老板对这个决定,那是非常反对。
张薇呢,敢怒不敢言。
李美金对这个决定也是持反对意见的。
她并不希望cj娱乐负责fbtv。
因为cj娱乐可不会把心思放在流媒体上,有限电视台才是cj娱乐的核心产业之一。
流媒体对电视台的冲击有多大,李美金可是非常清楚的。
cj娱乐绝对会把fbtv摆烂。
“我觉得交给cj娱乐管理挺好的,大家也都接受我的提议,fbtv一旦做起来,势必会对三大电视台产生巨大的冲击,到时候肯定会想着法子搞fbtv,你现在又失势了,万一被整垮了怎么办,先慢慢发展吧,反正我不急。”李明洋说。
“可是我很急……”
“你都失势了,还有什么好急的。”
“我需要钱!”
李美金放下咖啡杯,向后面摆了摆手,一名助理上前,从公文包里拿出一沓文件放到李明洋面前。
李明洋翻阅了一会,发现cj娱乐账上的资金好少,换算成人民币竟然不到两个亿……
cj集团现在也是一团乱麻,因为涉嫌转移资产,多个账户被冻结……
“我去,cj怎么那么穷了……”
“诶,输了就是这样,要是你当时努力点,我也不用在那个女人面前低三下四……低三下四换不来原谅,那就只能被威胁了……”
“她逼你下台啊?”
李美金没有隐瞒,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真的要逼她下台。
而朴小姐的目的不是别的,正是掌控cj娱乐!
“好吧……你还能撑多久?”
“我不想硬撑了,我需要钱出国,fbtv是最好的出路。”
“可是现在把fbtv搞起来,肯定会被针对的……短期收益不如cj的有限电视台。”
“如果仅仅只是棒子市场的话,fbtv至少五年才能追上cj娱乐的营收。但是加上本子市场的话,只需要2年就可以!韩流在本子很吃香,只是苦于没有平台,fbtv将是最好的韩流平台。”
“有件事,我一直没机会跟你说。”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fbtv发展起来,我觉得张薇很适合,fbtv你基本上没怎么过问,都是她一个人统筹全局,那么优秀的人才不利用起来,会遭天谴的。”
去尼玛的天谴!
用了才被雷劈!
老子好不容易把fbtv的管理权从张薇手里抢过来,怎么可能再还给她!
“其实……你的名字动画是个半成品。”
“半成品?预告片都出来了!”
“预告片是预告片,我可从来没说过上映的事情……我感觉年底能搞出来,都要去庙里烧高香了。”
李美金陡然听到这个消息,一时间无法接受,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
过了好久,李美金面若死灰,盯着天板,喃喃道,“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你缺钱可以跟我提,几个亿我还是有的。”
“我需要钱,更需要筹码……”
韩娱真是成也李美金,败也李美金。
2016年限韩令来了。
在东大大张旗鼓入侵的韩流在数日间全员撤退。
2016年11月,韩剧《蓝色大海的传说》早已和爱奇艺达成合作意向却被拦之门外。
而后在韩国播出的韩剧《郎》则是被乐视以每集3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全集版权,但最后也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本在《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等剧集掀起的韩剧引进热潮瞬间冰封,解冻之日无人知晓。
在中方市场封锁的情况下,李美金彻底拥抱了欧美。
现在的好莱坞六大,迪斯尼、索尼、派拉蒙、环球、华纳兄弟、福克斯,其实对韩娱没什么坏处。
但奈飞不一样……
奈飞可是一己之力掀翻好莱坞的巨无霸!晋升好莱坞新六大的存在!
破坏性之大,是从根基上对传统影视业的巨大破坏!
韩娱最后就是被奈飞用钞能力给霍霍了,然后人为制造影视寒冬,开始收割。
这点奈飞是学的bat!
其实爱优腾在收费方面和运营方面相当牛逼,只不过管不住明星,又有官方压制,无法彻底形成垄断……
奈飞那就随便整活了,谁管你死活。
奈飞赚到飞起,棒子电影却遭到了史诗级重创,电影圈最优秀的人才全都拍剧了,谁还拍电影……
别看奈飞给的版权费高,真算下来,非常低。
因为奈飞买版权是除了东大的全球版权,看着给的很高,实际上是一锤子打包买卖。
别的地方没法卖了。
另外奈飞特别喜欢剪片子,它不会按照原有的剧集去播放,而是按照大数据去狂剪。
比如甄嬛传。
美版《甄嬛传》是将原版76集剪辑成6集在奈飞网上线,每集90分钟左右。
以老年甄嬛自述加回忆展开的,每一集都有一个主题,甄嬛每集要斗倒多个敌人。
所以孙丽就补拍了老年版甄嬛回忆的戏份。
这部分是原版没有的。
不补拍就不买……然后剪的那叫一个垃圾,把甄嬛传给毁了。
76集剪成6集,饱满的人物形象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都被打折不少。剧情太快,很多对塑造人物形象很有帮助的细节都被抹去。
观众直呼看不懂,皇上的戏份和果郡王有一拼,华妃死的那叫一个快,沈眉庄、安陵容在40分钟内相继毙命,甄嬛扳倒皇后只用了1集。
甄嬛在中国版中是一个逆袭成功、但内心已千疮百孔的人物。
到了美国版,她被拔高塑造成一个“对抗整个大清帝国的女人”、“紫禁城一个永远不屈的灵魂”,霸气堪称“清朝武则天”!
结局还不忘为嬛嬛洗白:“because it was my only way forward (因为一路走来我别无选择)”。
再有那不忍直视的翻译,不要说文化出海了,赤裸裸的抹黑。
片名被改成了被翻译成empresses in the palace宫中的后妃们。让人感觉不到甄嬛在哪里,一种后妃们的日常即视感。
乱剪乱翻译这已经很雷人了。
奈飞更雷人的是,要求演员补拍自己想要的画面,然后自己补台词,补字幕……演员都不知道自己在说啥。
打官司?
最终解释权归奈飞!
国内的影视公司和流媒体公司都不太喜欢和奈飞做生意。
奈飞和内娱的恩怨能写一本书。
奈飞一直想进入东大。
奈飞正式进入亚洲市场的第一站是本子,随后是棒子,然后是东大,最后是东南亚。
2016年底,奈飞进入中国市场。
八年时间,第一年独立入华失败。
没有本地合作伙伴,奈飞需要在东大获得8个不同牌照,而内地的监管环境是奈飞前所未见的。
这8个牌照包括网络视听许可证、互联网电视内容许可证、isp运营资质等,绝大部分执照并不对外国企业开放。
实际上,这项制度性的牌照“防火墙”,让包括谷歌、迪士尼、苹果、推特、facebook在内的多家跨国公司都未能在中国在线娱乐业务方面获取好处。
为了摆脱牌照的桎梏,奈飞放弃“独立入华”的强硬态度,转而寻找与中国娱乐公司合作,并从这些合作方获得资本、市场、政府关系等全方位的协助。
在那些年里,奈飞与阿里、万达等企业都传出绯闻。
特别是尚未建立视频网站资源的万达,一度被行业人士视为潜在的合作对象,而且双方确实进行了接触。
2015年,时任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副总裁的叶狞就在英国伦敦出席“中英产业论坛”时透露,
万达集团已与奈飞就进入中国市场进行了商讨。“我们认为,奈飞进入东大,将面临着百度、腾讯等激烈和强大的竞争对手,他们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
为什么竞争对手没有阿里呢?
因为这个时候,阿里正在筹划收购奈飞!
如果阿里收购奈飞,阿里就会获得一个响亮的品牌,对全球流媒体市场的覆盖,当时奈飞横跨50个国家!
同一年的六月份,时任阿里巴巴数字娱乐部门总裁刘春宁说,“阿里巴巴集团的使命是重新定义家庭娱乐。我们的目标是变成像美国的hbo电视网,变成像美国的奈飞。”
这句话说完没多久,年底,阿里就收购了优酷。
全面展开了阿里大文娱霸业!
但是阿里和奈飞的绯闻一直没断过,在海外还一起合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