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
潘敬倒地,场面安静到了极点,
在场所有人的心跳都慢了一拍,瞳孔收缩到了极点。
新任都指挥使刚来就要死了,
这事传到朝廷,怎么解释?
正当局势愈发不可收拾之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马蹄声。
只见一队人马风驰电掣般赶到,
为首之人正是辽东都指挥同知周鹗。
他身披黑甲,面色冷峻,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勒住缰绳,战马扬起前蹄,发出一声长嘶,在这混乱战场中显得格外突兀。
他目光如炬,扫视一圈,大声喝道:
“都给我住手!本官在此,谁敢再放肆,杀无赦!”
那声音如黄钟大吕,在喊杀声中清晰地传了出去。
同时,他身后的将近两千城防军整齐划一地上前,
手中弓弩举起,长刀抽出。
一股肃杀之气陡然弥漫,让这天气变得更加寒冷。
混乱的军卒们听到这声怒喝,动作微微一滞,纷纷转头看向周鹗。
周鹗趁机再次大声说道:
“你们受的委屈,本官都已知晓。
潘大人初来乍到,许多事情还未理清,但这绝不是你们哗变的理由!
放下武器,本官可以既往不咎!”
那满脸胡须的军卒手持大刀,向前跨出一步,怒目圆睁道:
“周大人,你说得好听,
可我们挨饿受冻的时候,怎么不见有人管?如今说这些,谁能信你!”
周鹗目光沉稳,看着那军卒,沉声道:
“本官知道你们有难处,今日便给你们一个交代。
过冬所用物资,三日之内必定发放到每人手中。
军械甲胄,即刻开始调配更换。
欠你们的军饷,十日之内全部补齐!”
此言一出,军卒们面面相觑,眼中既有惊喜,又带着一丝怀疑。
那满脸胡须的军卒皱着眉头,大声问道:
“周大人,你说的可是真的?莫不是诓骗我们?”
周鹗神色严肃,郑重说道:
“本官身为辽东都指挥同知,一言九鼎,岂会拿这种事诓骗你们!
若十日后军饷未到,三日内物资未发,你们尽可再来找本官算账!”
这时,白文昭也大声喊道:
“兄弟们,周大人向来言出必行,
想想你们的家人,谋反可是重罪啊,
此刻放下长刀,衙门可以既往不咎!
放下,放下!”
军卒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气氛慢慢冷静下来。
“叮当.”
不知从何而起,一名军卒丢下了手中长刀,越来越多的军卒跟随。
混乱的场面开始慢慢平息。
所有人见状,心中都松了口气,但脸上依旧保持着严峻。
哗变之事平息简单,
但事后处置却千难万难,这么多人,总不能都杀了。
周鹗转头对身旁的将领说道:
“立刻安排人手,先将受伤的兄弟们抬去医治,
再派人去库房调配物资,务必尽快落实刚才所说之事。”
将领得令,迅速带着人行动起来。
做完这一切,周鹗立刻小跑来到潘敬身旁,
此刻,潘敬伤口处流出的鲜血已经将雪地染红,血腥味弥漫。
潘敬气若悬丝,呼吸急促,脸色苍白。
“快快快,带周大人去医治!”
“来了来了.”
一行人手忙脚乱地将潘敬抬上马车,向城中疾驰而去。
事情虽然暂时平息,但都司的难题并未就此解决。
回到都司衙门后,周鹗立刻召集一众大人商议此事。
会议堂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周鹗坐在上首,面色阴沉地看着众人,缓缓说道:
“如今要兑现对军卒们的承诺,需要一大笔钱财,都司目前账上空虚,诸位大人可有良策?”
翟云溪皱着眉头,率先开口道:
“周大人,都司如今确实拿不出这么多钱,要不再拖一拖?
而且,这些都是叛军!您真打算给这个钱?”
周鹗目光一冷,看向翟云溪,说道:
“翟大人,方才在军中是如何承诺的?
若此时拖延,一旦再次激起哗变,将无法制止,谁能承担得起这个责任?
而且,如此多的人参与哗变,难不成都杀了?”
另一位大人犹豫了一下,说道:
“周大人,要不从各项开支中挤一挤?”
周鹗轻轻摇了摇头,说道:
“各项开支都已紧张,根本挤不出这么多钱来。
过冬用具没有尽数发放,本就是都司不对,欠的俸禄亦是如此,事
情到了这一步,已经不能拖了。
这样,以都司的名义,向城中大户借一笔钱,用来安抚军卒,至少好好地过完今年。”
此言一出,会议堂内顿时炸开了锅。
一位大人猛地站起身来,大声说道:
“周大人,朝廷向大户借钱,何等荒谬!
而且此事谈何容易,他们向来吝啬,岂会轻易把钱借给我们?”
周鹗目光坚定,说道:
“以往又不是没有借过,本官已经想好了,
就以都司名义向他们借六万两银子,一年后归还,并给予一定利钱。”
翟云溪脸色一变,说道:
“周大人,六万两可不是小数目,那些大户未必会答应。
而且,都司拿什么来保证一年后能归还?”
周鹗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大声说道:
“如今形势危急,若不解决钱财问题,辽东都司将陷入大乱!
到时候你我的乌纱帽都不保!
现在他们不借也得借!
此事就这么定了,若有人再阻拦,休怪本官不客气!”
众人见周鹗态度坚决,面面相觑,虽心中不满,却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下午,都司衙门的会议堂内,暖炉熊熊燃烧,将屋子烘得暖融融的,
可屋内众人的心却并未因这温暖而松弛下来。
周鹗端坐在上首,面色冷峻。
堂下,五大家族的族长以及一些大户掌事分坐两旁,
神色各异,有的平静,有的忧虑,有的神情莫名。
周鹗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开口说道:
“今日召诸位前来,想必大家也都清楚所为何事。
如今都司面临困境,军卒们过冬物资匮乏,
若不及时解决,恐生大乱。
所以,都司决定向诸位借一笔钱财,以解燃眉之急。”
话音刚落,堂下便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这时,刘老太爷刘彦辰微微欠身,拱手说道:
“周大人,刘氏在辽东多年,向来与都司同气连枝。
如今都司有难,刘氏自当出份力。
我愿借出一万五千两银子,助都司渡过难关。”
众人听到这话,纷纷将目光投向刘彦辰,眼中满是惊讶。
刘彦辰却神色平静,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紧接着,臧圣杰笑了笑,说道:
“周大人,臧某虽比不上刘老太爷家大业大,
但也愿借出一万两银子,为都司尽一份心力。”
周鹗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赞许,说道:
“刘老、臧老,您二人深明大义,本官在此代都司谢过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