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当年打仗的时候,各地粮草账目可都是臣妾给您算的,现在您反倒是翻脸不认账了。”
“哈哈哈哈哈。”
朱元璋痛快地笑了起来:
“哎呀,当年咱们都年轻,
朕在前面打仗,你们在后面算账,好生快活,
朕记得当年划直隶的时候,妹子还给咱出过主意,说不能划得太大,否则顾头不顾腚。”
说罢,朱元璋脸色凝重起来,沉声道:
“北平行都司想要成立行省,设立地方三司,这等事可是把朝臣打了个措手不及啊。”
“为何?”
“寻常地方大员恨不得都是权力集于一身,哪有主动分权一说?
未成立行省的都司,大大小小都是由主管一把抓,权势大到没边。
可若是设立行省,有了布政使司与按察使司,做事可要有些掣肘。”
“这不是好事吗?”郭宁妃诧异发问。
“是好事,这等事向来都是朝廷一力推行,地方百般阻挠,如今地方主动说,倒是一件新奇事。”
“那陛下觉得,北平行都司该不该成立行省?”
“大明疆域万里,设立军镇、都司管辖的地方就那么几个,
大多贫苦之地,要钱钱没有,要人人不灵。
现在大宁人杰地灵,应该设立行省,
只是大宁地处关外,是军镇还能糊弄糊弄百姓,
若真成了行省,还地处关外,那可真说不清了,
哪有长城将自家百姓挡在外面的道理,到时候免不了民怨四起。”
郭宁妃有些茫然,不过她很快想明白了,恍然地点了点头:
“好像是这个道理,还是陛下考虑得周全。”
“此事要从长计议,急不得。”
这时,曹国公李景隆端着酒杯,
笑呵呵地走到朱元璋面前,恭敬地说道:
“陛下,臣敬您一杯,祝您龙体康健,万寿无疆。”
朱元璋见他来了,坐直身体,看向李景隆的眼中闪过欣慰。
这一次,李景隆与以往心态完全不一样,显得意气风发。
他身姿挺拔,眼神中透露出自信,脸上洋溢着笑容。
朱元璋端起酒杯,与李景隆碰了一下,说道:
“九江啊,你这次在京中干得着实不错。”
朱元璋抿了一口酒,目光满是赞许。
“朕听闻你在城中四处修路,将那原本坑洼不平、泥泞难行的街道,都修整得平坦宽阔,百姓们对你可是赞不绝口呐。”
李景隆一听,原本自信的笑容里多了几分尴尬。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原本挺拔的身姿也微微一缩,腼腆地说道:
“陛下过奖了,臣只是想着,京城乃是大明门面,道路平坦了,百姓出行方便,商贾往来顺畅,也能为大明增添几分气象。
而且这也是臣分内之事,当不得陛下如此夸赞。”
朱元璋哈哈大笑起来,笑声爽朗,在奉天殿中回荡:
“你小子,得了便宜还卖乖啊。”
说着,朱元璋放下酒杯,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炯炯地看着李景隆。
“九江,朕有件重要的事,想交予你去办。”
李景隆一听,神情立刻古怪起来,
不会是又要掏钱吧
他心里这样想着,挺直腰板,压低声音说道:
“陛下但有吩咐,臣万死不辞!”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缓缓说道:
“北元的也速迭尔病重了,
他一死,瓦剌、鞑靼又要大乱,
难免有些不知好歹的部落前来寇边、劫掠,朝廷要早做打算才是。
然如今陕西军备松弛,军卒训练不足,
若遇外敌入侵,恐难抵挡。
朕思来想去,觉得让你去陕西练兵极为合适,你可愿意?”
李景隆闻言,有些愕然地抬起头,旋即心中一震。
陕西练兵,这可是个重任啊!
那里不仅是大明抵御北方草原的前沿阵地,
也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重要通道。
这个地方,向来都是朝廷勋贵坐镇!
想到这里,李景隆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和期待。
他毫不犹豫地单膝跪地,抱拳说道:
“陛下,臣愿往!
臣定当不辱使命,在陕西练出一支虎狼之师,为大明守好西北大门!”
朱元璋见他如此干脆利落地答应,心中更是欣慰。
他走下龙椅,将李景隆扶起,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好!朕就知道你不会让朕失望。
陕西之地,环境艰苦,练兵之事,更是艰难重重。
你到了那里,要注意身子。
同时,也多注意与西番的茶马互市,
帮朕看看,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贪赃枉法之事。”
李景隆听了,面露思索,
他一下子明白过来,负责西番的茶马互市,才是他真正的差事。
“陛下放心,臣定当牢记陛下嘱托。
到了陕西,臣会以身作则,与军卒们一起摸爬滚打,还会将茶马互市好好维持。”
朱元璋看着李景隆坚定的神情,轻轻一笑,转头去拿起酒杯:
“九江,再来一杯,
朕预祝你此次陕西之行,马到成功!”
李景隆连忙端起酒杯,与朱元璋碰了一下,一饮而尽,说道:
“多谢陛下!臣此去陕西,必不负陛下所望!”
此时,殿中乐师们奏响了激昂乐曲,舞女们的舞姿也更加轻盈优美。
一众靠近上首的勋贵纷纷投来羡慕。
陕西虽然冬日寒冷,夏日炎热,
但能去那里,本就意味着简在帝心!
李景隆感受着殿中的热烈气氛,心中豪情万丈。
“陛下,臣年后启程前往陕西,还请陛下保重龙体。”
朱元璋微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不着急,等过了元宵再走。”
“是,陛下!”
李景隆没有再去与诸位大人喝酒,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刚一坐下,先前的意气风发尽数消失,转而变得忐忑不安,退缩之意也从心底涌了上来。
“坏了坏了.”
“怎么接了这么一个差事?我该怎么办?去了陕西怎么练?”
“茶马互市又有什么端倪?”
李景隆只觉得头大如斗,不知该如何应对
“九江,何事?”
魏国公徐辉祖坐了过来,见他这样一副忐忑模样,笑着发问。
李景隆眼睛一撇,神情顿时萎靡:
“钱修了路还不算完,还得发配边疆,这钱挣得真是窝囊。”
徐辉祖面露恍然:
“原来是这事啊,不用担心,
送你去陕西是陛下在保护你,
我可是听闻,有不少人准备在年后弹劾你。”
说到这,徐辉祖压了压声音:
“都是那权贵,还放出话来,要让你好看。”
这么一听,李景隆眼睛都竖了起来,啪的一拍桌子:
“他妈的,反了他们了!”
“息怒.好汉不吃眼前亏,他们人多势众,你还是出去躲躲吧。”
“也行。”
徐辉祖笑了笑,压低声音:
“北平行都司今日来了文书,说是要成立行省,设立三司,
此事重大,都司现在摸不清陆云逸想干什么,
你若是方便,就帮我问问,是真心实意,还是假意逢迎。”
李景隆眼中闪过茫然,很痛快地点了点头:
“好,明日就送信过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