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用说那些如行尸走肉一般的百姓了,
几乎看都不会看。
阿速站在一旁,见李贤面露震惊,好奇地发问:
“大人,这是怎么了?”
李贤回过神来,忽然笑了起来:
“有些震惊,看看这些百姓,
能够蜂拥而至地看文书,已经算是一个真正的人了。
这在别处,几乎不可能看到。”
阿速脸色有些古怪,在那些百姓身上连连打量,
不就是看个告示嘛,有这么玄乎?
“大人,是不是有些太太.”
“呵”
李贤嗤笑一声,瞥了他一眼:
“怎么,觉得我夸夸其谈?”
“也不是,这些百姓以往也常常来看告示。”
“关心政事本就是一种明事理,
你去过大明其他地方,他们那里的百姓对于政令告示会这般关注?”
阿速去过京城,他摇了摇头:
“京中百姓也看政令告示,
但更多的还是看府衙发布的悬赏,准备发一笔横财。”
“这不就对了,京畿尚且如此,
那些贫苦地方就更不用说了,
大宁有如此盛况,日后飞黄腾达已经是必然之事。”
李贤斩钉截铁地开口,语气中的坚定让阿速都看了他好几眼,
恍惚间,阿速觉得,身旁的李大人才是真正的明人。
不多时,李贤与阿速等人来到了后堂衙房,见到了正在看礼单的陆云逸。
“拜见大人。”
陆云逸抬起头来,见是他们便笑了起来:
“快坐,上茶。”
他将礼单放下,笑呵呵地看着前面几人:
“怎么样,对于咱们大宁城的生产总值,有何看法?”
众人面面相觑,段正则率先开口,恭敬道:
“大人,此法乃是正本清源之法,
以后大宁城可以根据两两对比,
真正发现一年中的不足,到时候再修修补补起来就容易多了。”
一行人频频点头,以往对于城中的一些缺陷,
他们只能用眼睛去看,去从百姓日子中去体悟,
甚至可以毫不关心,得过且过。
但有了这东西,能看到其中不足。
陆云逸笑着压了压手:
“坐下坐下,生产总值是正视自身的唯一办法,能够落实到纸上,
只要坚持下去,就能看到大宁的发展趋势,
到时候拿着这张纸找朝廷要银子,也好要。”
众人一愣,旋即反应过来,一个个脸色都变得古怪。
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一个节节攀升的都司,若是朝廷再不加以大力支持,那也未免太寒心了。
李贤若有所思,试探着发问:
“大人,这.这生产总值的计算准确吗?
下官怎么觉得,这个数太少了,
毕竟前些日子衙门的现银都有快二十万两。”
陆云逸笑了笑:
“能赚多少钱跟能值多少钱天差地别。”
李贤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陷入了沉思。
“大人,还请解惑?”
陆云逸摆了摆手:
“就像你我,用歪门邪道弄一万两银子很简单,
但弄一个能赚一万两银子的生意却非常难。
其中区别就是,生意可以持续,歪门邪道却总有到头的一日。
都司现在就是一个大商行,每年能赚许多银子,
只要别弄一些天怒人怨的政令,就能一直保持下去,
这种生意的价值可要比它的价格要贵上至少二十倍不止。”
一行人更加疑惑,满脸茫然,
李贤作为北元的工部尚书,听懂了一些,但又不是太懂。
陆云逸眨了眨眼睛,说道:
“应天商行去年赚了六十九万两银子,
想要买下这么一个商行需要多少钱?
总不能六十九万两就把商行买了吧,库房里的银子都不止这么多。”
这么一说,李贤恍然大悟,频频点头:
“大人说得对,的确是这个道理,
大宁城虽然生产总值只有二十多万两,但这是能世世代代经营的‘生意’。
若按大人所说的二十倍银钱将大宁城卖了,
那二十年后就是纯赚的生意,太划算了,
下官觉得,大宁城可能更值钱,至少.至少得五十年!”
陆云逸大笑出声,频频点头:
“就是这个道理,这个账目已经不少了,
而且这次的测算十分粗浅,
修路虽然了十一万两银子,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重新流回城中,
或是工钱,或是工坊货钱。
所以二十二万两这个账目不准,测算方法会渐渐完善的。”
段正则也在这时开口:
“大人,一开始这个账目不能说得太高,
要不然逞了一时威风,明年就难办了,
应当一点点加.弄出一个持续增长的样子。”
陆云逸一愣,笑着点了点他:
“各个屯田卫收取的粮食年年攀高,就是这么干的吧。”
段正则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大人,各地都这么干,也就得过且过了。”
众人哄堂大笑,一番攀谈后,陆云逸说起了正事。
“过些日子本官要去辽东与潘大人商议修路一事,可能会去个几个月,
到时候尔等要看好家,小心提防城中商贾与外人合流,
还有城西的关口,不该流向北平的,一分一毫也不让它过去。”
一众大人脸色凝重,段正则诧异地发问:
“大人,这么快就要开始修?朝廷的银子还没来呢。”
“算算时间也快了,此事宜早不宜迟,
趁着年后清闲,快去快回,
还是那般,都司一众事务由黑鹰处置,有什么事都去找他。”
“是!”
一行人答应下来,府尹洪忆山沉声发问:
“大人,年前的时候都司去了一封申请成立三司的折子,
若朝廷回信答应,我等该如何处置?
难不成真要增设布政使司与按察使司?”
李贤等人也脸色凝重起来,
三司设立毫无疑问会削弱他们手中的权势。
平心而论,这封奏疏他们是不同意上的,
但奈何眼前之人将都司弄成了一言堂,他们不听也不行。
陆云逸笑了笑,回答道:
“此事不用担心,朝廷目前不可能在大宁设立三司,
上这一封奏疏也是个由头,
总比以后朝廷扭扭捏捏跟咱们提好。”
洪忆山松了口气,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他现在的府尹,若是成立布政使司,
他还不知能捞得一个什么官职,远不如现在这般自在。
毕竟,他现在说是府尹,
但操持的事,可都是左右布政使干的事!
“行了,各位都回去吧,
这段时间有什么事就提早禀告,过些日子本官就带人出发!”
“是,大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