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守夜人,秘卷授艺六字真言(三合一章)
听到老胡这么说,方言当然也没拒绝。
他留下老崔当然也要留下来了,然后就只有老娘,索菲亚,正义小朋友回去。
正好索菲亚会开车,方言就让她开自己的车回去。
其他人就留在这。
给人送下楼看着车开走,老胡就去门卫室打电话去了。
黄秘书对着方言说道:
“真不去休息?”
“不了。”
见到方言也不去休息,这边黄秘书干脆说道:
“那我也跟着守着吧。”
他今天就是过来盯着的,李副部长是给了任务的,事儿不办好这就不行。
方言听到他这么说,笑着说道:
“您就别客气,这里有我就行了。”
黄秘书却摆了摆手,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
“方主任,不是客气,李副部长特意交代过,务必保证万无一失。”
“您专心盯着病情就行,外围的事、调配人手、传消息这些,我留下更合适。”
他指了指门外:“待会我再叫两个人,夜里要什么热乎的、需要熬药,随时能弄。您安心盯着病人,这些杂事我来理顺。”
方言看着他眼里的认真,知道这不是客套。黄秘书是体制内的老人,做事讲究周全,自己再叫他走,那就是让他难做了。
方言笑了笑:
“那倒是我客气了,有黄秘书在,确实省不少心。”
黄秘书也笑了,说道:
“我就在外面,不打扰你们。有任何需要,喊一声就行。”
一旁老张看在眼里,心里越发踏实。
方大夫主持大局,还有神秘的海灯大师镇场,连黄秘书都亲自守着,这阵仗,比在医院里还让人安心。
没过多久老胡也回来了,嘴里念叨着:
“电话已经打了,还是老地方定的餐,专门给大师他们三个定了斋菜,我们其他吃别的。”
方言笑了,老胡属于是无肉不欢,虽然素菜也可以做的很好吃,但是老胡一顿要是吃不到肉,他心里跟猫爪挠似的。
这时候方言突然想到王慧媛要是醒过来,还得吃点东西啊,她这都饿了好几天了。
全程都是神志不清的状态,也就喝了点药,这要是不吃东西人也顶不住。
今天大概率是会醒过来的,方言想了想,于是对着老张问道:
“张叔,您家里有小米吧?”
老张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有,有!前阵子小莉她姥姥从乡下捎来的新小米,说是熬粥最养人,我这就去拿!”说着就要起身,被方言按住。
“别急,”方言道。
“知道什么是米油粥吗?”方言问道。
“额……”老张张张嘴,他知道米油粥这事儿,但是从来没有操作过。
方言说道:
“不是简单熬粥,得做米油粥。王阿姨这几天耗损太厉害,脾胃虚得很,寻常食物受不住,米油最是温润,能慢慢托住元气。”
他仔细叮嘱:
“抓两把小米,先用清水淘三遍,淘到水清亮为止,别搓,免得把米油搓掉了,然后用砂锅,添五碗山泉水……对了,刚才黄秘书带的山泉水还有吧?”
老张连连应道:“有,有剩的!”
“那就水开了再下米,”方言继续说:“大火烧开后转最小的火,就那么咕嘟着,别盖盖子,让火气散散。熬到米开,汤面上浮起一层油皮,像奶皮似的,那就是米油。”
他想了想又补充:
“得熬够一个时辰,中途别添水,火也不能大,不然米油出不来。熬好后先别急着喝,晾到温凉,撇最上面那层油给王阿姨喝,底下的米渣先别给,她现在虚,消化不了太实的东西。”
老张恍然,点了点头,然后马上就回楼上去熬粥去了。
方言他们也跟着一起上楼去。
回到楼上,大家找地方坐下,这会儿房间里是张莉守着在。
看到老张熬米油粥,海灯大师说道:
“方小友考虑得周到。米油为五谷之精,性甘平,能补而不滞,确实是此刻最宜。”
厨房里没多久就传来砂锅咕嘟咕嘟的轻响,窗外的天色也渐渐的暗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传来了敲门声。
老胡从椅子上一下站了起来,看了一眼手表说道:
“嚯,这饭店效率真高啊!”
敲门的是黄秘书,跟在他后面的人却不是燕京饭店送餐的人,而是廖主任的秘书高寒。
方言这才想起来,昨天给老首长看了病,廖主任给方言打电话的时候说过,他手里有不少人给他送的补品,吃不完要让高寒给送四合院去。(见1215章)
今天自己也就午饭时间在家里,其他时候都不在。
“方大夫,没打扰您吧?”高寒进门时脚步放得很轻,生怕惊扰了屋里的安静。
“没有没有,高秘书您怎么到这里来了?”方言摇头说道。
高寒说道:
“廖主任特意吩咐的,他那儿堆了好些人送的补品,他也吃不完,让我给您送四合院去。我下午去了趟您家里,您当时不在,我就把东西送过去,听到您在这边忙着,我就过来看看,不知道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方言连忙摆手,一边让他进屋,一边说道:
“多谢高秘书惦记,这儿有黄秘书帮忙,都安排妥当了。”
“廖主任也太客气了,让他破费了。”
高寒笑着说道:
“您可别和廖主任客气,他说了昨天那些老首长们看了病,一个个都夸您呢,让我挑的都是一些干货,到时候您回去看看就知道了。”
高寒又扫了眼屋里的情形,见海灯大师正闭目捻珠,张莉守在床边轻声说着什么,他压低声对着方言说道:
“刚才上来的时候,我都听黄秘书说了,这边情况保密,有什么需要随时知会一声,廖主任那边我待会儿回去汇报一下。”
方言知道高寒过来是干啥了,他也是来打探情报的,万一这边治病没有治好,他马上就要采取措施,中侨办在这块儿比卫生部都还紧张。
卫生部可以没有方言,但是中侨办可不能没有他。
现在中侨办的业务能够推广的这么好,那也基本上是看在方言的医术上。
要是闹出他治不好病人,这事儿可就严重了。
“高秘书放心,”方言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笃定,“王阿姨的危象已经过去了。”他指了指里屋的方向,“刚才海灯大师用祝由术顺了气,九窍引冰法的药力也在走,现在脉搏稳了,呼吸也匀了,刚才还咳出了瘀痰,这都是好转的迹象。”
高寒的眉头明显舒展了些,却还是追问:“那……后续不会再有反复?”
“不敢说百分百,但把握很大。”方言笑了笑,语气里透着沉稳:
“她现在就像久旱的田刚浇了水,虽然还蔫着,但根没坏。老张同志正熬着米油粥,等下就能喂她喝点,先把脾胃托起来。后续用黄芪汤慢慢养,再配上后续的药调理,循序渐进,问题不大。”
高寒这才彻底松了口气,抬手抹了把额角:“您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来的路上我还真是怕出什么岔子……”他没说下去,但大家都明白,中侨办的许多事务,确实绕不开方言这手医术的支撑。
一旁的黄秘书说道:
“刚才我就说了嘛,这里有我看着,你放心就好,刚才我看王同志的气色,可比下午好多了。”
两个人也是熟人了。
高寒也笑了,揉了揉眉心:
“不是不放心方大夫,是廖主任那边……,我们就怕有丁点闪失。毕竟这事儿牵连不少,真要是出了问题,都担待不起。”他看了眼腕表,“既然这边稳妥了,我就不多待了,得赶紧回去给廖主任回话,让他也能睡个踏实觉。”
黄秘书点头:“去吧,路上小心点。回头有新情况,我再跟你通个气。”
方言对着他说道:
“那我就不送了。”
高寒点了点头,然后就走了出去。
然后又过了一会儿,门外再次传来了敲门声。
这次来的终于是饭店送餐的人员了。
老胡出门拿出外汇,给了钱,然后把食盒拿了进来。
同时还招呼外边的黄秘书:
“黄秘书,给你也点了,一起吃!”
说话间,老胡已经利落地打开了食盒,红烧肉的油光、清蒸鱼的鲜气混着斋菜的清芬,瞬间驱散了屋里的药味。
黄秘书闻到味道,吞了吞口水,方言再次招呼他,他这才应了声,推门进来。
刚一进屋,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气。
虽然是李副部长的秘书,但是这国宴级别的饮食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吃的。
“大师的斋菜单独装着。”老胡献宝似的把一个素净的食盒往海灯大师和两个徒弟面前推了推,里面是香菇扒油菜、松仁玉米,还有碧绿的菠菜豆腐汤,看着就清爽。
“大师您尝尝,这家的素斋做得比肉还香。”
海灯大师合十道谢。
两个徒弟也一样。
三人没有和方言他们一桌,在茶几旁坐下。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甚至想跑到其他屋里去,主要是老胡弄的肉菜太多了,那味儿搅在一起。
方言见状,对着老胡说道:
“咱们把桌子移到阳台去吃。”
“啊?”老胡没反应过来。
方言指了指海灯大师那边,压低声音道:
“大师他们吃斋,咱们这满桌子肉香飘过去,总不太合适。阳台敞亮,风一吹味儿就散了,互不打扰。”
老胡这才回过神,一拍脑门:“嗨,我咋没想到这个!还是你考虑得细!”
说着就撸起袖子要搬桌子,被安东拦住,小伙子年轻力壮,三两下就把折迭桌搬到了阳台,又麻利地把荤菜食盒都挪了过去。
阳台不算小,摆开桌子还能剩下半圈空隙。
晚风从栏杆缝里钻进来,带着点入夜的凉意,刚好吹散了饭菜的热气。
外边这会儿路灯已经亮了起来。
老胡打开最后一个食盒,里面是酱肘子,油亮的皮肉颤巍巍的,香气顺着风直往屋里飘。
“赶紧的赶紧的,别让味儿跑大师那儿去。”
老胡催促着,先给老张夹了一大块,“老张同志,您得多吃点,你这一天天的累坏了。”
老张也确实饿了,对着老胡连忙感谢。
只是他不知道今天这菜怎么看起来规格这么高,比一般大酒店的都高。
也不知道是啥地方做好送来的。
就着白米饭吃了一口,再吃上一块肉,感觉呼吸都带着一股肉香。
这几天光顾着担心,压根没正经吃过饭,此刻嘴里的肉香混着踏实感,竟比任何时候都下饭。
黄秘书这会儿坐在阳台角落,手里捧着碗米饭,吃得斯文却也实在。
方言同样端着碗,一边吹着夜风,一边朝着楼下看去。
这地方大佬可不少,就是这会儿一个都没看到。
转头,他偷偷瞄了眼屋里,海灯大师师徒正就着小菜慢慢喝粥,果然没被这边的肉香打扰。
斋菜让国宴大师来做,也是相当有水准的。
他在想着老和尚的祝由术,自己是不是也能学一学?
另外一边,张莉没去阳台,她盛了小半碗松仁玉米,坐在床边的小马扎上,一边小口吃着,一边留意母亲的动静。
王慧媛依旧睡着,呼吸比先前更匀了,嘴角甚至带着点浅浅的笑意,像是在做什么安稳的梦。
“张莉,过来吃点肉啊!”方言看了一眼屋里,在阳台喊她。
张莉从房间探出头,方言说道:
“这鱼蒸得嫩,补身子!”
张莉笑着摆手:“不了,我吃这个就行,离我妈近点方便。”
方言站起身,端起一盘清炒时蔬:
“那吃点这个,别饿着。”
接着又招呼安东赶紧吃。
今天这小子发挥先当稳定,第一次跟着自己实战,和正义小朋友都表现的不错。
甚至索菲亚这个学的最差的今天也挺好。
一顿饭给大家都吃过瘾了。
方言喝着汤,他看了眼腕表,已经八点多了。
砂锅在厨房熬了快一个时辰,方言估摸着米油该成了,便对老张道:
“张叔,粥差不多了吧?”
老张嘴里还塞着饭,含糊点头:
“我这就去看看!”说罢,他放下碗筷就往厨房跑,没多久就端着个白瓷碗出来,脸上带着点得意:“成了!您瞧这油皮!”
方言点了点头,让他把碗里的最后点饭先吃了。
看的出来这段时间他肯定是没吃好,要不然今天这顿饭也不能吃成这样。
等到吃完饭过后,众人收拾好现场。
海灯大师师徒已经吃完了斋饭,正坐在沙发上捻珠。
方言来到卧室看了下王慧媛的状态,探了探她的脉搏,比先前更有力了。
“怎么样?”一旁的老张问道。
“放心,没事,让她再歇会儿。”方言收回手,说道:
“待会儿可以喂她喝点米油了,晾到温凉正好。”
老张点了点头。
接着又等了一会儿,房间里的门又被敲响了。
这次是黄秘书他提着东西进来了,是一些水果什么的。
说是给大家当宵夜。
也不知道是今天吃了一老胡一顿饭,礼尚往来,还是本来就这么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