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疑者互疑
裴元出门的时候很帅,出了门没两条街就赶紧下马,躲入一个事先布控好的小庙,开始变易服色。
萧通和陆永以及其他亲兵也都跟进来,从马背上取出要更换的衣服,换上了一身寻常百姓的装束。
北京城的宵禁时间为从一更三点到五更三点,大致是从晚上八点到第二天凌晨的四点半。
时间一到,钟鼓楼敲响暮鼓,崇文门敲钟,其他八门听到动静则以敲击云牌回应。
裴元的宴席开始的早,现在抢时间的话,完全可以在城门关闭前离开京城,
裴元利索的更换完衣服,隨后就从寺庙的另一个门出去,迅速的向城外而行。
几个手下不敢怠慢,赶紧紧隨其后。
裴元刚带著一眾手下出了朝阳门,就听到城內的暮鼓响起。
几人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朝阳门是前往通州的重要通道,而通州乃是大运河运送粮食的漕运终点。
大运河除了运粮,本身允许漕工和往来官员夹带。
一件事但凡有了灰色空间,黑色的也能公然横行了。
因此,从通州到朝阳门这一段,就变得异常繁华。
由大量的漕工、力工,往来的商人,官吏,形成的稠密的人群,又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二次消费的市场。
许许多多的仓库市肆,秦楼楚馆依附这些人群而生,供人休息的旅店客舍,更是修建的鳞次櫛比。
那些堆积如山的货物,吸引来了各地的商人,这些转运商人又在这里修建了大量的商业会馆。
这些商业会馆又如同搭起的骨架,吸引著与漕运无关的商人们,也把其他商品运来碰碰运气。
裴元等人赶到东郊外的一家店铺,从接应的锦衣卫那里取了马匹行囊,接著连夜便往通州赶,
等到了通州,又换上了兵部急脚递的衣服,顺著驛路向南。
裴元这次的行动,既要速战速决,又要避免走漏消息。
因此行程拖咨的水驛,完全不在他的考虑之中。
考虑到沿途需要大量换马,单靠千户所自身的实力又完全支撑不起,就不得不利用好朝廷的马驛。
为了抹掉行踪,裴元特意发派了数个调查邪教淫僧的任务,提前让一批心腹锦衣卫南下。
这些锦衣卫会提前从马驛中借出马来,同时备好沿途消耗的食水,等裴元赶到时,为他进行补给。
裴元赶了半夜的路,才到达良乡驛。
接著裴元带人绕著驛站而走,顺著驛路往南里许,与这里的锦衣卫快速完成换马,並且將之前换掉的行头,丟给接应的锦衣卫处理。
一直赶路到了日头高起,裴元才再次在涿鹿马驛附近找到接应的人手。
裴元和几个亲兵快速的清洗后,短短的睡了一个多时辰,就不顾睏倦骑上换好的马继续南下。
就这样,裴元带著几个手下,几乎是连夜驱驰,往山东前进。
好在,现在霸州贼虽然平定了,但是驛路上往来的军情,仍旧络绎不绝,裴元这一行人並不怎么惹人注意。
主要原因是,隨著霸州贼的平定,负责平定江西东乡贼的总制都御史陈金也有些著慌为了儘快將拖延了许久的东乡贼平定,陈金组织了一支堪称超级乌合之眾的队伍。
他从两广调集了许多抢掠成性的土兵,又徵调了军纪败坏湖广僧兵,还动用了许多汉跌武力,
另外那些江西周边的土官土司,只要来平叛的,也都来者不拒。
陈金已经向朝廷表了决心,將会在近期对东乡贼发动总攻。
这场爭先恐后、奸淫掳掠的平叛,很快就会发动。而这场惨绝人寰的灾难,也为寧王占据江西叛乱,提供了广阔的群眾基础。
裴元一路上都在时刻关注著萧肿和陈心坚、陈头铁这两方的动向。
萧到达德州之后,就停下了脚步。
陈心坚和陈头铁则快速的横截在从德州到临清的路上。
裴元相信,以陈心坚的决断能力,就算自己来不及赶过去,一旦萧赶往临清,他也会果断的对萧肿下手。
与此同时,裴元也发现岑猛在跟著陈家兄弟行军了一段时间后,就转变了方向,顺著驛路向北而行。
裴元又行了两日,等到人马都疲惫不堪了,才在德州城外遇到了北上的岑猛。
岑猛见到裴元大喜,连忙向他回报南下以来的事情。
自他接到裴元的命令,岑猛就马不停蹄的找到了兼任著济寧卫指挥使,在济寧整合兵马的陈头铁。
隨后陈头铁就带著罗教的那些心腹精兵去和在东昌府募兵的陈心坚匯合。
陈心坚前往东昌府募兵的时候,就是带著任务南下的,他的兵马一直就在高唐州的左近活动。
为了便於裴元及时了解状况,陈心坚又打发岑猛北上,前往右都御史萧临时驻扎的德州打听消息。
裴元听了欣慰,连忙向岑猛问道,“那你可打听清楚了,萧为何停在德州没有南下?
德州是山东的北大门,萧肿到了这里,勉强就算到了任务地点了。
岑猛答道,“我听说萧肿留在德州,是为了召山东按察使金献民,以及按察使司的主要官员们前去相见。”
“与此同时,也让出首举报的徐州左卫指挥使丁鸿携带证据,前往德州。”
裴元目光微动,追问道,“没有传唤张凤吗?
岑猛回忆著自己掌握的情报,答道,“没有,好像是说右都御史要先掌握张凤贪赃枉法的证据,再將他一举拿下。”
裴元闻言冷笑道,“看来,萧还是打算要保张凤。”
岑猛听了有些不敢信,“应该不至於吧?我听说这次萧带来了十三道御史,还有两位六科给事中,完全就是办大案的架势。”
裴元道,“山东这边举报的乃是大案、窝案,朝廷再怎么想装糊涂,也得按照大案、窝案的標准来办。”
“就算杨廷和一系的人要保张凤,那明面上也得大张旗鼓一番,如此才能给出让朝野信服的结果。”
这种东拉西扯,先从边边角角开始查案的手法,裴元可太熟悉了。
先审审举报的人知道点什么,然后再让人去问问张凤,这些事儿好不好平。
等到张凤把事情的手尾处理的乾净,萧大钦差就该铁面无私的驾临临清,一条条的审问检举的內容。
再接著就是受了委屈的好干部张凤据理力爭,百姓们也为张青天打抱不平。
接下来原告变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