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不必说这句话,然而偏偏却说了,秦晋对他顿时又增好感。可惜,既然已经豁出去了,又岂有半途而废的道理?“秦将军何苦自讨苦吃?”
骂完窦华以后,杨国忠又将秦晋的祖宗十八代挨个问候了一遍,心中仍旧是怒意难平。他自问待秦晋不薄,甚至还曾有意无意的帮过他一把,何以这厮竟如此恩将仇报?
秦晋打击米价的时候,杨国忠就在其中损失不小,但他知道真正要平抑米价的是天子,况且天子又着人送来了许多金银财帛,是以对秦晋并没有多少记恨。
月上西窗,秦晋裹紧了身上木板一般硬实的被子,这次豪赌究竟是输是赢他全没把握,但心底里有个声音不断催促他迈出这一步,此时此刻反而坦然了许多。
“圣人口诏,秦晋,你要如实回答!”
天子要杀高仙芝与封常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为东京洛阳的失陷,寻找一个替罪羊,以安抚,震慑朝野百官。其次,因为安禄山的造反又使得本就多疑的天子,对高、封这种常年在西域领兵的边将节帅甚为忌惮,一旦怀疑的种子在心里生根发芽,很快就会长成参天大树。
不过,宰相们的意见也尤为重要,与杨国忠同为宰相的韦见素,平日里虽然有影子宰相的别号,但那是他风头正盛的当口,现在有人跳出来攻击他,杨国忠心中也不敢确认,此人究竟态度几何。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一旦弹劾的内容公之于众,势必将在朝野上下掀起一股风浪,杨国忠的根基比起他的前任李林甫相差太多,能否以一己之力平息物议?到头来还要依靠天子的支持!
所以,秦晋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沉下心来,静静的等待着,李隆基的选择。
搁下冰冷的一句话,囚室看守锁门离去。
尽管身在囚室之中,秦晋还是起身按照唐人礼法行礼应诺。
窦华谄媚的笑着,像只狗一样摇头摆尾着,只为了博得主人的一句夸赞。
“秦将军,圣人消气后格外开恩,你可要斟酌仔细了再回答啊!”
天子若不怕朝野人心涣散,那就掩盖弹劾真相,力保杨国忠宰相之位。如果但凡还存有一丝国事为先的心思,都要仔细慎重的考虑抉择。
然而,秦晋就这么做了。百官们都想不通,比起哥舒翰的处处打压,杨国忠对秦晋也算频频示好,此人究竟是受了什么刺激,竟然疯狗一般的乱咬人?
说罢,高力士又尖着嗓子补充了一句。
秦晋对这个老宦官没有恶感,答道:“国贼蠹虫不除,大唐江山社稷危矣!”既然已经撕破了脸,他也就在无所顾忌。
以杨国忠对韦见素其人的了解,此人很可能采取两不表态的法子,但他该争取的还是要争取一下。
逐渐冷静下来的杨国忠点点头,“甚好,此事由郑御史去办,办好了,某可向圣人进言,擢升你为御史中丞!”
只是这次,秦晋弹劾杨国忠二十条大罪,条条令他触目惊心,须再饶不得此人,趁着天子震怒的当口,就此打的此人再无翻身可能。
杨国忠对此深以为然,“甚好!此事交由你去操办,要快,三日内,罪名须得罗织出来!”
闻言后,窦华连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刚刚杨相公向郑昂许诺,事成后可保举他为御史中丞,自己事成之后最低也该有个谏议大夫打底吧!
三人附和连连,辞出相府。
杨国忠立刻陷入了沉思。整垮秦晋那是次要之事,为今之计首要一点便是探明天子的真实心思。对此,有皇贵妃在宫中,并不甚担心,但仍旧不能等闲视之,他在考虑是不是应该连夜进宫,伏地请罪,以表明心迹!
思忖良久之后,杨国忠低沉的唤着侍立在门外的奴仆。
“备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