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长明出的主意,杨国忠深以为然,这个老杂毛虽然让人厌恶,但想出的法子却又总能得到他的认同。
“嗯,杨某记下了,你这几日不要出去乱走了,程元振也将你招了出来,神武军正捉你呢,现在满长安城都是你的画影图形。”
不知何故,杨国忠虽然对这位一同钻过狗洞的难兄难弟厌恶至极,却又收留了他,保护了他。
“多谢杨相公挂怀。”直到此时,一直颇显硬气的范长明,脸上才显出了一丝黯然之色。“卑下不过是个蝼蚁般的人物,于大局无足轻重,如果秦晋那小竖子逼迫相公过紧,就是将卑下交出去也无妨!”
“杨某虽然不是君子,也断然不会坐下此等事来,向那竖子低头!”
范长明的话显然让杨国忠感到大受羞辱。更何况,他也从未有过这等心思,于是对这个老啬夫更加厌烦,只想快点离开这座独立的小院落,眼不见心不烦。
得了范长明的主意以后,杨国忠开始盘算着究竟让谁来做此事才妥当。在兵变中,他的不少心腹都受到李泌的处决而身死,现在要找一个既有能力还信得过的人还真不是件容易事。
思来想去,一个人选出现在了杨国忠的脑海里。
杨国忠哈哈大笑。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宫禁之中,谁人不知,天子对这位贵妃的宠爱已经到了前所未有,无以复加的地步。现在安定下来以后,哄得美人欢心,也在意料之中。
如果天子接受了这份供词,那么扳倒杨国忠就在今朝。
“杨某当然不信,这一定是有人恶意诬陷。”
……
文书是去岁在高仙芝军中的密探发回来的,不过上面记载的却不是关于高仙芝的行为,而是关于杜乾运的。原来,杜乾运在高仙芝军中时,受到封常清兵败洛阳的刺激,就已经觉得唐.军早晚必亡,因此便与硖石的叛军暗通款曲,以备不时之需。
“杨相公错爱,卑下何德何能敢当如此……”
杜乾运心中讶异,不知杨国忠肚子里卖的什么药,便依言上前去看看那案上究竟有什么猫腻。
小宦官直觉头皮发麻,他不愿意在这种时候去触霉头,但又不敢得罪了秦晋,只好硬着头皮进入了便殿。
这不单单说明了贵妃的脾气不小,更是证明了天子对贵妃的难舍与依赖。
一向善于钻营的杜乾运,在兵变中瞅准了方向,在最后时刻倒向了秦晋,从而成为为数不多的笑到最后的杨系旧部。
“杨相公,我,我……”
贵妃的族兄杨国忠与秦晋不和,甚至可以说是不死不休的敌人,那么贵妃又怎么可能在天子面前说秦晋的好话呢?
谁都知道兵变的始作俑者是神武军,而大旗却是太子。因此,天子必然会在太子与神武军之间做出一个选择,抑或是……将两者悉数干掉!
面对张口结舌的杜乾运,杨国忠笑了。
现在秦晋口口声声有军国重事,这传话的宦官哪里还敢再多说一句废话,扭头就往便殿中去。
杨国忠拿出的筹码足够诱惑,杜乾运也不禁大为心动。
门下给事中这个位置,虽然品秩不高,却因为接触天子敕命,中书行文,而事权极重。以前韦见素的儿子韦倜一直身居此职,现在韦见素因为勾连太子一党眼看着就要受到牵连,韦倜自然也不可能继续留在门下省了。
秦晋此时早就不是初出茅庐的小子,这次兵变让他的名字深入到宫禁中每一位宦官和宫人的心中。当然,更多的则是对秦晋的恐惧和害怕。谁不知道秦将军杀人如麻,天子与太子都曾在他鼓掌中......
“既然如此,卑下就愧领,愧领了!”
这种担心,就像一根刺,刺进了所有人的心里。
不过,秦晋却早就有预感,以李隆基的性子,绝不会轻易的处置了杨国忠。然则他并不在乎李隆基的态度,他要的就是再添一把柴,加一点油,也许用不了多久,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会出现。
秦晋立时就从这位传话的宦官口中探知了天子对自己以及神武军的微妙态度。只是他早就料到了会有这么一天,如果天子还拿它当做最信任和重用的人,那才见了鬼呢。
只是这位贵妃的脾气也不是一般的大,在去岁就曾因琐事与天子大吵了一架,天子一怒之下就将贵妃撵出了宫去,让她回杨家闭门思过。可是,还没等到了日落时分,天子就再也忍不住,亲自派了人到杨府去接贵妃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