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九说道:“伱留在我身边就行了,具体的战斗就不要参加了。如今妹子已经不在了,你父亲年纪也大了,你不能再出事,否则的话,我没法向他老人家交代,也更没法向你的妹子交代。”金三角。
北平城。
高九虽然歼灭了杀害姜小妹的独立混成第八旅团,可是杨炯心里对他仍然有很大的意见。看到高九为了姜小妹要留在山东继续打鬼子,他对高九的看法才好转了一些。
他说道:“也只好这样了。还是把华北方面军面对的局面上报土肥圆部长阁下吧。”
王金栋应邀来到了桃山,听说高九不去经营金三角,而要留在山东这一带与日军作战,他虽然感到有些诧异,可是对于这样的结果,他还是欢迎的,毕竟有高九的桃山游击队在这里,南阳地区的果军第41兵团的压力也会小许多。
行郑委员会各个部门,尤其是经济部门都感觉到了经费的紧张,于是纷纷找到欧阳雪,希望她能够劝说九爷,减少一些战争的开支。
三方经过商谈,还是像从前一样,由南阳地区、桃山和鲁南军区组成铁三角,共同进退。
他现在有些后悔了,还不如那会就留在大本营里,当一个高级参谋,混吃等死,退休以后回家抱孙子,享受天伦之乐。
从此以后,桃山游击队的心更齐了,他们不再有任何的顾忌,一心一意地打鬼子。
他十分沮丧地对港村司令官说道:“从此以后,山东地区的局面恐怕是难以收拾了。”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经过了一天时间的激战,最终彻底歼灭了日军的第40师团。
尤其是杨炯,他和姜小妹并肩作战,共同拉起了鲁南军区第一支抗日武装,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友情,对于她的不幸离世,杨炯深感悲痛。
姜勇高兴地说道:“九爷我知道了,你就放心吧。”
眼前的景象令他十分感动,握着拳头跟随众人一起高呼口号。
爱嘉宝的家族也是经商的,财力比不了前面的这三位,也尽自己的所能拿出了100万英镑。
姜勇原本一直对高九也有点意见,深知自己的妹妹对九爷的一片情谊,可是他也知道,他们俩人最终没有走到一起,也的确怪不了人家九爷。九爷平时对他也十分关照,他也一心一意地跟着九爷。可是自己的妹妹毕竟死了,虽然为她报了仇,可是如果九爷以后真的不打鬼子了,姜勇的心里还是有点不是滋味。
滨田义至的副官被公开处决,这个消息不久以后就传到了滨田义至的耳中。
同时给云南王发去了电报,请他派部队帮助从金三角护送一批装甲战车和大口径火炮,前来桃山。
龙国碧拿出了50万大洋,还请她的父亲帮忙,对高九尽可能地提供方便。
安排好了这些事情之后,高九就给地下党负责人和高洪等人发去了电报,让他们前来桃山,商议与日军作战的事情。
接到了华北方面军下达的命令之后,他紧急给山东各地的日伪军下达命令,让他们向各个大城市进行收缩,集中兵力力求自保。
联军指挥部经过研究决定,由187军出动两个师,一个炮兵团,鲁西南军分区出动黄水根的独立第一旅,军区炮兵团,桃山游击队除了少量的留守在桃山的游击队员,其余的全部出动。
大战过后,联军的部队转入了休整,高九开始琢磨下一个作战目标。
但是他做梦也想不到,高九现在打鬼子也不分地域了,第一个目标就首先拿他的第七军的第40师团开刀。
这天上午,第七军司令官接到了第40师团的报告,说第40师团突然遭遇了果军第41兵团、地下党山东鲁南军区部队以及桃山游击队的包围,请求战术指导。
高九既然下了决心留在山东打鬼子了,就要把事情安排妥当。他给欧阳雪发去电报,让她掌管好金三角,保证经济平稳有序地发展。给留守在金三角的田川发去电报,要求他扩招两千名游击队员,抓紧时间训练,防止日军进犯。
第七军的司令官听完后也是不由得一阵苦笑。战术指导,他拿什么来指导?
高九这次真是下了血本,不仅不停地从金三角往桃山运送武器弹药,还派来了一部分兵工厂的技术骨干,分别到南阳和鲁西南的兵工厂,给他们带来了82mm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的图纸,并指导他们进行生产。
数千名桃山游击队的官兵们一起振臂高呼:“九爷,九爷。”
作战方案定下来之后,高洪、杨炯率领着黄水根的独立旅和军区炮兵团开往郑州。高九率领桃山游击队的主力从卢县方向向河南境内穿插,去截断日军第40师团的退路。
港村司令官沉默了一会,问道:“你有什么对策?”
他有一种头痛欲裂的感觉。
土肥圆现在最不愿意听到的就是高九的名字,为对付高九他几乎用尽了所有的手段,脑细胞都累死了好几斤,然而每一次都是被高九啪啪打脸。
林燕妮的家族属于工薪阶层,没有那么多钱。她除了拿出自己积攒的50万大洋,还让自己的父亲为高九解决了一部分工业原料。
地下党负责人、高洪、杨炯来到了桃山,他们听说高九要留在山东打鬼子,都十分高兴。这是他们最希望的结果。
她还想再多给高九一些,可惜的是她觉得自己没有这个资格,在交给欧阳雪的时候,还生怕人家不肯收呢。
消息最后还是传到了正在前线作战的高九和桃山游击队的弟兄们的耳中。
弟兄们都十分感动,对九爷的崇敬又上了一个台阶。
第41兵团和鲁南军区听说了这种情况之后,大为感动。他们所隶属的兵工厂也开足了马力,为桃山游击队提供武器弹药,尽可能地减轻桃山游击队在经济上的压力。
在山东地区,由于日伪军收缩兵力,广大的中小城镇和乡村,日伪的统治基本上成为了真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