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良早有准备,连忙打开公文包,拿出轻薄笔记本电脑——电脑是随时处于待机状态的,他很快打开,插上优盘,然后点开文档阅读了起来。
“陈,请!”机长一脸笑容,热情地发出邀请。当然,稍微有点名气的撰稿人稿费会高一些,有的能达到一个单词一美元甚至更高一点,那些顶级的撰稿人,能拿到天价的稿费,一个单词3美元。
美联的稿费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这是他最为关心的。
他很快就读到了最为精彩的一段。
一个华人想在美联出人头地真的太难了,尤其是纽伦时报这种媒体里想要坐到总编的位置,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这个赵玉良肯定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的。
一直过了好一会儿,赵玉良的心情这才平静了下来,他转过身看着陈飞非常真诚地说道:“陈先生,谢谢你,谢谢你为我们写出了这么优秀的作品,我相信,有了他,纽伦时报的销量还会再次大涨的,洛阳纸贵的情景会再一次在纽伦上演!”
他一口气把陈飞写的稿子全部读完。
这倒是一定的。
一般说来,乘客是严厉禁止进入驾驶舱的。不过事无绝对,有一些时候,有的乘客也会进入驾驶舱,比如原来的世界里,有的乘客就凭借自己的美貌让机长网开一面进了驾驶舱拍照,最后照片流出之后,机长就被开了,还背了一个大处分。
《肖申克的救赎》这个故事的结尾部分是最吸引人的,很多读者之所以喜欢这个故事,就是因为故事的主人公打动了他们,他那种为了自由,为了希望而坚持不懈奋斗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大家,所以大家都想知道最后的结局是怎么样了,主人公真的越狱成功了吗?他获得自由了吗?大家都很关心这一点。
陈飞微笑地回应:“是的,我是陈飞。”
“小尚你好,以后要麻烦你了!”陈飞很客气地和他握了握手。
不一会儿他就睡着了,等到他醒来时,已经快到目的地了。
其实那个牌子完全就是浪费,依他的视力和敏锐的观察力,想要在嘈杂的人群里找一个人轻轻松松,不用那么麻烦的,不过那也是人家的一片好意,所以他也不能说什么。
琳达最先发现了他。
不过此时陈飞对于机长的邀请却也没有拒绝,他饶有兴致地进了驾驶舱,因为他对这个飞机的驾驶舱充满了好奇,他想了解一下。
机舱里还是相对安静的,更何况陈飞以前受过专业训练,哪怕再嘈杂的环境也能呼呼大睡,所以他这一觉睡得十分舒服,等到醒来时,飞机恰好要到了,倒还省了他调时差。
很多年前,美联的稿费的确还算可以,但这些年渐渐不行了,传统媒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作为撰稿人的主要收入,稿费自然也是大幅缩减。
这一次出国就他一个人,张雨荷还有事,不可能陪着他,其他的人也都有各自的事情,也无暇他顾。
就在这时,那个空姐忽然一声惊呼:“噢,上帝,你是陈?你真的是陈?”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而且,陈飞的直觉告诉他,这个赵玉良跟那些移民二代的华裔应该是很不一样的,因为那些移民二代大多都是香蕉人,黄皮白心,表面上看是东方人,但其实思维模式和文化习俗都是实打实的西方人了,但赵玉良不一样,他的行为模式那一套应该还是比较传统的东方,这让陈飞本能地对他涌起一种好感。
尚宏就是张雨荷辛苦寻找,给陈飞找的翻译。
尚宏当驾驶员,琳达坐副驾,陈飞和赵玉良一起坐到了后面一排。
今天他没有买头等舱。
“陈,欢迎你乘坐我们的航班,你的到来,让我们整个机组感觉无比荣幸!”
陈飞刚登上旋梯,一个漂亮的空姐就迎了上来。
当然,关于乘客进入驾驶舱的事,各国有各国自己的规定,但总的说来都是不被允许的。
“陈先生你好,我是赵玉良,纽伦时报的总编!”那个已经秃顶的中年男子抢先伸出手,热情地和陈飞握了握。
不过在美联那边却是有人来接他的,尚顿和莓苺其实都想来,但现实情况不允许,她们太出名了,要是长时间出现在机场,会引起混乱的,所以来到机场的只有琳达,还有她之前找的一个名字叫做尚宏的翻译,另外,纽伦时报的主编据说也有可能会来接机。
“驾驶飞机前,我们首先要对飞机做一个检查.”机长叽哩哇啦地介绍了起来。
所以很多作家写起了电视剧本,因为其收入是写作的四倍,而且工作更为轻松,电视剧的剧本,每集1.2万美元到2.5万美元,或者是每周4000美元。
那几个乘客悻悻地哼了一声,这才转身走了。
实话实说,陈飞还真的没有想到纽伦时报的总编会是一个华人,因为琳达之前并没有详细介绍这个总编,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总编可能会和我一起来机场接你,别的就没多说了,所以陈飞还以为对方可能是一个美联人,没想到却是华裔。
还不等陈飞回答,他连忙说道:“陈先生请放心,稿费方面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机长扭过头看了看那几个人,上下扫了几眼,这才不疾不徐地道:“抱歉,无关人员是不能进入驾驶舱的!”
他不仅仅只是出于一个男人对于机械的钟爱,同时也是为他的下一个电影做准备,他的下一个电影,他打算拍一部空军的,所以他想先提前了解一下相关方面的东西。
飞机的操纵杆有两种,一种是传统推拉式,另外一种则是为侧杆操作。
大概地看了一下,陈飞的目光最后定格在了操纵杆上。
之后,琳达把后面的两个人中的一个介绍给了陈飞:“陈,这是赵先生,纽伦时报总编。”
而且,比如《纽伦客》这种杂志的作家,也就是美联最为知名的一些记者,通常是没有医疗保险和任何福利的。当然,《纽伦客》并不是唯一一家和高端作家只签署自由撰稿合同的媒体。
“陈!”琳达和陈飞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
这一段时间,纽伦时报销量大涨,很多读者都是因为《肖申克的救赎》这个故事才买这个报纸的,曾经有几期,陈飞因为工作的原因没能及时把相关稿件写出来,害得他们无法连载,那几天的报纸销量就下滑得很厉害,所以他最在意的就是这个事情了。
“陈,来这里坐一会儿,我带你参观一下我们的驾驶舱。”机长热情邀请陈飞进他的驾驶室。
几个人坐上琳达开的车。
“先生你好,请问你的座位是?”
才出机场,他远远地就看见有人举着一个牌子在等他了。
头顶上是密密麻麻的开关,看得人眼缭乱,要是有密集恐惧症的人来看了,只怕要头晕目眩,东西实在太多了,前方则是各种仪表和数据,也是密密麻麻的。
所以总体而言,美联的稿费并不算高,不过赵玉良为了留住陈飞,专门给他开出了一词3美元的天价。
当然,刚开始的时候,稿费并没有这么高,只有一词0.8美元,但随着《肖申克的救赎》的爆红,赵玉良把心一狠,下了血本,开始了一个单词三美元的天价。
这个价格不要说现在的美联了,就是放在美联的历史上,也是天价了。
为此赵玉良还被很多美国同行攻击,但他硬着头皮扛了下来,现在,他的高价为纽伦时报带来了大热销,这家报纸已经很多年没有这么热销过了。
赵玉良见陈飞还是没有立即答应,连忙又道:“陈先生,你放心,除了稿费,我们还会尽量为你引荐优良的版权开发资源,并在版权开发方面为你做出力所能及的帮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