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楚伯林碰了碰杜自远的胳膊,向远处示意。到了这个时候,在北京的陈主任、在昆明的周总理以及远在香港的杜自远,都不知道已经发生的差错。但他们都为这架飞机以及将要乘坐这架飞机的人担忧着。
经常乘坐飞机的人,有时会在候机厅里看见一小队飞乘人员走过。他们穿着整齐的制服,提着皮包或者拖着行李箱。他们最后都要到这里来,并从这里进入机场的内部。这里是内部工作人员或飞乘人员的出入口。
现在,他望着机场员工出入口,非常希望那里出现奇迹。但那里一直很平静。机场员工们经过检查,仍然顺畅地进进出出。两名香港警察则在附近闲逛着。
葛量洪总督虽然对此很惊讶,但他确实对此引起了重视。他知道,这位新华社香港分社的社长,是中共在香港的最高领导,其中就包括中共在香港的情报机构。他说的话一定不是空穴来风。从职责上来说,他也绝不能允许在香港发生这样的爆炸事件。
旁观而言,杜自远这个建议非常必要,甚至有可能弥补外交部的失误。但是,人算有时真的不如天算。“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已经注定了它的悲剧命运。
这就是最糟糕的结果了。这同样有两种可能,一是台湾特务未能将炸弹带入机场,这将使整个“星辰”计划大打折扣。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炸弹已经被安装到飞机里了,但现场的警察和机场工作人员却没有发现!
但是,当他送走黄佐竹之后,仅过了十五分钟,他收到英国外交部的电报。电报里除了引述中国外交部所说的内容之外,还要求他对中共代表团及所乘坐的飞机加强保护,避免发生任何意外的事。
此时,一些穿着机场制服的员工正从这里进进出出。每有人进出,都要在这里接受严格的检查。他们的提包会被打开翻看,检查员会随意地拍打他们的口袋和腰身。另外还有两名警察站在附近看着。
这样,葛量洪总督实际上听到了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来自中国外交部,说台湾特务可能对中国代表团的行程进行阻挠和捣乱。另一种说法则来自新华社香港分社的社长黄佐竹,说台湾特务将在中国代表团乘坐的飞机上安放炸弹。这两种说法却有天地之别。
“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以及将要乘坐这架飞机的中共代表团部分成员的命运,就这样被决定了。
杜自远忧心忡忡,完全不知道今天这个关键环节会出现什么情况。他明白,“星辰”计划里,今天是他唯一不能完全掌控的地点和时间。
在飞机附近,也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企图安放炸弹的特务被担任警戒的香港警察发现并且逮捕。这也是最好的结果,可以说是人赃俱获。“星辰”计划的下一步,也将就此展开。但是!但是!还有另一种情况,同样是什么也没有发现。没有发现炸弹,也没有发现安装炸弹的人!
他和楚伯林谨慎观察周围的情况。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对他们来说,没有异常情况,恰恰是最大的异常情况。
黄佐竹坐在葛量洪的办公室里,神色严肃地看着他。认真地说:“总督先生,我们确实得到可靠情报,台湾情报机关将要派遣特务,在中国代表团所乘坐的飞机上安装炸弹。因此,我们请香港警方务必保证这架飞机的安全。”
那将是一场大灾难呀!杜自远一想到这种可能性,心里也会生出恐惧来。
权衡之下,葛量洪总督当然相信中国外交部和英国外交部的说法,这一点没有任何疑问。他相信,黄佐竹只是为了引起他的重视,才说台湾方面要爆炸中共代表团所乘坐的包机。他感觉,这个说法有夸大之嫌。
杜自远抬头看过去,一架大飞机正在跑道上降落,并向这边滑行过来。他知道,这就是“克什米尔公主号”,它来了。他看了一下表,现在是十一点二十分。他明白,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将会非常重要。
这是一架大飞机,它轰鸣着在候机楼的外面停下来。飞机发动机关了,窗外只有螺旋桨发出的风声。片刻,连这惊人的风声也停止了。
杜自远注意地看着那架巨大的飞机。飞机旁边的警察也都回头看着飞机。
远处有两辆行李车和一辆油罐车向这边驶过来。接着,一小队地勤人员提着工具向飞机走过来。几名印度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走到飞机旁边看着。
这个时候,杜自远更加注意地看着飞机旁边的情况。附近的几名警察也向飞机那边看着。杜自远非常希望他们能走过去,就近观察。但警察们只是站在远处看着,始终没有走过去。
地勤人员都在忙碌着,开始检修飞机,为飞机加水加油。有人正把行李搬进行李舱。又有一辆行李车开过来。说一句实话,杜自远站在这里观察,是看不到可疑情况的。他在这里,只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