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寿辰,堂屋里墙早就挂上了一块大寿匾,是昨天周家派人送过来并且挂上的。正经拜寿,则是要人到齐才会开始,所谓儿孙满堂,当然是要聚到一起了才有这般气势,哪有来一个算一个的理儿?
林平安的寿礼是两坛好酒,林燕娘的礼是两匹好布料。
林平安也笑着打了招呼,便领了一家人去寻爹。
而此时在那面墙下方摆着一张方桌,桌上放着一些零嘴,但桌旁只坐着老爷子。
爷爷做寿,于情于理都轮不到她来做匾,因而,她也别出心裁准备了这样一个红包,难得在镇上买到了。
亲戚当中的长辈们自然都在堂屋里坐,在外头的多是年轻两代甚至三代人,以及村里早早过来做客的人。
另一侧放的椅子是空的,屋里有许多客人在,但谁也不会去坐另一侧椅子,那是老太太的位置,没人会这般不懂规矩。
“上回他说了会早些赶回来,想来是等他岳父家,才晚了些。”林老爷子笑眯眯地收了礼,解释了一句。
林燕娘牵着小妹就跟在爹娘后头,还没进院子,就能感觉到那种异样的气氛迎面而来了。
此时林平安领着家人给老爷子行了礼,便送上寿礼。
另一侧则写着更小一些的两竖排烫金字:恭贺岳父华辰,婿周福全。
见是二两银子,不由欣慰地笑了笑。
见娘有些底气不足的样子,林燕娘便牵着小妹快走几步,陪娘一起走进院子,还主动笑着喊了人。
林老太太却是摸着那布料高兴地笑了起来。
于是,林老爷子便笑道:“你们都是孝顺孩子,爷爷自然不怪。”
这时候林老爷子穿着灰蓝袍,一脸笑容地应酬着亲戚们。
他们到堂屋,竟然还有好事者也跟了过去,站在门口看着热闹。
当然林老爷子除了担心,又怎会责怪云三?更不会给这怀着身孕的二孙女增加压力呀。
林平安领着林宋氏走在前头,林燕娘扭头喊弟弟们快点,林灿抱着两坛子酒,林杰抱着两匹布料。
只是有的人会表现出来,有的人看热闹不嫌事儿大,而有的人则同情林宋氏而不会说人闲话。
“爹,我们带着孩子们来给您拜寿来了。”林平安笑着和坐在正位的老爷子作揖,说道。
看她若无其事笑脸迎人,突然而来的尴尬微妙气氛,便被冲散了几分,大家也笑着与她打招呼。
寿字旁边,一侧竖写着同样烫金的四个小些的字:甲鹤寿。
这红包也气派,就仿佛是缩小款的寿匾一般,红纸上头印着一个烫金大寿字,旁边则是写着松鹤延年。
“老头子,这可是暗纹绣缎呢,回头咱们一人做一身过年衣裳。”老太太可是去过周家的人,认得这种料子,不便宜呢。
“燕娘是个舍得的,又是好料子,又给了银钱,也难得她一番心思了。”林老爷子也走过去看了看,夸了起来。
“嗯,燕娘懂事。”林老太太满意地道。
这时,院子里又传来热闹的寒暄声,听动静应是周家人到了。
老俩口连忙把东西收好,出屋锁了门,走到院子里看了一眼,便匆匆回到正屋去,都坐在寿匾下桌旁,等着闺女和女婿带着孩子们进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