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林燕娘却记得小时候听过的一件事情。爹曾经借给大伯二十两,后来又被大伯退回来了。
结果堂嫂却只顾着不高兴,觉得伤了面子,似乎并未思考过她的话。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老太太并没有去过关内,只是听老爷子回来说起,自是满心向往,仿佛进了关就是大户人家老太太了。
人情上,她自然要给大伯定心丸,但话却不会说得这么满,就如那天当着堂嫂的面儿,她就把何家给钱少了的话明着说了。
大约是这趟进关看到了好形势,因而心里很是活跃,特别想让儿子进关吧。
“以后我们开分铺时,再安排他掌柜,或是我们把现在的掌柜安排到别处也行,这个都是以后的事情,总之机会还是多的。”
而大伯的师兄弟们自己凑到了一些钱,就在镇上开了个小一点的木工作坊,而大伯因为拿出来的钱不够其他人凑出的那个数,就被师兄弟们排挤出来了。
“只不过这事儿也不能太急,毕竟你堂哥是他岳父一手带出来的,咱们也不能学了艺就跑人,那也太无情无义了些。”
瞧瞧周家,不管是在镇上还是在关内,镇上铺面都是请的掌柜,并没有自己亲自守着。
后来多找了几次还被林玉娇避见了,然后周家还有人说闲话,骂他穷酸跑来找主母打秋风呢?
这次连那爱闹事儿的妇人都没有冒头,可见大伯下了多大决心。
林燕娘心里另有打算,嘴上却是这么说着。
那时林玉娇已经在周家掌家了,大伯去找亲妹子借钱,结果没有借到。
“我们关内的酒楼掌柜,堂哥怕是赶不上了,但管事还是可以的,堂哥能独力掌下一间酒楼,对管事一职自然也能胜任。”
后来他想要与师兄弟合伙在镇上开家木工作坊,若是直接卖家具会更赚钱。
而堂哥至今仍在守着镇上酒楼,只能说他重情义,为岳父消除后顾之忧。
如果堂嫂仍以何家人自居,而没有身为林家媳妇的自觉,大伯的意愿不一定会顺利达成。
也由此可见,何掌柜的经营没问题,但思想还是太守旧了。
而大伯也不曾再提过一句,就仿佛这件事儿真的不曾发生过。
听说后来林玉娇回娘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偶尔回来也只字不提借钱这件事儿,也不曾问过大伯的作坊到底什么情况,就仿佛没有发生过这件事儿。
林富贵说到这里又叹了口气,便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当然这也是现在,是她嫁了个有钱更有势的将军,才能有这样的条件对家人大方。
若云三只是一个普通的关内汉子,如他当然谎言说的那般,那结果又会变得不一样,最多就是他们进关自己奋斗个几年再说了。
而现在,她也乐得做个大方人。
吃了饭,大家就要回去,林富贵本要喊林平安留下,谁知老爷子却阻止了。
“老二还得回去登记村里要做伙计的名单呢,我也去帮着把把关,不是本份的可不能要,咱们帮人是情份,可不能让人当冤大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