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智道:“方丈指点,确为至理。只是小僧生性痴顽,闭关四十日,始终难断思念良友之情。慕容先生当年论及天下剑法,深信大理天龙寺‘六脉神剑’为天下诸剑中第一,恨未得见,引为平生最大憾事。”本因、本参、本相、等四僧都心动起来。只是现场有枯荣大师在,所以他们不便说话。只是都觉得这买卖划算了。
鸠摩智双手合十,说道:“佛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拿了《六脉神剑》自己不看,只是去烧。而且还白送你少林的七十二绝技。天下有这等便宜的事。若还要拒绝那简直就是没有脑子了。
世尊释迦牟尼当年在拘户那城婆罗双树之间入灭。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一面的两株树都是一荣一枯,称之为“四枯四荣”,据佛经中言道:东方双树意为“常与无常”,南方双树意为“乐与无乐”,西方双树意为“我与无我”,北方双树意为“净与无净”。茂盛荣华之树意示涅槃本相:常、乐、我、净;枯萎凋残之树显示世相:无常、无乐、无我、无净。
枯荣大师说道:“善哉!善哉!大轮明王驾到。你们练得怎么样了?”
张辰一喜,将手伸了伸,周围的人还在用功之中。他正打算出去吃个饭。
张辰这时没坐位,便站在保定帝身后。
鸠摩智这时继续道:“贵寺赐予宝经之时,尽可自留副本,众大师嘉惠小僧,泽及白骨,自身并无所损,一也。小僧拜领宝经后立即固封,决不致私窥,亲自送至慕容先生墓前焚化,贵寺高艺决不致因此而流传于外,二也。贵寺众大师武学渊深,原已不假外求,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少林寺七十二绝技确有独到之秘,其中‘拈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三项指法,与贵派一阳指颇有相互印证之功,三也。”
那鸠摩智双手轻轻击了三掌。门外两名汉子抬了一只檀木箱子进来,放在地下。
那本参、本观等人最后又再温习一遍剑法图解。才将帛图卷拢收起,都放在枯荣大师身前。
保定帝这时忽然出声道:“誉儿,待会激战一起,室中剑气纵横。大是凶险,伯父不能分心护你,你到外面走走去罢。”
他的话很让天龙寺众僧动心。
张辰道:“是。”弯腰走到枯荣大师身前,盘膝面壁而坐。枯荣大师坐得比较高,所以能将张辰的身子都遮住了。
本参等人都是有道高僧,皆知大轮明王此来非同小可,此是千年古寺,生死存亡之战。
他袍袖一拂,箱盖无风自开,只见里面是一只灿然生光的黄金小箱。鸠摩智俯身取出金箱,托在手中。
几个僧人都未敢说话,那本因方丈最后向枯荣长老的方向说道:“虽不纯熟,似乎也已足可迎敌。”
这《六脉神剑》,理论上是当年无崖子探过的。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而没有成功。
枯荣大师,“大轮明王博学精深,果然名不虚传。一见面便道破了我所参枯禅的来历。”
这少林的七十二绝技我倒没多想。现在既然遇到了自然得留下来。虽然自己不练,但看看也能增加见识。又可以传之于其它人。少林寺的藏经阁等于都在我这儿了。
枯荣大师数十年静参枯禅,还只能修到半枯半荣的境界,无法修到更高一层的“非枯非荣、亦枯亦荣”之境,是以一听到大轮明王的话。便即凛然,说道:“明王远来,老衲未克远迎。明王慈悲。”
再说。段氏为大理一国之主,一百五十余年的积蓄,还怕少了金银器玩?”
当然这是各人私下的念头。
实在学习时间太短。
他说不白拿,自然是要东西换。所以堂上的本因等人都在心中暗暗摇头。心想,你再有价值的东西,我们还能把祖宗留下来的武功秘籍给你?。
张辰在角落里看了,心中也感慨鸠摩智懂包装。若他是生在后世必然也是个推销大师之类的。光看这盒子就知道东西不便宜。
大轮明王鸠摩智道:“天龙威名,小僧素所钦慕。今日得见庄严宝相,大是欢喜。”但语气中恐怕殊无钦慕的意思。
本因方丈道:“明王请坐。”鸠摩智道谢坐下。
张辰终于又听到耳边传来一声提示,“恭喜,你修练《六脉神剑》达到了第四层,你的剑法专精+12.”
说着站起身来,说道:“小僧当年不过是兴之所至,随意涉猎,手习甚是粗疏,还望众位指点。”
保定帝又是感激,又是放心,适才枯荣大师以枯禅功替自己落发,这一手神功足以傲视当世,要保护张辰自是绰绰有余。
但他在这里是所有人的主心骨。将张辰留在身边看顾。表现出轻视对方的傲意,自能有效提高其它人的信心。
这样一直练到了第二天早上。众僧用过斋饭。又继续用功。到当天的下午两点左右的样子。
只听鸠摩智续道:“小僧现愿将这三卷奇书,与贵寺交换六脉神剑宝经。若蒙众位大师俯允,令小僧得完昔年信诺,实是感激不尽。”
本因等高四大高僧心里却在想:“我等方外之人,难道还贪图甚么奇珍异宝?
而且土蕃和大理南疆相邻。保定帝每年专门派重兵驻扎在土蕃边境。紧加防范,双方实为关系其实十分微妙。
鸠摩智道:“小僧年轻识浅,所言未必能取信于众位大师。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三门指法,不妨先在众位之前献丑。”
一是《降龙十八掌》,一为《打狗棒法》,另外的就是大理的《一阳指》和《六脉神剑》。
便在此时,张辰鼻端忽然闻到一阵柔和的檀香,跟着一声若有若无的梵唱远远飘来。
不去正式的会客地点。却叫大轮明王跑到偏室来见自己。是一种心理上的优势选择。对方若是同意来见枯荣。则说明对方自承低人一级,气势上先就弱了一级。
牟尼堂中个个是毕生研习指法的大行家,又都是指法大行家。现场一看之下,都知道对方给的是真正的七十二绝技。心中念想更是激烈起来。
他还要再说话时。
枯荣长老此时说道:“很好!本因,我不想走动,便请明王到牟尼堂来叙会罢。”
如来佛在这八境界之间入灭,意为非枯非荣。非假非空。
张辰听他话里说了个,“虽不纯熟”又加了个“似乎足以迎敌”。这两个前后十分自相矛盾的话。
就算是少林高僧,知悉少林七十二门绝技的要旨,已然令人难信。至于连破解之道也尽皆写出来了,那更是不可思议了。
这种外表,倒真是个有道高僧的样子。与电影电视剧中的那种大卷毛发型,大耳朵,光半边膀子的反派造型全然不同。
原作中保定帝带段誉来天龙寺,他是为了治段誉的真气吸入过量症状的。但当时的枯荣甚至不允许本因等人损耗真气相救段誉。
另一个声音道:“有劳方丈领路。”
心知这几人此时都心中都没谱。
本因方丈应道:“是!”走了出去。
枯荣让张辰坐到他面前的举动,其实是一种稳定军心的技巧。若他真的有把握,就不会摆什么剑阵了。只以《枯荣神功》迎敌就是了。没有这样作,显然是没有把握。
本因方丈道:“师叔,明王远来,其意甚诚。咱们该当如何应接,请师叔见示。”
以他的话,其实是已经同意了。若鸠摩智愿意等待。多等个几年,等枯荣大师老死了。再来换,由本因方丈作主的话。
估计是能换成的。
但那枯荣大师还活着,自然就成不了。他当场反问本因说。“你的《一阳指》练到几品了?”
本因当场都哑声了。
枯荣大师,“我们自己的一阳指,都没练好。还要七十二门其它的武功作什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