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的家族在青神县有一定的地位,这得益于有一个朝廷高官庇佑下发展起来的商业巨头。
张家的酒坊在西街,周毅也是不久之前才知道的。
“看来你做了很多功课啊,这都被你知道了。”张仲无奈地说道。
周毅嬉笑道:“你这是什么意思,咱们俩难不成我还能不知道你做了什么生意不成。再说了,我就是问问,又不要你的酒,说不定我还能够帮你改进点什么呢。”
“改进?难不成做酒你也会?”张仲瞪大了眼睛。
周毅微微一笑:“略知一二。”
张仲突然笑了,他想起来,前段日子酿酒坊似乎还真的有人来反映过一个问题,既然这周毅如此大包大揽,让他去试试也不错,问题解决了万事大吉,解决不了还能嘲笑他一下,挺好的。
“最近一段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酿造的酒似乎有些不清亮,含有絮状物,你说这是个什么情况?”
“不不不,这怎么能是奸商呢,我现在是在和你商量,公平交易啊,你懂不懂?公平,讲究的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哦不是,这个形容不恰当,是一个愿买一个愿卖。”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先是浸米,蒸煮,然后加酒曲发酵,再压榨成酒糟,然后澄清,将酒液过滤出来,这就是这个时候酿酒的步骤。
“话不是这样说,生意上都这样,很多人都不顾及情面的,顾忌情面才来损害自己的利益,我想大部分人都没有那么高尚。我们进去看看,你们是怎么酿酒的。”
张仲说:“你说的是清酒,清酒之前我们也做过啊,但是很多人都说那种酒割喉咙,所以销路并不太好,虽然有些人喜欢,但是那都是少数,对于我们来说并不赚钱,因此也就没有机修做了。”
在我国,以高粱为原料蒸馏白酒诞生于南宋,正如俗语所说,“好酒离不开红粮”,驰名中外的中国名酒多是以高粱做主料或做辅料配制而成。高粱籽粒中除含有酿酒所需的大量淀粉、适量蛋白质及矿物质外,更主要的是高粱籽粒中含有一定量的单宁。适量的单宁对发酵过程中的有害微生物有一定抑制作用,能提高出酒率。单宁产生的丁香酸和丁香醛等香味物质,又能增加白酒的芳香风味。因此,含有适量单宁的高粱品种是酿制优质酒的佳料。
两人来到酿酒坊,这酿酒坊和所有的商铺一样,采用的是前面商铺售卖,后面作坊加工的模式,周毅他们到来这里的时候,客人并不是很多。
宋代是我国古代酿酒较为发达的一个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稳定,人们对酒的需求程度不断增加。酿酒界十分注重改良酒质,经常推出新型酒品以适应市场;而以分散经营著称的家庭酿酒也在全面提升自己的酿造水准。经过两宋300年的演变发展,中国酒业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听你这么说,好像有点道理,好,我动心了,那你打算怎么个卖法?”
周毅正准备说你为什么不用红薯呢,但是想一想,来到这里这么长的时间了,似乎没见过红薯,所以现在红薯应该还在美洲。于是他说:“那你为什么不用高粱呢?”
垄断什么的利润最丰厚了,听了周毅的这话,再看看他脸上奸笑的表情,张仲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这根本就是坑死人不偿命的节奏啊。
“割喉咙?那肯定不应该是酒的问题,你们那清酒也是用米作为原材料的?”周毅问道,割喉咙指的是酒下嘴后对喉咙的刺激性,有些人喜欢温柔绵软的,喝的时候像水一样温和,而有的人又偏爱这种“割喉咙”的快感,比如烧刀子酒。
看着他脸上的表情,张仲说道:“我怎么闻到了一股子奸商的味道?”
“米啊,难道有问题么?”张仲很是奇怪,这酿酒不都得用米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