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本月十日于归,荷蒙厚仪,谨订于是日下午五时淡酌候教。席设仙鹤楼,恕不介催。周有财顿首……”考试之后,试卷将会进行密封,称之为糊名,因此改卷者不知考生为何人,必然无法徇私,更有甚者,还要进行交叉审核,更减少了舞弊和误判的几率。考中之人,便会有好几个官府的队伍举着写有考中者——也就是举人,的匾额,从成都出发,分成几条线路前往考中者家中道贺,称之为放榜。
来到北宋一年的时间了,自己到底改变了什么?是那屋顶上的烟囱?还是名下大把的钱?
每个人给了五贯的行脚钱,又招呼了一顿丰盛饭食,这才用马车送他们走,皆大欢喜。
周毅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整个人都好像是被齐天大圣释了定身法一般,动也不会动了。
举牌子和敲锣的自动分开两边,下面三人中间那个出来,见周毅一表人才,微微点头,道:“你便是周毅周恒之?”
放榜的队伍正前方一人,穿着红黑相间的官服,双手擒着一块牌子,上书放榜二字。随后两人抬着一面铜锣,十步一响,乃是定制。再后面,便是拿着名单的三人并排而行。
其实府试到殿试中间间隔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周毅担心的问题很快就有了答案。
“于归是啥意思?”念完后,周敏不解问道:“周财主的闺女怎么了?”
大家都纷纷侧目,周毅不由得红了老脸,微微低头,要是让人知道他交了白卷,也不知道这些人会作何感想。
但是事实却是,这些人还真的就走到了周毅家门口,停了下来。
回头看了她一眼,周毅周到队伍面前,微微挥手,打招呼说:“嗨……”
“……”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其实,放榜的队伍还没进城,大家都已经得到了消息,毕竟考中举人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一个县里若是每一次科举都能够出一个举人,那绝对是在科举史上留名的存在。今年青神县居然出了举人,自然让人瞩目。
眼看着队伍距离自己越来越近,周毅也慢慢瞪大了眼睛,周敏却是欢喜得又叫又跳,仿佛还是个四五岁的孩子一般。
周敏推了周毅一把,嗔道:“哥哥这个时候就发呆了,你都中举人了,赶紧上去招呼啊。”
过了一家,有学子的,眼色便暗淡一分,随后摇头叹息,看来自己又白忙活了,于是没了兴趣,转身回屋,或是喝闷酒,或是化悲痛为力量,不一而足。
周围的人爆发出欢呼声,有人拿出鞭炮来放,周胜自然欢喜得浑身打摆子,打发人去买了一大堆鞭炮回来堆在门外,放个不停。
水车转悠起来,那些竹筒浸入水里的时候装上一些水,转动到高空之中,水倾泻而下,直接用桶放在预定位置即可,因为是水流驱动,无需人力,几乎可以看做是一台自动机械。
“正是。”周毅又让周敏去拿了自己的名帖来给众人看了,随后抱拳鞠躬道:“学生周毅恭迎诸位大人,请寒舍就座。”
炊烟袅袅,到做晚饭的时候了,一个姑娘挑着水桶唱着歌,到山脚下的一条小河来装水,这条小河就在这里汇入岷江,周毅觉得它的长度还不到两里。
到了傍晚时候,周毅竟收到六份请柬,这让周敏很是兴奋。加之她最近识字不少,存心显摆,便打开一份念起来:
但是又不好拂了妹妹的兴致,便只好被拽出门,往道上去等着去了。
他展开一份名单来,便开始念道:“兹今有青神一县,得皇恩佑,为大宋效,天降英才,周氏毅,恒之,满腹经纶,不负众望,举人高中,特放此榜,勉励贺之,望再接再厉,勇攀高峰,不负厚望……”
“十日不就是明天么?”周敏忽闪着大眼睛道:“怎么现在才请我哥?”
“这是临时下的请柬。”周毅笑道:“谁让你哥中举了?”
“原来如此,还真是势利眼呢!”周敏撇撇小嘴,翻开下一份道:“‘小秦淮’是哪里?他们家闺女出阁,怎么还要请客吃酒。”
“……”周毅登时无语。小秦淮虽然没过去,但是明代的秦淮河可是很有名的,因此推理得知那是县里数一数二的窑子……
“咳咳,”周毅将那请柬一把夺过来,团成一团骂道:“小孩子瞎看什么,是要长针眼的。”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