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顷间,老狐狸便消失于宅中,不知去往何处。
牛魔王说道:“我方见你能如何逃去。”
说罢。
牛魔王弄风,朝着老狐狸那边追了过去。
那陈太公瞧见牛魔王本相,已是吓得跌在地上,不知所措,见着牛魔王离去,方才能走动,颤颤巍巍的站起来,正是转身要逃。
然不待其走掉,忽有声响自后而来。
“那陈太公且慢。”
陈太公回首张望,但见有数人朝他走来,陈太公慌了神,只以为这些人又是如牛魔王那般,是一些妖怪。
陈太公如何敢停留,不顾呼喊,转身而逃,竟是片刻间便是逃出宅中去。
真人等一众走来,见着陈太公离去,相视无言。
惠岸行者走出,说道:“师父,真人。可要我前往,将之捉拿而来?”
观世音菩萨望向真人,正是要询问真人之意。
真人摇头说道:“此间之事,我已悉数知得,此陈太公恶业我亦明得。不必再劳烦尊者前往擒他,放他去便是。”
观世音菩萨笑道:“真人意欲何为?”
真人说道:“天地自有其数,作恶者,人间难报,但落入阴曹,该受的惩戒,半分少不得。我有法旨落阴曹,十代阎君定会秉公处置此事。故不必在陈太公处久留,待牛王将那妖邪擒拿便是。”
观世音菩萨笑着点头,未有再言。
一众在此等候些许,便见牛魔王到来。其弄着狂风而至,见着真人,即是拜礼,说道:“老爷,老牛下手重了些,将那妖邪不小心打杀去,但却问出其来头用意。”
说着,牛魔王即是将他所打探的消息,悉数告知于真人。
此老狐狸乃是白龙山中潜修的一妖怪,唐时因吃了人,堕入邪道,往后常常害人性命,成了气候,因偶然见得白龙山上徐州鼎,心起窃取之念,又因神鼎了得,他若近身必教神鼎镇杀,恰逢此时,有白龙庄陈太公心起邪念,故寻上门,提出有方法助陈太公成菩萨,口中言说是取四物相助,实则是取四物‘污秽’,要用来污了神鼎,教神鼎弱些,好为己所用。
真人得知后,只是点了点头,未有多言,望向菩萨,说道:“菩萨,此间之事,当是作了,我当去往取得徐州鼎,菩萨与我同行,亦或归去?”
观世音菩萨说道:“自当与真人前往。此徐州鼎收取,真人可要再去收取兖州鼎?”
真人说道:“自当要再去收取兖州鼎,此方九鼎,却该归位。”
观世音菩萨说道:“我陪同真人同往,真人可愿与我同行?”
真人笑道:“有何不愿,能得菩萨与我一道前行,乃我荣幸也。”
菩萨笑着应答。
真人遂朝白龙山上走去。
菩萨等一众紧随其后。
不消多时,一众即是走入白龙山中。
真人入白龙山,似有感应,望向山中,说道:“吾今既至,徐州鼎胡不归其位,更待何时?”
说罢。
忽有微风吹拂,无量神光自山间而出,照映诸天,徐州鼎伴风同行,宛若柳絮般,轻飘飘的落到了真人身前,似往日的万斤之重皆是虚妄般。
真人伸手一过,徐州鼎即是落于其手中,化作一小鼎,温顺不已。
真人接过徐州鼎,即知徐州鼎之能,此乃‘生息’之效力也。此鼎可滋养万物,抚平创伤,安魂息争之力,乃一温和之鼎。
真人得知此鼎效力后,笑道:“此鼎温和。”
菩萨说道:“今真人已是齐八鼎矣。再是走上一遭,取得兖州鼎,真人便可得之九鼎,自昔年禹王归位,为水官大帝,九鼎散去后,从未有归位之时,今终与真人手中归位矣。”
真人笑道:“尚未归位,祝贺之言,却不必提及,待九鼎果真归位,再是言说不迟。”
菩萨说道:“既如此,我等今当是前往,寻得兖州鼎。”
真人说道:“劳是菩萨与我同往。兖州鼎如今便在兖州一河中,但我等前往,其必是现身来。”
菩萨应声。
一众遂是驾云,朝白龙山外而去。
……
却说白龙庄一民居之中,陈太公逃至此处,派遣仆人去打探家中,以观真人一众可有离去,再仆人回禀,真人一众早已离去后,陈太公方才有些安心。
但陈太公仍是不敢轻易前往,唯恐真人一众未有远离,故其夜里在民居安寝,绝不敢离去。
夜里,陈太公安寝后,只见那床边有两人,其拿一张批文,上有‘陈丹’二字。
两人走近身,细细观望,一人问道:“我二人领批而来,可莫要勾错,惹了祸端,确定是此人否?”
另一人说道:“绝不曾有错,便是此人。”
两人说道:“既如此,且将此人勾走,去森罗殿会审。”
两个勾死人即是将陈太公的魂灵儿索了去,踉踉跄跄,朝着地府而归。
那陈太公迷离糊涂,如何知道自身处境,其却是今日受惊过度,故不知勾死人将其勾走,待是缓过神来,便是瞧见那前边已是有座城关,上书‘幽冥界’。
陈太公唬得大惊失色,急是说道:“我这是在何处!你二人乃何人,怎个将我带来此处!”
勾死人不语,只是扯了扯链子,要将陈太公带进去。
陈太公如何能从,奋力挣扎,不愿入得幽冥界,恐是入得,便再无回头路可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