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有一个文臣的汪兆麟,此刻却是已经成为了何陵的副手之一,他的执政能力很强,对数字也非常敏感,学习能力也非常强大。难得的是他已经身居高位,但依然没有忘记学习,只要是救世军里面特有并且外面没有的知识,他都仿佛海绵一般,非常贪婪的吸收着这些知识。至少,从龙之臣必然会有点优待,后期建立了专门的专业军事学校之后,再提拔上来的军官,可就没那么走运了。
行政执法可不能是过家家,关系到千万人的温饱甚至生存问题,不容有失!
三人的培训已经完毕,他们正在开始与刚刚征召入伍,并且初步训练完毕的士兵进行磨合。剩下的时间里,这些士卒要如何操练,具体要怎么指挥和统御,这就是他们的问题。只要不违反救世军类似宪法一般的军规总纲,以及细部军人守则,张弘斌对其他的东西还是放得很宽的。
说来讽刺,在后金杀来的时候果断投降,但是在屠杀自己人的时候,却是一点都不手软,一点同胞之情都不顾。
昔日陈胜吴广,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推翻了华夏的血统贵族论,这就使得若帝王没有一个手段控制并且压制住百姓的思想,那么在这句话的号召下,就算是盛世太平的时代,也会有人站出来试图颠覆政权。
救世军目前就占据了陕西的四府之地,严格来说就半个陕西。而大明依然是那么的庞大,单独应对或许都已经非常的疲惫,若是后金联合蒙古自北方直接入关杀过来,那应对起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再则,直接对大明友善,大明可未必会对自己手下留情,若真的后金南下,说不定背后捅自己刀子的势力里面,必然就有大明。
张弘斌已经决定,过一段时间,就和他专门谈谈话,若是他愿意就下放,若不愿意就继续工作。但评比的时候若是差评,那么该开除的还是会开除,这没什么好商量的。
“半年内可以拿下陕西,你的礼物我也很满意。边市可以开放,但出售什么不出售什么的权力在我这里。当然,我这里还有一批不错的货物,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张弘斌想了想给了答复。
张弘斌很想说:“大明是大明,外夷是外夷。在面对外夷的入侵的情况下,哪怕是两线作战,都不能够便宜了外夷。”但是他也知道,这种大话必须是建立在自己有着绝对的主动权和实力的情况下。
其实这也是他的聪明之处,他已经看出了救世军的治国思想和大明完全不同,想来一旦夺得江山,只怕是不会再玩大明的那一套的。换言之,若以大明的办公模式和个人操守来行事,最后只能被淘汰出局。想要不被淘汰的结果,就是不断的学习再学习。
不过此刻他不是来施威的,而是来交朋友的。
后金的使者,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千里迢迢来到了西安府,居然以外交使臣的身份,堂而皇之的来到自己面前。若按照张弘斌的本心,他是不希望接待这样的使者的。但是汪兆麟和柳如是都说了同一句话:“我们现阶段最缺的就是朋友,同时我们有着共同的敌人。”
所有人在干什么事情,张弘斌都看在眼里,既然何陵年纪还小阅历差,就先在基层磨练一段时间,然后再回到核心来工作最好。尤其在基层工作的话,他应该也会有时间去学习了。
“可以有这三类物资,但每年能够交易多少,由我说了算。别问为什么,铁锭这点在我们这里也缺。很多建筑很多器械甚至很多武器都需要用到铁,在我的需要满足以前,我是不会大量出售,这点你必须要理解。”张弘斌不容置疑的说到。
这这方面何陵就差了一些,或许是太年轻就身居高位的关系,他已经停止了学习。这不怪他,一个政权草创,很多事情都需要他负责,偏偏他的年纪还小,社会阅历不丰富,他担心自己犯错,所以每一件事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出错,这就直接导致事情的完成效率不仅不高,而且他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学习。
“结盟,五千匹马,三千头耕牛和三万头羊,这是结盟的礼物。作为代价,希望救世军可以在半年内,打下整个陕西。同时,可以开放边市!”罗福没有废话,只是直接进入了正题。
只是现在,张弘斌需要担心的是不是这个,而是眼前的这个客人,通过专业的外交渠道来到长安的客人。
“如此也可以,但茶叶是食盐的分量必须要足够,否则我不好回去交代。”罗福想了想点头说道。
“这两点自然不会缺了你的!”张弘斌哈哈大笑。
茶叶空间里面有足够的货物,都是山寨货,添加了不少的香料,而且还染过色。这种玩意若不怕吃坏身体,张弘斌介意大批大批的出售。至于食盐,超市也有,不过为了利润最大化,张弘斌不介意学习一下大明的官办售盐的习惯,在里面掺入一定比例的沙石。也别抱怨什么,比率比大明官方的要少得多,再加上是精盐,不会吃亏的。
双方就这样简单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罗福知道张弘斌不待见他,拿到密约文书就告辞了。
回想罗福许诺的那些物资,张弘斌不由得感慨,果然盟友这玩意,在特定时候还是必须要的,不管对方是谁。至少,大明不会给他们任何马匹牛羊,尤其是优秀的战马。而这点,后金和蒙古可以给自己。
也罢,且虚与委蛇一段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