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张弘武在北美洲开疆扩土,每年不知道为共和国拉回多少是金银财宝,各类香料土产;那年,张才在越王岛大杀四方,整座越王岛怎么看都已经成为了共和国的领地。
那年,有太多太多的事情,但这些事情都和大明和大顺没什么关系。
大明那年,在忙着从倭岛拉回自己的战争红利,却没办法把这个红利变成战争潜能。
大顺那年,在忙着对领地内的世家和豪族进行整顿,打算彻底来一次大改革。但是缺乏对改革有深入认识的人才,再加上李自成麾下的文臣本来屁股就不干净,以至于改得乱七八糟,他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这点,至少暂时如此。
有一点,两个势力都是共同的,就是看到《日报》不断描述共和国在外面的世界,创造出了多么多么大的利益,收获了多么多么大的地盘,看得就叫人眼红。钱财物资,谁又曾充裕过?
改革需要钱,而且是大价钱。偏生改革需要开化民智,李自成的身份又不允许他开化民智。为什么?只因为他干了那么多的缺德事,真要开了民智,别人第一个让他下台。比起一帮变成狮子的刁民,还不如一群愚昧的绵羊看着舒服。
但若是不开民智,就算官办了一大堆的学院军事学院,又派了一大堆以前的地主士绅的子嗣过去学习,到头来其实和没改革有什么区别?李自成就是想不明白,他也不想想明白。
大明却是彻底的改革了一番,好歹是做到了民智开化,他们有别人无法相比的优势,那就是正统的名分。
但别人真要算的话,那也无可厚非,因为两年下来,大家已经认可了这种钞票的存在。最重要的是,这钞票的购买力一直很坚挺,银行也有足够的金银可以兑换,故而大家索性也是放心使用。也正因为大范围使用了,华夏银行才要求在大明开设分行。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黎落有白水三友作为后盾,有什么可以适当咨询一下,只要不牵扯到机密,对方是愿意回答的。但是其他三人,林松已经成为了公安部副部长,听说下一届他就要升级为部长,论抓贼搞治安他行,经济就算了;关刀很少能够联络得到他了,他已经是华夏科技研究院的副院长兼院士,每天都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最后就是墨染,别人很快就要成为国会总理,相当于副议长级别,论治国他懂,论经济他算是半个外行。
还好,这样的人已经几乎没有了,改革还是很成功的。
当时似乎也有考虑过自己铸造一批钱币,但是考虑到技术还达不到那个程度,最重要的是发行的新货币到底能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都不知道的关系,所以索性也就搁置了。
那一瞬间,崇祯似乎明白了,自己这里太讲究法律了。一切都学习对方的治国模式,以至于实行了依法治国的手段,最重要的还是给监督党一个实行权力的前提。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就算是共和国,也暂时没办法拥有这作为华夏正统的名分。
崇祯真不知道要如何对付共和国了,他觉得自己的国家,似乎在一点点的脱离自己的控制,偏偏这并非是政治和军事上的过失,是在所有大明官员最看不起的经济领域。
奈何崇祯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老对头居然也发行了纸钞,却是不知道会落得个怎么样的下场。
不知不觉,这些硬币就有了泛滥的趋势。
银行开不下去了,纸钞是没法发行了,最重要的是市场上对方的纸钞果断变得更加的泛滥了。
再然后,随着福利彩票的风靡,市面上的钞票就变多了起来。这薄薄的一张纸,居然就代表了等价值的金银铜币。
但若是要禁止也不太可能,无他,前些时候忙着对付倭国,对付大顺,结果忽视了对金融的整顿。实际上以前大家用不是金银就是铜钱,就算含量不一样,好歹也有一个换算的比率。
“爱卿,你说我们也开设一个银行,同时也发行属于我们的货币怎么样?”崇祯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合并,与大顺合并。借助他们的狠辣,借助他们的势力,联合成为一个强大的个体,确保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与共和国形成对峙的局面。须知,我们占据中原和江南,这里是最大的财富和人才出产地,怎么都比共和国那偏远山区厉害。自古哪个皇朝不是占据了中原,最终才成就王霸大业的?偏居一地就打算打赢我们,共和国还是存在一定隐患的。只是我们和大顺一直打来打去,元气大伤,对方却是趁机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上不断压榨我们,从中取利,我们到最后鹤蚌相争,他共和国渔翁得利而已。”黎落终于是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说!”崇祯仿佛做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兴奋的说到。
谁都知道,是某个卑鄙的势力在玩弄金融,但崇祯真心想要哭,哭自己为什么就没有一个懂金融的。
崇祯真的怕了,他迷茫了,自己要如何对付共和国这个伪朝?
一年下来,宝钞依然坚挺,但是似乎开始充斥着整个华夏大地;两年下来,崇祯也发现自己收上来的税金里面,居然混有不少的纸钞。全部拿去银行兑换,好歹可以兑换一批金银铜币回来,但是要收取一定的火耗,算起来真的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