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的老韩,想必非常矛盾。
既希望《风声》不出事儿,毕竟中影有投资,他也有出演,而且没少为这部戏站台。
又希望《风声》出点事儿,这部戏再好也是刘景的戏,《建国大业》才是他的。
还不希望《风声》出大事儿,别和他争夺票房记录就行。
“你怎么来了?”
散会之后,大家各忙各的,高指挥比刘景忙。
刘景回到办公室,愕然发现张敏正在里面。
“哦,这是不欢迎啊。”张敏欠着身子,正在照镜子。
《风声》上映,对整个公司来说都是大事。
张敏也很重视,几天前带着小雪回燕都,亲自督战。
战备准备好了,就等着开火,没想到第一枪先打到了她身上。
“好像跟没事儿人一样。”刘景嘀咕。
“内奸找到了,桌子上有资料,你自己看吧。”
张敏继续整理头发,刘景觉得很整齐,但她似乎觉得有些乱。
生完孩子之后,她一直保持着短发。
短发齐耳,配合她倔强的脸庞,带着一股凌厉的气势。
“这么快。”刘景惊讶。
“这又不是警察办案,嫌疑人就那几个,很容易破案。”
案子破了,张敏没有丝毫欢喜之色,只有忧伤和失落。
“林秀娥,1960年出生,粤省莞城人。有子女四名,大儿子林生……”
办公桌上,放着几页资料,刘景翻开刚念几句,非常惊讶,“这是林姨吧?”
“嗯!林姨是真的姨,不是外面随便找的阿姨。她是我妈的表妹,比我大八岁。小的时候,我和她玩的最好。那时候缺吃缺喝,有好吃的她不舍得吃,总是给我留着。”
张敏还在镜子前,收拾完头发,又在收拾耳坠。
“不管你怎么做,我都支持。”刘景轻叹一声,站到她身旁,轻轻拍着肩膀。
短短几年,张敏遭到亲人两次背刺。
第一次是在米国养胎的时候,很多人传她得了绝症。群众还在吃瓜,至亲还没有动静,三大姑八大姨之类的亲戚坐不住了。跑到张敏经常住的几个地方,更有甚者跑到公司,说什么帮张敏看着产业,省得员工中饱私囊。
刘景有次都气笑了,她的堂侄找了过来,说什么刘景侵占张敏的财产,还让刘景盘点张敏在春秋的股份,准备找个大老板卖掉。
煞笔都干不出的荒唐事儿,她的那些亲戚都做了出来。
那时候这名叫林秀娥的,逮着这些亲戚骂了好几顿。也是因为这个举动,张敏雇佣她当保姆,把小雪交给她带。每月工钱可不少,张敏都是几万几万的开。
三个月前,林秀娥提出辞职,回家带孙子。
这理由很充足,阿姨再放心,也没有亲奶奶带着放心,何况这亲奶奶还懂奶妈方面的知识。
“今年五月份,林姨回了一趟老家,事情应该就是在那时候发生的。一个月前,林姨她大儿子在广州买了一套房子,全款二百多万拿下。丽姐找人查了她家里人的账户,她儿媳妇账上多了五十万块钱。5月16日,她大儿子、小儿子和大儿媳妇账上,多了五十万块钱。不是转账,存的现金。七月份又收到五十万,八月份收到一百万,全都是存的现金,而且是分散存的。林姨在我这一年多,工资和其他钱,大概有七十万左右。”张敏心中不好受,这是第二次遭到亲人背刺。
三个月收了二百万现金,他家又没有做生意,这笔钱就是证据。
这也说明,幕后那人很聪明,没有转账,而是现金交易。
林姨一家也不傻,懂得分散转存。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是蓄谋已久啊。”刘景感慨,也不意外。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早在去年的时候,魔都坊间就有传言,张敏有个孩子。
那些盯上刘景的人,从这边打主意,倒也是正常操作。
“我和丽姐分析,林姨……林秀娥提供给对方的信息,应该是照片、视频或者录音之类的。”张敏推开刘景,终于不照镜子了。
“分析什么分析,直接问不就行了。”
“问他们是警察和法官的事情,不是我。我们签过保密条款的,既然做出这样的事儿,就得承担应得的后果。今天他们敢曝光小雪,明天就敢做出伤害小雪的事情。我那帮亲戚,得让他们知道利害了。我不介意他们靠着我挣钱,但不能容忍拿我挣钱。”张敏冷笑。
小时候不觉得亲戚多,自从登上福布斯之后,亲戚越来越多。很多不光她不认识,连她父母都不熟悉。
公司成立之初,一些亲戚找上门,想要一份工作,她基本都收留了。
上次传出绝症的时候,她趁机踢走了一些,看来还是没踢干净。
张敏虽然嘴上这么说,私底下还是安排人去了粤省,看看对方手中到底有什么。
“敏总威武。”刘景小捧一下。
张敏轻哼一声,带着不屑和自嘲,“也就是说,小雪曝光只值二百万。她那一家也是胃口太小,张口要一千万,对方也会给。”
“账不能这样算。”刘景哭笑不得。
“怎么不能这样算?刚才茜茜给我打电话,她那边已经准备好了。公关费用一千万,让我给她报销。”张敏脸上带着笑意,还能开玩笑,说明关系还在。如果连玩笑都不能开,这段关系就不是裂缝那么简单了。
“两头吃啊。”刘景喃喃。
“她不会也找你报销了吧?”张敏惊讶。
“两千万。”刘景神色郁郁,茜茜不愁他不给,感觉刚借给舒唱的两千万要飞。
“额,哈哈哈哈……”
办公室中,响起爽朗的笑声,隐隐传出门外,在走廊中回荡。
整个公司的气氛,因为这阵笑声,瞬间轻松了很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