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达:.
“记住你现在说的话。”
到时候不要给老子哇哇叫。
新学期开学前的最后几日,翟达深居简出,每天保持高效写作8小时以上,每日稳定能输出万字左右。
而且是实体文学的万字,可不是网文的万字。
多重外挂加持下,翟达根本不用忧虑“质量问题”,他只需要抓住灵感,去关注自己“想写什么”。
《断指》的进度越来越快,流畅的笔触每日都在书桌发出莎莎声,一旁的卢薇几乎是稍一愣神,翟达就已经翻了一页稿纸。
【文艺少女的笔】都快磨冒烟了。
终于,8月26日的时候,这个难忘暑假的尾巴,翟达完成了自己的三作。
但他没有急着发给娄恩,还准备沉淀润色一下,转而抽出精力,去面对另一件事情。
于晓丽和唐小葵,要回东阳了。
哈城太平机场,翟达将唐小葵抱起在臂弯,精致的裙子,比同龄人更高挑的体型,其实抱着有点显大了。
坐在翟达臂弯,比翟达还高
但不能忽略,这还只是一个不满七周岁的孩子,并且经历过人生破碎的重大变故。
所以唐小葵对家人的依恋,是极其强烈的,这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在作为女孩子,且没有生活压力,好处多一些。
唐小葵抱着翟达,眼眶通红:“哥,我不能在哈城上学么?妈妈也留下,一家人整整齐齐的。”
“哎~这话可不兴说啊。”
翟达笑着给唐小葵抹去了泪珠:“这种大事儿,哪是这么容易决定的,你先回去,安心先上学,时间还长。”
对唐小葵来说,光小学就六年,但对翟达来说,如果不出意外,他下学期就将修满所有本科学分,得以提前毕业。
路该怎么走,他有了些想法,但还未决定。
唐小葵将头埋在翟达肩膀上,一抽一抽的。
翟达叮嘱道:“在家听老妈的话,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寒假我就回去了”
“嗯”
放下唐小葵去和卢薇告别,翟达则抱了抱老妈:“那辆沃尔沃,我回头让人送去东阳,你接上下学也能轻松些。”
“放心吧,这样以后你回东阳也有车用了。”
翟达心说我去哪都能有车用,因为我车可以揣口袋里。
经过长达半年的学习,中年妇女于女士终于拿到了驾照,其实按照驾校的说法早就可以出山了,但翟达坚持不能以小县城驾校的标准。
那有多水他能不知道么当初两条中华就给自己办下来了。
于是让老妈耐着性子继续练习,在哈城两个月,偶尔也会带老妈去荒无人烟的封闭道路练一练。
最终于女士终究是在翟达这里过了关,而不是一个中年“女磨头”。
女司机、磨合期、头一回上路。
翟达也就在哈城为老妈买了一辆沃尔沃xc90,东阳太小买不到什么好车,让于晓丽一个人操办买车的手续又很麻烦。
在国产车尚未崛起的现在,沃尔沃是目前最能兼顾安全的选择,xc90虽然算不上豪车,但也要60万,很可以了。
于晓丽笑了笑道:“放心吧,我会注意安全的,寒假等你回来住新家。”
一个难忘的暑假,终究是结束了。
挥别了母亲和唐小葵,翟达和卢薇对视一眼。
“又只剩我们两个了?”
卢薇点点头。
“偶尔热闹,偶尔清静,人之常态。”
但不管时间怎么推移,她始终在身边,这就够了。
翟达温声道:“偶尔出发,偶尔停留,世之常理。”
卢薇:“有点没对上寓意也很牵强。”
翟达:“呃”
大作家也怕突然袭击啊!我又不是七省文状元兼参谋将军对穿肠
卢薇踮起脚尖,在翟达唇角一啄,露出了珍贵的自动挡笑容:“新学期,一起加油。”
正说着,三个身影迎着走了过来。
“会长!久等了!我们来了!”
翟达望了过去,笑道:“欢迎回哈城,走吧,先送你们回宿舍,晚上一起去研究院。”
来者正是葛巧巧,代号“算命先生”,
以及齐林,代号“飞艇”、孙婷,代号“草莓”这一对儿。
这是他碳化硅项目启动的三个首发助手。
与翟达一样,他们也心潮澎湃,见证了“鸿图os”的腾飞和翟达的崛起,怎么能不兴奋呢!
他们也想跟着会长起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