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黑箱?不存在的!
开学后的第一周,翟达暂时收心,每堂课都去刷个脸,也因此格外忙碌。
老师们也都知道这位特殊,没有多为难,个别几个老师教了翟达好几个学期数门课了。
累计见面时间都没超过10个小时.
师生三场,仍是路人。
第一周翟达还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将《断指》润色了一番后,录入了电子档备份,并且发给了陆思文和娄恩。
出版肯定是出版的,以翟达现在的声望,即便写个儿歌三百首,也能卖出十几万册,但毕竟是全新的题材和风格,凤凰传媒很重视,估计会有许多研读会要开。
至于陆思文,最早就答应过让其先一饱眼福。
时至今日两人作为作家之间的情谊,有点林徽因和徐志摩的意思.等等,这好像不太吉利。
总之,在文学方向上的纽带,一直很强烈。
“.这玩意儿这么贵,好大的代价.”
葛巧巧一手提着裤子,一手举着只有4英寸直径,也就是10厘米左右的透明茶色圆片。
虽然被完好的包裹在玻璃罩皿中,依旧小心翼翼。
就这玩意儿,还没她护垫大,要3000美金!两万多人民币!
接近一个基层劳动力的年收入。
这样的衬底,研究院一次性采购了20片,总价40多万人民币,而且还只是开始,在研发阶段,这东西是个耗材。
虽然作为研究生,她已经接触过一些昂贵实验材料了,但这个依旧让她想吐槽。
翟达帮葛巧巧提了提裤子,看得出不是很合身:“研究所一楼的精酿设备看到过吧?我们攻克之前人家售价30万.当然这个肯定更有技术含量,但终究是溢价太高,挣钱太容易了。”
“所以我之前说过,短期内我们不需要攻克衬底技术,但未来一定要拿下。”
孙婷一边穿衣服一边点点头:“是太贵了,而且我听说他们的技术更新很慢。”
腰有些松,孙婷想要束紧一些,翟达贴心的帮她拉了拉绳子:
“毕竟小众市场,现在能用到碳化硅的太少了,我听说良品率才30%,基本可以说是实验室产品”
三人就这么互帮互助,好不容易才各自穿好了衣服。
葛巧巧和孙婷已经出汗了。
没有任何旖旎,哪怕葛巧巧和孙婷香汗淋漓。
因为他们不需要脱,只需要穿,而且穿的是一种又闷又难看的衣服.
超净服,又叫无尘服。
难看、繁琐、不舒适,做实验就没有帅气的,你让胡歌来,这衣服一套也像派大星。
他们此时,在“碳化硅气相沉淀外延设备实验室”外的更衣室里,即将第一次学习使用这台设备,并且给衬底外延。
葛巧巧穿好了衣服,但感觉松垮垮的,双手在胸前下意识的按压了一下,感觉布料多余到可以再塞进两个西瓜
转头看向孙婷,即便是这种衣服,居然也有明显的弧度心里流下了羡慕的泪水
如果有的选,她愿意用自己本就不多的宝贵身高中的1cm,换一对西瓜.
橙子也可以.
差不多穿完的时候,更衣室进来了一个研究生,是专门来指导他们的,好似研三,名叫陶哲理。
一般研三都专注在论文上了,能被叫来“打杂”,显然不是因为他菜,而是因为翟达面子大。
碳化硅领域足够前沿,当下只有少量航天、军工、工业用电能用到。
哈工大显然是前两者.所以陶哲理水平肯定不差,否则进不了前沿项目组。
对于这些开后门的学弟学妹,他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合适,自己一个打工仔,操什么校长的心,反倒是对翟达这个名人很感兴趣,态度也很好。
“都穿好了?稍等一下,我套一套。”
对比三人,陶哲理就快多了,三下五除二搞定,口中说道:
“有时候人多,还得在衣服上写名字,因为都套上了谁是谁都分不清。”
“做实验挺艰苦的,有时候出来脱衣服,湿了一大半,有些实验室管的松,但咱们今天这设备确实贵,规矩要严格执行。”
翟达点点头,对方还挺负责的,一直在传授一些经验。
“衬底带了么?”
翟达拿出刚才的盒子。
“高级货,英飞凌啊,不过今天应该用不着,熟悉操作罢了,没必要拿全新的衬底.”
最后一步消除静电后,陶哲理带着三人正式进入实验室,由于设备够贵,是单独的一间。
价值1400万的碳化硅气相沉淀外延设备出现在了眼前。
毫无科技感,或者说工业设备本就不追求美感,就是一个四四方方,大概几十个立方米体积的白色“铁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