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鸿微微皱眉,將萧景庆请入屋內,萧景庆亲自將早膳递给秦鸿,说道:“乾爹先吃早餐。”
“太子殿下,此事不能著急。”秦鸿缓缓说道:“若是杀了许小刚,你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
“镇池军会彻底失控。”
“镇池军中高层將领,全都忠於许家,咱们將许家人杀光,镇池军恐怕会比有许小刚在,还要疯狂。”
萧景庆闻言,也有些不满了,开口说道:“乾爹,他都造反了,还不能杀了他?”
秦鸿毕竟掌管著通幽卫,对於情报,以及看事情的眼光,都极为狠辣,他道:“太子,你现在最应该的是安抚许小刚。”
“宣布禁军误闯镇国公府,是禁军个人行为,自己也不知情,然后將相关人员,全部诛杀,人头送到许小刚面前。”
“並且请回陶月兰,许素问,包括姜云……”
萧景庆直接打断了秦鸿的话:“乾爹,不用说了,我自有打算。”
秦鸿见萧景庆完全听不进去,沉默了半响后道:“早膳我已经吃过了,太子殿下还是先回去吧。”
“通幽卫只负责保护太子殿下安危,替您杀人,通幽卫的人都有任务在身,怕是办不到。”
“乾爹,你这样说是什么意思?”萧景庆眉毛紧皱。
秦鸿赶忙起身摆手:“太子殿下,乾爹二字严重了,奴才阉人一个,本就无儿无女,您这样叫,可是让奴才折寿。”
秦鸿也算看出来了,萧景庆没有大智,忍不了一时之气之人,也难成大事。
萧景庆见状,却是阴沉著脸,从秦鸿的住处走出,他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想了想,镇池军赶到京城,最快最快,也得十几天的时间。
到时自己已经登基,京城还有禁军,天启军护卫。
也不是镇池军想打就能打的。
自己担心个啥。
只要登基后,下面有的是人操心著急。
想到这,他心態倒是轻鬆了下来,来到御书房中,並且召来礼部官员,开始研究自己的登基大典。
……
而镇池军的行动,也瞒不住京城內眾多权贵的消息网,一时间,人心各异。
而杜怀安,也在第一时间赶来拜访陈国公府。
“杜大人,老夫都这把年纪了,这些事情,可不是我所能操心的。”陈国公姬靖川坐在客厅內,手中看了一份军情,忍不住摇了摇头。
一旁的杜怀安也嘆息说道:“若是许小刚真带兵打到京城,禁军,天启军应战,这可都是咱们周国一等一的精锐,不管谁胜谁负,对於咱们朝廷,都是莫大的损失。”
“陈国公,要说在军界的威望,您早年间,甚至比许鼎武还要高,不妨由您出面,劝一劝许小刚。”
许鼎武只是在镇池军的影响力足够大,而陈国公姬靖川,却在整个武將界,都是一个传奇人物。
在杜怀安看来,只要姬靖川愿意出面,许小刚或多或少,都得卖他这个面子。
姬靖川隨后將军情放到一旁,端起茶水:“杜大人,老夫可没这面子,人家在前线兢兢业业的对付叛军,並无不臣之心。”
“而太子殿下,突然间派禁军屠杀镇国公府,这上哪也说不过去。”
“人家想要个交代说法,不也是人之常情?若换做老夫,也得这般干。”
“更何况,人家並没有打著旗號造反。”
杜怀安小声说道:“咱们太子殿下做事的確有些激进。”
姬靖川淡淡的评价:“比起大皇子或是四皇子,都相差甚远。”
萧景庆兴许是认为大局已定,皇帝死了,自己是太子,马上又是登基大典。
竟是没有拉拢文官武將,天天在皇宫之中闭门不出,寻常文官武將想要去拜见,还得被禁军拦下,声称太子殿下若不传唤,任何人都不得进入皇宫。
当然,姬靖川也知道,太子殿下兴许是怕有人行刺。
但文官武將,竟是哪边都不拉拢,这问题可是不小。
……
“烧红薯来了。”
拱县的一间小院中,姜巧巧在墙角用一堆柴火,烧了一大筐的红薯,拿著篮子,走出院子,来到街上,看到锦衣卫的人,便发上一个红薯。
姜云则坐在院子內的一个躺椅上,倒是颇为悠閒,京城內的情况,包括西南许小刚带著镇池军赶来京城的事,他都清清楚楚。
“你倒是不著急,我娘都哭红了眼。”许素问坐在姜云身旁,替他剥开红薯皮,餵到姜云嘴里。
“娘亲怎么样了?”
“哭累了,刚睡下。”许素问微微嘆息一声:“娘亲说,咱们镇国公府世代忠良,小刚这样做,会毁了先人声誉。”
“若是他真带兵围了京城,娘亲便要亲自去拦著镇池军,不能做这大逆不道之事。”
姜云愣了愣,倒不算奇怪,毕竟陶月兰这把年纪,会有这样的想法,並不稀罕。
他只是嘆息一声,隨即道:“小刚会直接带兵来京,我也没有料想到。”
这的確出乎姜云的计划,不过也算好事。
很快,姜巧巧回了院子,还留了好几个红薯,看著在院子內扫地的吴驰:“吴伯伯,要不要吃一个。”
“好嘞。”吴驰闻言,便从姜巧巧手里接过一个红薯。
“哎呦,还挺烫。”吴驰將烧红薯左右腾右手,来回好几遍后,这才拿著红薯蹲在许素问身旁,正准备说话。
院外传来脚步声,姜云睁开双眼,赶忙起身,齐达回来了。
齐达身上看起来风尘僕僕,进入院中后,便快步来到姜云面前:“姜大人,幸不辱命,我將大皇子殿下带回来了。”
很远,大皇子萧景知便从院外走了进来,只是身上的白衫已经变成灰色,一路疾驰,连换身衣裳的时间都没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