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老四新事业
陈言音乐得眯起眼睛,日子实在无聊,照如今的事態,到处都动弹不得,估计要在这里住上一年。
老头子说过,疫苗出来之前,不允许家里人出去。
家里的老人太多,一旦被感染,不一定能扛过去,生化战对於老人而言,就是一道很难迈过的坎。
“养鸡场不是养了不少鸡鸭,每天都要杀鸡宰鸭,乾脆你把活儿包下来,够你折腾的。”
闻言,陈言音翻起白眼。
想啥呢,杀鸡宰鸭,奶奶和姥姥们就指著这些活儿打发时间,別人都插不进去手。
自己也不乐意干。
张晓溪捏了下妹妹的脸颊:“你呀,正事不想干,家务活又不乐意干,又喊无聊,没有比你更难伺候的。”
“没正事啊。”陈言音苦笑。
“怎么没正事,炒籽料啊。”
张晓溪坐下来,把脚搭妹妹大腿上:“生化危机,多好的噱头,黄金开始涨价,籽料也要跟进才行。”
“籽料都不需要我出手。”
陈言音拿出手机,打开籽料集市:“你看上边的標价,比之前高一些,都当成优质理財產品呢。”
“也是瞎叫唤,一个想买,一个想卖,都出不了门,等这阶段过去,全面放开,价格才会猛涨。”
“我打算放一批出去。”
籽料集市上线一年多,陈言音没少折腾,第一阶段激活市场,前后扔出 10吨的和田玉籽料。
在这之后,市场彻底活泛。
陈言音费不少,大量回购和田玉籽料,如今手上有不少存货,打算等价格疯涨再出手。
其实去年籽料就涨价不少,原本还会大幅上涨,结果官方找到玉龙喀什河古河床,放出来一批料子压价。
怕一下子涨太狠。
陈言音趁机大肆收购,就等著大行情来临,狠狠地捞上一笔。
未来几年就是大行情。
父亲的推断已经证实,生化战来临,接下来就是经济战,很多地区都会爆发热战。
仅持有货幣是不保险的。
资本肯定会转移,开始购入避险资產,黄金开始涨价,已经证明这一点,籽料如今也是避险资產。
最少国內是认的。
境外的资本也开始小规模入场,与喜好无关,只有利益关係,最近一年多,升值非常明显。
陈言音的心態也在转变,以前收藏籽料是爱好,如今除了喜好,也当成金融產品,低买高卖不可避免。
“换一种炒法。”
张晓溪伸个懒腰,揶揄道:“有没有可能,把籽料搞成像股票、期货,或者比特幣一样?”
“疯了吧您?”陈言音咋舌。
沉默片刻,又说:“也不是没有可能,但非常复杂,需要以实物作为依託,由金管局统筹。”
“把籽料实物存入金管局,依託资料鑑定的编號发行票券,票券可以在平台自由买卖。”
“確实有很高的可行性。”
“籽料本身就有价值,市场也认可,比特幣这玩意儿都能流通,籽料没理由不能流通。”
说到这儿,陈言音又皱起眉头。
把姐姐的脚推开:“单块籽料,尤其是高品质籽料,价值太高,市场流通比较小。”
“发行票券,一般人也玩不起。”
“那就需要拆开,把一件籽料的票券拆分成十份、百份、千份发行,压缩每一份的面值。”
“这样一来,流通性大增,籽料的价值会在短时间內暴涨。”
“甚至,私人也能发行。”
“也不算私人发行,私人將籽料存入金管局,发行对应的票券,再通过平台销售票券。”
“籽料的流通性必然大涨。”
说到这儿,陈言音苦著脸:“很复杂,整套方案弄下来,比籽料集市还麻烦。”
张晓溪点了下她的鼻尖,宠溺道:“刚才还喊无聊,给你找事情干,又怕麻烦,你呀,就是欠收拾。”
陈言音悻悻,尷尬地挠头。
“点子给你出了,做不做隨你,咱们恐怕要在这里待上一年,你要不怕无聊也无所谓。”张晓溪摇了摇头,起身就走。
目送姐姐离开,陈言音蹙眉。
干,还是不干?
干成之后,好处很明显,能在经济学史上留名,家里储备的大量籽料,还会再一次升值。
且上市之后,流通性更强,以后但凡有事,能快速套现。
从阳台探出头,见张晓溪已经到门口,陈言音急忙喊道:“姐,咱俩一起干,把你的名字也写上去。”
“我提方案,你完善。”
张晓溪挥了挥手,加快脚步,陈言音赶紧喊道:“姐,咱不带这样的,拿我当打工人呢?”
奈何,张晓溪理都不理。
她可没空,掌管那么大的审计公司,事情千头百绪,不盯紧点,根本没法放心,哪怕在家呆著也要上班。
陈言音又喊了几声,没得到回应,无奈之下,只能拿出笔记本,开始完善籽料上市的方案。
其实跟公司上市没什么区別。
忙活许久,丈夫带著闺女回来,陈言音立刻停下工作,逗著闺女玩耍,小丫头越打越皮实。
正朝著小五的方向发展。
陈言音还挺担心的,小五小时候那皮实劲,谁看了都头疼,得大姐、二哥和静姝三个人管著才行。
闺女要这样,有得忙活。
一边陪家人,一边做方案,日子倒也过得飞快,转眼就到 4月 8日,好消息传来,江城正式解封。
短短三个多月,抖音得到迅速发展,用户量、活跃量上涨明显,连带著直播、带货都得到长足发展。
最明显的就是,评估机构对抖音的市值评估一升再升,已经高达 1800亿美刀,超过 1.2万亿元。
陈老二没少嘚瑟。
自家是抖音的大股东,还有恒生、大地银行,都有部分股份,这笔投资的回报无疑是巨大的。
这才开始呢。
江城解封不代表生化战结束,抖音的市值还会飆升,尤其是海外市场,有著巨大的涨幅空间。
未来妥妥的科技巨兽。
想到这些,陈老二还有些头疼,家里的投资太多,尤其是新兴的科技企业,持股都不少,很多都是大股东。
正因太多,基本无法管理。
顾著这家,就顾不上那家,也只能撒手不管,只盯著財务,然后根据未来发展趋势拋售股份。
像微博的股份就拋售不少,从第一大股东变成小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