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走了多久?”
“下午一点出发的。”
陈言希掏出手机,看了下时间:“走了俩小时,要去镇上?”
“嗯,去镇上,山货店。”
“这里走到镇上还要俩小时吧?”
“要的。”
“走一趟就得四个小时,老人家,晚上住哪里?回来时,天都黑了吧?”陈言希惊讶道。
“住镇上,有房子。”
“您在镇上有房子,还回山里做什么?”陈言希好奇道。
“弄些山货,棕榈叶、折耳根、肉桂皮这些,不去弄,浪费了,镇上,我也住不来。”
“您年纪这么大,还干得动?”
“快干不动了。”老人微微笑道。
“你家娃儿呢?让他们骑车拉货,用背的,累不死人哦。”
“娃儿出去打工,都没在家。”
“平时都一个人?”
“是的嘛。”
“那您还干活?让娃儿孝顺你,都这么大年纪,在家好好歇着。”
“歇不住,自己赚点钱,不娃儿的,两个孙子呢,都在外边读书,日子也紧巴巴的。”
“娃儿对你好不?”
“好,咋不好,平时也给我钱,我都没用,留着给孙子。”说到孩子,老人露出微笑。
一路上说了不少孩子的事情。
坐车倒不怎么费时间,二十分钟不到,已经到镇上,陈言希把人送到山货回收站。
顺便看看是怎么收山货。
山货店是个老板娘管着,三十来岁的样子,人有些瘦,性子却很爽利,就是说话有些大声。
陈言希发现老板娘也在拍视频。
说不定是个网红。
不过这老板娘真挺不错的,从老人跟她相处就能看出,她对待老人极有耐心,也不会嫌老人身上脏。
老板娘开始上称,那么大一背筐的棕榈叶只有六十多斤,一斤两块五,老板娘还特意多给一些。
老人要走时,还送了一小袋水果。
“挺有意思的。”陈言希目睹全过程,不管是为了拍视频,还是善心,老人都是得利的。
陈言希没有上去打扰。
回到酒店之后,恣意地翘着二郎腿:“今天带你看的地方不少,说说,有什么想法。”
“我没想法!”陈言澈连忙摇头。
陈言希眯起眼睛:“确定?”
“我真没想法,姐,我最小,不耐坑,要不是你找二哥?他财大气粗,不怕你坑。”陈言澈陪着笑。
“你二哥是干大事的。”
“合着我无所事事呗?得嘞,跑了一天,累死个人,我回自己房间休息。”陈言澈转身就走。
大姐想干嘛,自己能不知道?
黎园牵手行动,就是一对一帮扶,可这事儿太麻烦,大姐要干的事情,同样麻烦。
不亚于大凉山的事情。
自己已经接了一个摊子,再接一个摊子,纯粹是找罪受。
“给我坐好!”
耳边传来大姐冷冰冰的声音,陈言澈只能返回:“姐,你还是直接说吧,到底要我干嘛?”
“你说!”陈言希冷笑。
“您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嘛,图什么呢?”陈言澈心里明白,就是不想说,说出来就得干。
大姐可不会放过自己。
“图什么?还不是为了你们哥三,咱妈跟小妈都想着让咱家的名声再进一步,能庇护你们哥三。”
闻言,陈言澈只能苦笑。
道理大家都懂,可自己不喜欢麻烦,更不喜欢麻烦的事情。
正想找个理由,把事情推掉,却见大姐眯起眼睛,一副随时要发火的架势,陈言澈知道,已经没法拒绝。
“养猪、养鸡,无非就是这些,种植就算了,都是老头、老太太,干不来这些事儿。”
“姐,真要做这个吗?”
“很费劲的,一个地方就几个人,太过分散,管理成本很高,单单分货、收货,就很麻烦。”
“相当于扛了一副担子。”
弟弟说的不无道理,陈言希的看法却不同,越是不容易干的,获得的收益越大。
要名声,就得干实事。
“接着说?”
“还说什么?”陈言澈愣住。
陈言希呵呵,揶揄道:“我不信你没想到其它的,别藏着掖着,既然要做,就要把事情做完没。”
“没有了。”陈言澈连忙摇头。
陈言希冷笑:“别逼我抽你。”
“得嘞,您真是活祖宗,山里最大的问题,是交通和物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来回全靠两条腿。”
说着,看了眼大姐,见她没反对才接着说:“本质上,还是物资问题,不出来买卖东西,根本不用出山。”
“可以走唐人街超市的渠道。”
“算了,直接让唐人街超市成立移动地摊,就像那个富贵一样,开着车去山里卖货。”
“一条线路,一周一次就行。”
“把这个项目当成公益,由唐人街超市与黎园慈善基金会联合行动,在全国各地铺开。”
“对唐人街超市也有好处。”
听他说完,陈言希扬起嘴角:“不错,很有大局观,就这么定了,尽快把这个项目落实。”
“你真是活祖宗!”陈言澈没好气。
陈言希踢他一脚:“别抱怨,咱妈跟小妈愿意干这个事,咱们当小辈的,不管再难,也的帮着。”
“再说了,又不用动手。”
“提个点子,落到实处,都是底下人干活,无非是付出一些成本,获得的好名声,什么都能赚回来。”
这事情在老四、小五身上最明显。
老四的籽料鉴定中心为什么能发展起来?根本原因在于,她是陈家的闺女,有许今秋背书。
消费者相信许今秋,才相信老四。
要不然谁理她。
国内鉴定机构多的是,很多都有大学背书,消费者一样不买账,根本信不过所谓的证书。
小五的陈小五绿色食品公司上市之后,很容易获得消费者认可,根本原因也在于许今秋。
相信许今秋才相信小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