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陆正调整完各地区负责人的调动安排。
元焘便也迫不及待,带着陆正指派去魏国的人下山,召集心腹准备回魏国。
青婉也是这会儿才知晓陆正有这样的安排,见元焘一行人走远,才开口道:“元焘这个人,靠得住嘛?”
陆正当着余下人的面,缓缓道:“魏国朝廷一直想要遏制魏国佛门,他算是我们这里最好的人选了。至于能不能成功,就看他们到底愿意做到什么程度了。”
陆正也是临时起意,把真经交给了元焘去运作。
至于对方能达到什么程度,还是一个未知数。
一旁的公羊明道:“佛门势大,恐怕不是那么好打压的。你这么做,很容易得罪整个佛门。”
陆正神色平静道:“魏国的亿万百姓除了供养朝廷,还得供养寺庙。很多时候,百姓们甚至吃不上饭,都必须把那些人的供奉补足……”
“很多寺庙粮仓里的粮食都堆积发霉,外面街边却有着饿死的百姓……”
“如果我注经劝他们向善,他们反而怪罪于我,那样的佛门,更加没有存在的必要。”
陆正微微侧目,看向旁边被佛祖真意夷为平地的位置。
辉煌宏伟的佛殿没有一丝存在的痕迹。
陆正感慨道:“诸圣们著书立说,是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后世无数人自称圣贤门中弟子,却是多行自私谋利之事,当真是可笑……”
“公羊先生,难道做好事比做坏事难吗?为什么读了圣贤书的人,反而更容易出伪君子?”
公羊明闻言沉默,哪怕他是稷下学宫的大儒,面对陆正这样尖锐的问题,也无法做出最准确的回答。
公羊明叹道:“我不知道。”
陆正笑了笑,悠悠道:“现实,可真是不讲道理啊。既然如此,有时候,我们也该不讲道理……”
陆正揉了揉脸,看向萧燕等人,“如今这里百废待兴,你们先做好份内的事情。真经不在我这里,等我之后抄写几份吧,不是原本的话,修行感悟的效果虽差了些,但也够你们用了。”
萧燕等人倒没有什么异议。
有陆正这个被佛祖真意用印记加持认可的人在,真经其实也没那么重要。
陆正又道:“行了,如果没重要的事情,大家该回哪回哪……”
很快,众人渐渐各自散去。
公羊明本来就在此城做事,并没有着急离开。
公羊明见其他人走掉,这才开口对陆正道:“你是不是见过儒家圣人?”
陆正闻言,表情不变道:“何出此言?”
公羊明目光明亮,“你连佛祖真意都能召来,难道以前著书的时候,不曾见我儒家古圣?我可不信……我记得你还编过几部书吧?”
陆正不禁笑了笑,“有幸见过孟圣。”
公羊明神色微惊,“当真?我就知道,你这一身浩然正气……圣人可跟你说过什么没?要不是不方便说的话,那便算了……”
陆正想了想,说道:“也没说过几句话。总而言之,他让我坚持自己的路走下去。”
公羊明面露异色,忍不住感慨道:“圣人真与你说过话?想当初,老夫在稷下学宫的书山悟道,也曾见得古之圣人意,可惜只是惊鸿一瞥,都没资格与圣意交流呢……”
想及往事,公羊明不免欷歔不已。
忽地,公羊明又好奇道:“孟圣让你坚持自己的路?什么意思?”
陆正微微一笑,说道:“公羊先生当真一点也看不出来吗?”
公羊明闻言眼眸泛起波动,眼神有些复杂。
他在这里待了也有一段时间了,平时偶尔和陆正接触。
若说他真就一点没有觉察到,那他这个学宫夫子只怕是徒有虚名。
见陆正一直平淡的表情,公羊明轻轻一叹。
“你确定要这么走下去?”
陆正轻声道:“没有我,未来也会有其他人。公羊先生,你应该明白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从来不乏像我这样的人,只是他们未竟其志,我等后辈更该努力……”
公羊明张了张嘴,终究是什么话也没有说出口。
陆正神色轻松,转而道:“公羊先生不若跟我说说稷下学宫吧,那里是个什么样子?如果以后有机会去拜访,也免得找不到门。”
……
元焘带着一众人,一路风风火火返回魏国。
路上,胡晴捧着真经,眸子闪闪发亮,就差整个人都埋进书里去了。
虽然现在真经暂借于元焘,不过元焘还是按照陆正的要求,把真经给最先表态的胡晴翻阅。
而且之后,还有诸多事务需要用到胡晴,自然要让她多感悟一番真经。
另一边,无求还没有从见得佛祖真意的震惊中缓过来,没想到真经又落到元焘手里。
而元焘还意欲宣扬真经,立什么大乘佛教。
看得元焘在那里神情亢奋的模样,无求忍不住道:“殿下当真要立大乘佛教?”
元焘听得此言,不免神色收敛了一些,淡淡道:“有佛祖见证真经,大乘佛法可普度众生,有益于国家百姓……难道你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树立新教,还能正本源,整治打压其它佛门势力,给朝廷收回一些权益,能利国利民。
不过这样的话,当着几个魏国僧人的面,元焘也不好说得那么直白。
毕竟之后还得让这几位去办事,得拉拢,而不是让他们去到对立面。
不妥?无求心想连佛祖都显灵,他哪里能说大乘佛教的不对。
但立新教对魏国佛门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容易动摇江山社稷,危及国本。
作为魏国僧人,他自然要多为国家考虑一些。
无求道:“大乘佛教当兴,但此事事关重大,需得从长计议,以免……”
元焘听得眉头一皱,以往朝廷想要整治佛门,总有人说类似的话。
什么牵扯太多,容易使国家动荡、江山不稳云云。
元焘冷冷道:“我意已决!如今国家已病入膏肓,若再不整治,难道等国亡?”
无求言语一顿,不好再劝下去,只能在心中叹息。
旁边,苦心神色变幻,魏国可比不得这里,这么一剂猛药下去,情况难说。
不过看元焘这番态度,佛门是少不了一场腥风血雨了。
……
平城,怀阳王府。
府门之外,一道娇丽的身影突然冒了出来。
胡晴看着府邸大门,喃喃道:“应该是这里了。”
她来到门前,直接给看守大门的卫兵亮了一块牌子。
“奉焘皇子殿下之令,有要事请见怀阳王!”
卫兵一看令牌确认无误,连忙将胡晴带入府,又让人去禀告怀阳王元盛。
很快,胡晴被带到一处豪华的客厅等候,几名侍女侍奉在旁。
之前在北域那边过惯了简朴生活,现在面对王府的奢华,胡晴还有些不太适应。
不过片刻,元盛姗姗来迟。
胡晴起身,双手合十一礼,一身玄妙佛气散溢出来。
“阿弥陀佛,大乘佛门胡晴,见过怀阳王。”
元重闻言愣了一下,旋即还礼道:“原来是佛门大师,快快请坐!”
胡晴没有立即坐下,伸手掏出一部经书,递与元重。
“依照焘皇子殿下吩咐,给王爷送来一部经,乃我大乘佛经,普度众生之法门,修至大乘,可证正果……”
元重眼神微动,拿过经书好奇翻看。
当他看到经书的第一句,顿时心神为之一震,这不是……
元重眼眸闪烁光彩,继续往下看去。
他心心念念的一部经,如今终于完整见到了。
“原来后面是这样……好经,好经呐……”
“大乘佛经,好一个大乘……”
元重拿着经书仔细翻看,一时看得津津有味,受益良多。
等过了些时辰,元重还看得意犹未尽。
不过他又反应过来还有客人在,不禁好奇道:“这经是殿下找到的,哪里找的?嘿,没想到我的大侄儿还真有本事,佛门那么多人都找不到后面的经文……”
胡晴平静道:“焘皇子殿下承天命所得。殿下欲立大乘佛教,有事想请王爷帮忙一二。”
元重闻言神色一动,抬手挥了挥。
客厅中的侍从纷纷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