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能有些想不明白元焘为何要冒险行此一事,好好当太子不行吗?
元焘什么都不干,就能赢得很多人的支持。
非要立什么佛门正统、大乘佛教,简直是自己给自己找事。
然而法能并不清楚,并不是元焘被立为太子,所以敢有想法规整佛门。
而是他先有了打压佛门的想法,魏帝才给了他一个太子位。
假如元焘做得不好,便是这场事件的最大背锅人。
法能沉默一阵,才缓缓道:“这是殿下的意思?”
这立为储君,又不是新官上任,要点三把火。
法能觉得元焘突然来这么一出,只怕不是临时起意,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元焘闻言笑了笑,慢悠悠道:“出家人当清心寡欲、潜心修佛,而不是享乐荣华……方丈觉得呢?”
“我大魏境内的僧人,都比官吏还多了,这其中当真有那么多有慧根的修行僧?”
“如今我大魏百姓,已经承受太多,苦不堪言,方丈修佛祖法门,当有一颗佛心才是……”
“我心意已决,规整佛门,树立新教。这是在振兴大魏,也是在振兴佛门!”
“方丈,你是支持,还是不支持?”
元焘言语掷地有声,目光灼灼看着法能。
法能见元焘如此坚毅的态度,心中暗叹,知晓无法规劝眼前这个年轻人。
法能口念佛号,悠悠道:“老衲自当是听从佛祖的安排。”
元焘眼神闪烁,这话说得……不过也勉强算对方表态了。
佛祖的安排?到时候把真经原本给法能亮一亮,他还不信对方还会不支持大乘佛教。
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大不了请陆正过来,想办法再把佛祖真意请下来一次。
不过这种事情嘛,元焘也没有把握能不能成。
毕竟佛祖真意那么容易显灵的话,魏国偌大的佛门,又何至于无人能当众请下诸佛菩萨意。
元焘点了点头,说道:“方丈能明事理便好。”
元焘顿了顿,又道:“此真经暂不做宣扬,方丈留着自己看吧。”
法能神色微动,点头应了下来。
元焘起身道:“便不多叨扰方丈,我等告辞。”
元焘无心多留,转身径直离开。
法能起身相送,“太子殿下慢走……”
其他人便纷纷跟上。
无求也朝着法能行了个礼,要跟着走。
法能看向无求,幽幽道:“无求,你不回寺中修行了吗?”
无求脚步一顿,看着法能,再次行礼拜道:“方丈,无求一直诚心向佛,如今已得见佛祖真意,在哪里修行都是一样的。”
说罢,无求快步跟随元焘等人走远。
法能闻言眉头一皱,他能听得出来,无求说的是真的。
连无求都见了佛祖真意,他为何又没那等机缘呢?
难道他现在走的路,真的是错的?
大乘佛法……法能手执真经和戒律,一时神色复杂。
忽地,一片雪飘落,落到法能那布有褶皱、已不再年轻的面皮上。
法能微微抬头,看着天上已经飘起了飞雪。
洛阳入冬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也更冷了一些。
一场初雪,让法能的心都缓缓沉寂下去。
“这天真要变了啊!”
……
北域,大雪纷飞。
大地白茫茫一片,积雪达尺深。
山野间宽阔的大道上,还有车马疾驰来往。大路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人正在组织扫雪、清理道路。
一座城池外,还有孩童在雪地里嘻嘻哈哈打闹。
一个个穿着厚实暖和的衣物,闹腾得小脸热乎通红。
放在往年,有的孩子恐怕还在雪天里忍饥挨饿,忍受着严寒的煎熬。
如今他们再也不用担心那样的事情,面对往年觉着可怕的白雪,也敢拿在手中捏成团和人打闹了。
有大人在城外的田地里查看生长的庄稼。
哪怕天寒地冻的日子,也有一些作物正在生长,给铺满白色的大地带来一抹绿意。
“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有个好收成!”
有人乐呵呵感叹道。
亦有人听闻此言,忍不住道:“瑞雪……也是咱们运气好,能遇到陆先生他们。放往年,这就是要人命的雪灾呐……”
“听说外围地区已经派人去四处救灾了,也不知道能救多少人。”
“在以前,哪里有人在乎咱们这种人的死活?”
……
白泽主城,公羊明坐在院子里,迎着飘飘雪,读着他已经不曾见过的书籍。
白泽地区最忙碌的一段时间已经过去,公羊明已经换了岗位,每天也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
他最近便在学习各种各样的学问,已经不局限于钻研儒家之学。
就在这时,陆正从敞开的院门进来。
“公羊先生不是受邀,要去魏国参加无遮大会吗,怎么不见你动身,这里的事务也不忙了……”
公羊明闻言抬头,笑了笑说道:“老夫在这里连佛祖真意都见识到了,还需要去参加那什么无遮大会?”
公羊明心想有那个时间,还不如留在这里多看一两本书。
忽地,公羊明眨了眨眼,询问道:“怎么,你要过去?”
陆正道:“想去看看。而且大行商会那边传来的消息,今年魏国北方真出现了雪灾,或许有用得着我的地方……”
公羊明闻言感慨道:“魏人遭灾,反而你一个外人比他们还在意,这世道啊!”
陆正道:“世道不好,才需要我们去唤醒更多人的良知,不是吗?”
公羊明起身道:“我随你一同去吧。不过这里的话,应该不会有人来捣乱吧?”
公羊明有些担心自己不在这里,会有什么势力来搞破坏。
毕竟这片地方的建设,他也出了不少力,已经把自己当成了这里的一份子,可不想自己的心血被人毁掉。
陆正闻言道:“我留了些布置,如果真出了什么事,也能很快感知,尽快赶回来。”(本章完)